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5662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针对滨海盐碱地30cm土体的全盐含量进行测量;B.挖口径为100cm,最深为50cm的低洼地形,挖出的土壤放在低洼地形边缘处;相邻低洼地形圆心距离为150cm;C.往沟中回填挖出的土,当30cm土体全盐含量大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30cm;全盐含量小于等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20cm;D.挖排水沟,把所有的低洼区域串联起来,排水沟的宽度为10cm;E.播种;播种量为20kg/亩。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无需人工灌溉,充分利用季节变化、降雨及地形对微域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简单宜行,从而实现盐碱地尤其重盐碱地的生态修复。

A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stal saline alkali 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存在大面积的盐碱地,由于土地人口矛盾,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农业生产方面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技术。近些年,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对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开发,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耐盐水稻在盐碱地上的种植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从生态角度进行盐碱地生态修复的技术还是比较少的。这方面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态建设,其中以暗管排盐、滤层隔盐、客土等技术在工程中大量运用。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客土成本越来越高,并且不可持续,另外,暗管排盐等工程措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工程措施的老化等衍生的环境问题以及排盐不畅问题。另外在生态区域进行生态修复,需要尽可能的减少破坏及干扰,从而实现生态修复,而这些新的要求是传统的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无法实现的,因此探索生态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方法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盐碱地原土改良技术,一般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土壤改良剂以及有机肥,并通过布设暗管滤层等措施进行改良的,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淡水进行淋洗从而降低土壤盐分,使得土壤盐分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范围。这些措施不仅需要复杂的工艺工程,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也有通过耐盐植物进行重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但是需要通过灌溉等进行的,并且其运用的范围仅限于这些耐盐植物适宜的盐分范围之内,对于土壤盐分高于这些盐生植物的土壤,依然需要通过传统的工程措施土壤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改良剂和淡水资源的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破坏,并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区域内气候特点、降水特点以及植物不同生长期耐盐性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利用自然状态下,重盐碱地的植物的演替规律,通过利用这些自然规律,施以最小的人工措施,从而达到最大的生态效果。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通过自然降水进行淋洗土壤盐分,利用低洼地形对不同区域土壤盐分进行再分布,达到改良微域土壤盐分的效果,进而逐渐实现整个区域土壤的改良以及植物覆盖。本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的种植方式以及地形,保证在不同降水量条件下,总有一个微域的土壤含盐量及土壤水分都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针对滨海盐碱地30cm土体的全盐含量进行测量;B.挖口径为100cm,最深为50cm的低洼地形,挖出的土壤放在低洼地形边缘处;相邻低洼地形圆心距离为150cm;C.往沟中回填挖出的土,根据30cm土体全盐含量确定回填后的最深深度值;全盐含量大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30cm;全盐含量小于等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20cm;D.挖排水沟,把所有的低洼区域串联起来,排水沟的宽度为10cm;E.播种;播种量为20kg/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滨海盐碱地,是指的30cm土层全盐含量均值大于10g/kg;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大于30%;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域。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滨海盐碱地,是指的含盐量在30cm土层全盐含量均值为20g/kg-50g/kg,0-10cm土层全盐含量20g/kg-50g/kg;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30%-40%;其中6-8月降水量为300mm以上的地域。优选地,步骤B和步骤C回填后,整体呈缓坡状地形;如“锅”型。优选地,步骤D中排水沟一般情况下处于封闭状态,在植物发芽前及发芽后十天内,当积水超过3天,则打开排水沟进行排水。优选地,步骤E播种的时间为回填后立刻撒播(回填后土体存在自然地缝隙)。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滨海重盐碱地生态修复的方法,利用微地形对土壤盐分、水分等的再分布,为植物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综合利用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滨海重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该技术克服了传统重盐碱地治理的成本高、工程量大、对自然干扰大的缺点,该技术对自然的干扰及污染达到了最低程度。本专利技术技术无需人工灌溉,充分利用季节变化、降雨及地形对微域土壤全盐含量的影响,简单宜行,从而实现盐碱地尤其重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2018年-2019年在山东东营进行重盐碱地生态修复项目,3月份30cm土体全盐含量在29g/kg,pH值为8.3,其中表层0-10cm土层全盐含量为38.8g/kg,pH为8.3;A.选择滨海盐碱地,2018年3月初对30cm土体取样,对土壤全盐含量进行测量,全盐含量为29g/kg,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为34%;B.2018年3月份参照A中的数据,挖直径在100cm,最深在50cm的低洼地形,挖出的土壤放在低洼地形的边缘地带;其中相邻低洼圆心距离为150cm;C.2018年4月底往沟中回填挖出的土,使得在最深处距离口沿的垂直高度为30cm,使得低洼地形为缓坡状地形;D.挖一条宽1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底部距低洼底部20cm,把所有的低洼区域给串联起来;E.播种:回填后立刻撒播,播中量为每亩20kg;由于雨水较少,在盐地碱蓬发芽前及发芽15天内没有出现积水情况,因此排水沟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裸露地。表一表二表三表四2018年:春季为盐分表聚期,4月初表层盐分达到最高值,且盐分向高处聚集;5月份雨水增多,6-8月份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进入洗盐期,表层盐分下降,盐分向低洼处淋洗,因此低洼地形底层0-10cm土层盐分含量最高,而低洼地形其他区域盐分较低;2019年:由于地表有植物覆盖,虽然春季蒸发较强,但由于植物根系以及枯枝落叶的覆盖,4月份0-10cm土层盐分表聚现象较弱,盐分运移不明显;5月底6月初雨水虽然增多,但是由于植物的作用,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土壤入渗率增强,盐分整体达到平衡,基本适合盐地碱蓬的生长,且由于土壤结构经过植物的改良,低洼处积水时间缩短,低洼处也开生长植物,到十月底2019年10月份,植被覆盖率达到92%。由于七月份是盐地碱蓬生长的最佳时间,因此对2018年七月土壤0-30层含盐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低洼地形对于土壤盐分的再分布具有显著效果,对表层0-10cm土壤全盐含量进行分析,底部全盐含量最高,而距底部垂直高度20cm和口沿处,全盐含量降低到20g/kg以下,尤其是距底部垂直高度20cm处,土壤全盐含量仅为8.55g/kg。并且对2018年6-9月份不同部位盐地碱蓬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在6月初,沟底的植株数目最多,主要是幼苗,7,8月份雨季来临后,沟底由于长期具有积水,幼苗受雨水胁迫而逐渐死亡,而距底部垂直高度15cm处的地方,盐分以及水分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A.针对滨海盐碱地30cm土体的全盐含量进行测量;/nB.挖口径为100cm,最深为50cm的低洼地形,挖出的土壤放在低洼地形边缘处;相邻低洼地形圆心距离为150cm;/nC.往沟中回填挖出的土,根据30cm土体全盐含量确定回填后的最深深度值;全盐含量大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30cm;全盐含量小于等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20cm;/nD.挖排水沟,把所有的低洼区域串联起来,排水沟的宽度为10cm;/nE.播种;播种量为20kg/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针对滨海盐碱地30cm土体的全盐含量进行测量;
B.挖口径为100cm,最深为50cm的低洼地形,挖出的土壤放在低洼地形边缘处;相邻低洼地形圆心距离为150cm;
C.往沟中回填挖出的土,根据30cm土体全盐含量确定回填后的最深深度值;全盐含量大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30cm;全盐含量小于等于20g/kg时,回填后最深深度为20cm;
D.挖排水沟,把所有的低洼区域串联起来,排水沟的宽度为10cm;
E.播种;播种量为20kg/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滨海盐碱地,是指的30cm土层全盐含量均值大于10g/kg;小于0.005毫米的粘粒含量大于30%;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林张金龙秘红雷于璐刘璐瑶田晓明王国强张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