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50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具体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包括馈线终端壳体和内盖板,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主动齿轮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主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检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限位杆没有转动到限位卡槽处时,检测杆伸出内盖板,使得内盖板无法关闭,能够防止未对操作按钮限位时进关闭内盖板和外盖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

A feeder terminal for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系统直接承担着对用户的供电,其存在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配电设备点多面广、运行维护难度大等问题,这也造成了配网故障率高。为了对故障迅速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目前配网系统普遍配备有配网馈线监测终端,配网馈线监测终端使用取电装置和传感器检测配网馈线的负荷电流、开关状态、线路温度等参数,并根据取电装置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可以对配网馈线的接地故障进行判断。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馈线终端,包括有壳体,壳体上铰接有内盖板,内盖板与壳体通过设置有限位锁实现连接,壳体与内盖板形成的空腔用于放置一些集成元件和电器,所述壳体上铰接有外盖板,外盖板和壳体通过设置有开关锁实现连接,内盖板朝向外盖板的一面上设有操作按钮,外盖板的设置起到保护操作按钮和防止误操作的作用。但是工作人员常常会因为漏操作或者操作不到位,导致内盖板与壳体没有固定,容易导致内盖板晃动,导致电器、电线的晃动,而且在打开外盖板查看馈线终端线路时,也容易误碰操作按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通过在操作按钮的下方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并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设置有限位杆,操作按钮上设置有限位卡槽,能够通过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限位杆转动,使得限位杆转动到限位卡槽处,对操作按钮进行限位,能够使的操作按钮无法按动,避免外盖板打开时误碰到操作按钮,通过设置有检测杆,在限位杆没有转动到限位卡槽处时,检测杆伸出内盖板,使得内盖板无法关闭,能够防止未对操作按钮限位时进关闭内盖板和外盖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包括馈线终端壳体,所述馈线终端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敞口,所述馈线终端壳体靠近敞口的一侧铰接有内盖板,所述内盖板的外侧铰接有外盖板,所述内盖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内盖板内部的空腔中间隔均匀的安装有两个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的一端均穿过内盖板的侧壁,并设置于内盖板的外端,所述操作按钮均为圆柱形设置,所述操作按钮位于空腔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卡槽,所述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内盖板的侧壁设置,所述主动齿轮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主动齿轮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一端穿过内盖板侧壁上的通孔,并设置于内盖板的外端,所述内盖板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外盖板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所述内盖板的外端位于第一散热孔的下端设置有集尘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分别设置于两个操作按钮的正下方。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操作按钮上的限位卡槽分别设置于相互远离的一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位置分别对应两个操作按钮上的限位卡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与限位卡槽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盖板的外挂衣蛾设置有限位插销,所述外盖板的一侧设置有锁扣。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交错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上均设置有过滤网。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操作按钮的下方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并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设置有限位杆,操作按钮上设置有限位卡槽,能够通过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限位杆转动,使得限位杆转动到限位卡槽处,对操作按钮进行限位,能够使的操作按钮无法按动,避免外盖板打开时误碰到操作按钮,通过设置有检测杆,在限位杆没有转动到限位卡槽处时,检测杆伸出内盖板,使得内盖板无法关闭,能够防止未对操作按钮限位时进关闭内盖板和外盖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内盖板和外盖板,并在内盖板和外盖板上设置有相互交错的散热孔,不仅散热效果好,而且还能避免灰尘进入到馈线终端壳体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盖板内部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操作按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馈线终端壳体、2敞口、3内盖板、4外盖板、5操作按钮、6限位卡槽、7空腔、8主动齿轮、9转动杆、10第一限位杆、11第一从动齿轮、12第二限位杆、13第二从动齿轮、14转轴、15检测杆、16限位插销、17第一散热孔、18第二散热孔、19集尘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5所示的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包括馈线终端壳体1,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敞口2,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靠近敞口2的一侧铰接有内盖板3,所述内盖板3的外侧铰接有外盖板4,所述内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7,所述内盖板3内部的空腔7中间隔均匀的安装有两个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按钮5的一端均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所述操作按钮5均为圆柱形设置,所述操作按钮5位于空腔7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卡槽6,所述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设置,所述主动齿轮8远离转动杆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0,所述主动齿轮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2,所述主动齿轮8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固定设置有检测杆15,所述检测杆15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侧壁上的通孔,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8和第一从动齿轮11分别设置于两个操作按钮5的正下方。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操作按钮5上的限位卡槽6分别设置于相互远离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杆10和第二限位杆12的位置分别对应两个操作按钮5上的限位卡槽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杆10和第二限位杆12与限位卡槽6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内盖板3的外挂衣蛾设置有限位插销16,所述外盖板4的一侧设置有锁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包括馈线终端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敞口(2),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靠近敞口(2)的一侧铰接有内盖板(3),所述内盖板(3)的外侧铰接有外盖板(4),所述内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7),所述内盖板(3)内部的空腔(7)中间隔均匀的安装有两个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按钮(5)的一端均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所述操作按钮(5)均为圆柱形设置,所述操作按钮(5)位于空腔(7)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卡槽(6),所述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设置,所述主动齿轮(8)远离转动杆(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0),所述主动齿轮(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2),所述主动齿轮(8)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固定设置有检测杆(15),所述检测杆(15)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侧壁上的通孔,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所述内盖板(3)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17),所述外盖板(4)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18),所述内盖板(3)的外端位于第一散热孔(17)的下端设置有集尘槽(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线自动化馈线终端,包括馈线终端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敞口(2),所述馈线终端壳体(1)靠近敞口(2)的一侧铰接有内盖板(3),所述内盖板(3)的外侧铰接有外盖板(4),所述内盖板(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7),所述内盖板(3)内部的空腔(7)中间隔均匀的安装有两个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按钮(5)的一端均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所述操作按钮(5)均为圆柱形设置,所述操作按钮(5)位于空腔(7)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卡槽(6),所述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的侧壁设置,所述主动齿轮(8)远离转动杆(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0),所述主动齿轮(8)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1),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杆(12),所述主动齿轮(8)的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1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3)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上固定设置有检测杆(15),所述检测杆(15)的一端穿过内盖板(3)侧壁上的通孔,并设置于内盖板(3)的外端,所述内盖板(3)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17),所述外盖板(4)的上端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胜友郑柏阳黄美园黄美娟刘超华孔莉刘群觐
申请(专利权)人:伊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