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26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7:14
能够与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相匹配地使电子部件小型化。具备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以及具有它们的保持壁(17c)的外部连接用壳体(3)。第1引脚端子(19)和第2引脚端子(20)分别具有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彼此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19a、20a)的分离距离形成为比彼此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19b、20b)的分离距离长。

electronic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子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连接器嵌合连接的电子部件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子部件。
技术介绍
作为内置于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与连接器的连接构造,已知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那样的车载相机中的连接构造。在该以往技术中,以贯通形成电子部件的壳体(后侧壳体9)的隔壁(后壁B)的方式设置有多根直引脚形状的连接器端子(11b)。该连接器端子的一端侧插入并导通连接于安装于具有拍摄元件(3a)的基板的基板侧连接器,另一端侧导通连接于处于将拍摄元件(3a)的信号向外部设备输出的线束(连接对象物)的末端的线束用连接器(对方侧连接器10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01334,图1,图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018785,图1,图3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关于车载用的电气设备,追求小型化,前述的车载相机、线束也同样追求小型化。然而,越使线束用连接器与线束一起小型化,则与其连接的连接器端子(11b)的配置间隔也越需要配置为窄间距。但是,这样一来,连接器端子(11b)的所述一端侧的配置间隔会变得不与所述基板侧连接器的连接室的配置间隔吻合,所以与基板侧连接器的罩(housing)碰撞而无法插入于连接室。针对该问题的一个解决对策是,以与连接器端子(11b)的所述一端侧的配置间隔相匹配的方式使所述基板侧连接器小型化。然而,在基板侧连接器是可动连接器(作为一例,参照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存在无法直接小型化的理由。即,可动连接器具备安装于基板的固定罩、能够相对于固定罩在X方向、Y方向、Z方向的三维方向上位移的可动罩、以及将可动罩支承为能够位移的例如具有倒U字状的可动弹簧的端子。可动连接器的优点在于,在与连接对象物的嵌合连接时,可动罩通过可动弹簧而位移从而吸收连接对象物的插入位置的位置偏移,另外,通过可动弹簧的位移而吸收在电气设备的使用时产生的振动、冲击。并且,若将构成为这样的可动连接器的所述基板侧连接器与连接器端子(11b)的窄间距化相匹配地小型化,则相邻的连接室的配置间隔会变窄,关于用于将连接器端子(11b)的插入引入各连接室的研钵状的引导面,X-Y方向上的扩展也变小,利用了引导面的连接器端子(11b)的引入量会变少。其结果是,能够容许连接器端子相对于连接室的插入轴的插入位置的偏移的长度变短。并且,尤其是在可动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基于引导面的引入量为可动弹簧的X-Y方向上的位移量,所以,无法完全充分发挥可动弹簧在X-Y方向上位移的功能,另外,以可动弹簧的位移来吸收电气设备的组装上的累积公差的界限量也被限制为小。以以上那样的以往技术为背景而完成的就是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在与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相匹配地使电子部件小型化的同时,尽可能地不限制基于引导面的对连接对象物的引入量。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构成为具有以下的特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部件,其具有:第1端子,其插入于在连接器的连接用罩形成的第1连接室;第2端子,其插入于在所述连接用罩形成的第2连接室;以及保持罩,其具有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保持壁,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所述保持壁的一面侧朝向所述连接器延伸的连接器用连接部和从所述保持壁的另一面侧延伸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部件,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因而,能够应对连接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连接对象物(例如所述线束、所述线束用连接器)的连接器端子的窄间距化,并且,关于连接器用连接部,能够与成为连接对象物的所述连接器的所述连接用罩的第1连接室与第2连接室的配置间隔相匹配。因此,关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能够应对与其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小型化,同时,关于连接器用连接部,能够维持与其连接的连接器的引导面的扩展而确保有效的引入量。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至少任一方具有使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比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长的弯折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弯折部能够通过使构成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直引脚等的金属片弯折的弯曲加工而形成,所以,能够以高精度容易地形成各种弯折形状,因此,能够以预定的长度配置相邻的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和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弯折部,可以构成为,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上缩短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并列地配置,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缩短在第1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第1端子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为,所述第2端子并列地配置,彼此相邻的多个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彼此分离的多个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所以,能够缩短在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相邻的第2端子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能够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彼此相邻的所述第1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所述弯折部具有以在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多个第1端子和多个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将与外部输出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小型化。关于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构成为,多个所述第1端子和多个所述第2端子分别并列地配置,所述第1端子的弯折部和所述第2弯折部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以及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弯折部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Y方向)以及所述第1端子及所述第2端子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所以,能够在该配置方向(Y方向)及该排列方向(X方向)的双方缩短相邻的外部输出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部件,具备:/n第1端子,其插入于在连接器的连接用罩形成的第1连接室;/n第2端子,其插入于在所述连接用罩形成的第2连接室;以及/n保持罩,其具有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保持壁,/n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所述保持壁的一面侧朝向所述连接器延伸的连接器用连接部和从所述保持壁的另一面侧延伸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n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n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28 JP 2017-1467091.一种电子部件,具备:
第1端子,其插入于在连接器的连接用罩形成的第1连接室;
第2端子,其插入于在所述连接用罩形成的第2连接室;以及
保持罩,其具有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保持壁,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分别具有从所述保持壁的一面侧朝向所述连接器延伸的连接器用连接部和从所述保持壁的另一面侧延伸的外部输出用连接部,
所述电子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中,彼此相邻的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比彼此相邻的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分离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
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至少任一方具有使所述连接器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比所述外部输出用连接部的所述分离距离长的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部件,
所述弯折部是以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的配置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方式弯折的形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上淳哉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