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16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微处理器分别与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电源输出端、PWM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电源输入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Combustible gas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燃气体探测器
本技术涉及气体探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
技术介绍
可燃气体探测器即气体泄露检测探测器,是区域安全监视器中的一种预防性报警器。当工业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时,当气体探测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或上限的临界点时,可燃气体探测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常见的如氢气(H2)、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乙烯(C2H4)、丙烯(C3H6)、丁烯(C4H8)、乙炔(C2H2)、丙炔(C3H4)、丁炔(C4H6)、磷化氢等。然而,传统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供电部分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不方便维护。另外,由于传统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例如:缺少限流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电源输出端、PWM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PWM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PWM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S-822T。在本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为360pF。在本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37kΩ。在本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中,所述第二MOS管为N沟道MOS管。在本技术所述的可燃气体探测器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GSM模块、GPRS模块、CDMA模块、CDMA2000模块、WCDMA模块、TD-SCDMA模块、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实施本技术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微处理器、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电源输出端、PWM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该电源模块与传统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一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方便维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可燃气体探测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可燃气体探测器实施例中,该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可燃气体探测器包括微处理器1、丙烷气体传感器2、甲烷气体传感器3、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4、无线通信模块5、声光报警器6和电源模块7,其中,微处理器1分别与丙烷气体传感器2、甲烷气体传感器3、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4、无线通信模块5、声光报警器6和电源模块7连接。丙烷气体传感器2用于进行丙烷气体浓度的探测,甲烷气体传感器3用于进行甲烷气体浓度的探测,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4用于进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探测,无线通信模块5用于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声光报警器6用于在检测的丙烷气体、甲烷气体或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过高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图2为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电源模块7包括电源输入端Vin、变压器T、电源输出端Vo、PWM芯片、第一二极管D1、第一MOS管M1、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MOS管M2和第二电阻R2,电源输入端Vin与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第二MOS管M2的栅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PWM芯片的一端连接,PWM芯片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第二MOS管M2的源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和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该电源模块7与传统可燃气体探测器的供电部分相比,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方便维护,由于节省了一些元器件,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一二极管D1为限流二极管,用于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的型号为S-822T,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二极管D1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具有类似功能的二极管。当PWM芯片输出为高电平时,高电平通过第一电容C1使得第一MOS管M1导通,把第二电阻R2上的电压短接到地,此时第二电阻R2上就不会有来至于第二MOS管M2开通时引起的瞬间电压,也就不会对电源环路造成影响;随着第一电容C1充电进行,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升高,第一电阻R1上的电压下降,直到第一MOS管M1关闭,第二电阻R2正常采样;当PWM芯片输出为低电平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n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电源输出端、PWM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PWM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PWM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S-822T。/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丙烷气体传感器、甲烷气体传感器、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声光报警器和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变压器、电源输出端、PWM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电容、第一电阻、第二MOS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PWM芯片的一端连接,所述PWM芯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第二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利强梁滨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琮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