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493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和装置,应用于交互端,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上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第一设备的IP地址,上述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交互端用于与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一IP地址;根据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确定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上述第二IP地址与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为地址类型相同的地址、且与第一IP地址为地址类型不同的地址;将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更改为第二IP地址,并将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更改为第二设备的IP地址;向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数据交互,能够提高数据交互的效率。

A data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存在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四版)和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互联网通信协议第六版)两种互联网通信协议。实际应用中一些电子设备基于IPv4实现网络通信,一些电子设备基于IPv6实现网络通信。但当两个电子设备采用不同的互联网通信协议时,无法直接进行数据交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借助配置有IPv4协议栈和IPv6协议栈的双协议栈设备,实现上述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在上述两个电子设备分别为客户端和服务器时,若客户端基于IPv6通信协议实现网络通信、服务器基于IPv4通信协议实现网络通信,客户端首先向双协议栈设备发送IPv6报文,双协议栈设备可以基于IPv6协议栈对IPv6报文进行解析,获取IPv6报文中的应用层数据。然后,双协议栈设备可以基于IPv4协议栈将所获取的应用层数据作为IPv4报文的应用层数据,重新生成除了应用层以外其他层的数据,例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等的数据,进而生成IPv4报文。最后,双协议栈设备将IPv4报文发送至服务器。这样,能够使得采用两种不同通信协议的电子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然而,由于是重新生成除了应用层以外其他层的数据,生成数据消耗的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进行数据交互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数据交互的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交互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第二设备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且与所述第一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不同的地址;将所述源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IP地址,并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报文的类型是否为表示报文数据中包含端口号的类型;若为是,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端口号,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将所述报文携带的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端口号,并将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端口号后的报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报文为请求报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存储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和第一IP地址,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在所述报文为响应报文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包括:根据所述源IP地址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在所述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之前,还包括:从所述报文的起始位置开始确定网络层数据;在所述网络层数据中确定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在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于交互端,所述装置包括: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IP地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且与所述第一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不同的地址;IP地址更改模块,用于将所述源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IP地址,并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第一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报文发送模块之前,还包括:报文类型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报文的类型是否为表示报文数据中包含端口号的类型;若为是,触发端口号确定模块;所述端口号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端口号,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端口号更改模块,用于将所述报文携带的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端口号,并将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第二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端口号后的报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报文为请求报文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对应关系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和第一IP地址,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报文为响应报文的情况下,所述IP地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IP地址确定模块之前,还包括: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报文的起始位置开始确定网络层数据;地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网络层数据中确定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在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作为交互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由以上可见,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数据交互时,交互端确定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n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且与所述第一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不同的地址;/n将所述源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IP地址,并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n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应用于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IP地址为: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交互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
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相同的地址、且与所述第一IP地址为互联网通信协议类型不同的地址;
将所述源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IP地址,并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地址后的报文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报文的类型是否为表示报文数据中包含端口号的类型;
若为是,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端口号,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
将所述报文携带的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端口号,并将所述报文携带的目的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端口号;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更改端口号后的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报文为请求报文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第一数据与第二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和第一IP地址,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报文为响应报文的情况下,所述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源IP地址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根据所述目的IP地址以及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源IP地址,确定所述交互端用于与第二设备交互的第二IP地址,并获得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报文的起始位置开始确定网络层数据;
在所述网络层数据中确定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6.一种数据交互装置,应用于交互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报文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报文,其中,所述报文携带的源IP地址为:所述第一设备的IP地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