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型点火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79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防爆型点火枪,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设置壳体开口部,防爆型点火枪还包括气体检测部、点火部、燃烧部、控制部和电源单元,气体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可燃气体检测单元能通过气体检测探头检测壳体开口部的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与电源单元电连接;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上设置安全报警单元;点火部包括点火端结构和点火器,点火器与电源单元电连接;燃烧部包括燃烧器和供气结构;控制部用于控制电源单元和点火部的开闭、燃烧器与供气结构的通断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的检测状态。该点火枪通过气体检测部进行前端强制炉膛检查,确保点火安全性,整体结构和操作流程简单,便于现场操作。

Explosion proof ignition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爆型点火枪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井加热炉点火时的防爆型点火枪。
技术介绍
油井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水套炉、火管炉等加热设备,以此将井液提温降粘。由于安全要求,以往加热炉点火时采用的点火棒,此种方法是将点燃后的火把放入炉膛内,再打开供气阀门进行点火。目前有使用的是一种电子电火枪,操作方法为:①将点火枪放入炉膛内;②按动点火按钮,将点火枪进行点燃;③打开供气阀门,观察加热炉是否点燃。由于加热炉点火操作前的准备流程要求达到三不点:不检查不点、无控制不点、有余气不点,所以加热炉点火枪还需要人工进行检查,人工对炉膛进行排气三十分钟。这种检查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只能通过操作员工根据工作经验进行检查确认,存在炉膛余气检查不清、供气阀检查不到位的安全隐患。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防爆型点火枪,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型点火枪,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点火流程复杂、安全性低等问题,该防爆型点火枪通过气体检测部进行前端强制炉膛检查,确保点火安全性,整体结构和操作流程简单,便于现场操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爆型点火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壳体开口部,所述防爆型点火枪还包括气体检测部、点火部、燃烧部、控制部和电源单元,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所述气体检测探头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能通过所述气体检测探头检测所述壳体开口部的可燃气体,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上设置安全报警单元;所述点火部包括电连接的点火端结构和点火器,所述点火端结构位于壳体开口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器和供气结构,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能通断地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单元和所述点火部的开闭、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的通断和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的检测状态。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端结构为电火针,所述点火器为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包括串接于所述脉冲发生器和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与一遥控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遥控开关还与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电连接。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遥控器上设置自检按钮、炉膛气体检测按钮、点火按钮和熄火按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单元上电连接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密封穿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供气结构包括能容置气瓶的气瓶仓,所述气瓶仓密封穿设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气瓶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出口处设置顶环,所述顶环通过减压阀与一电磁阀连通,所述电磁阀根据所述控制部的指令控制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的通断;所述电磁阀通过供气管与所述燃烧器连通设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二通电磁阀。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安全报警单元包括危险报警灯、安全报警灯和报警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气体检测探头通过检查气管与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连通设置。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一侧连通设置导管,所述导管的自由端设置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壁上设置能开启的密封盖,所述供气结构密封穿设于所述密封盖上。由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防爆型点火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防爆型点火枪中,气体检测部对检测壳体开口部的可燃气体进行检查,首先能对防爆型点火枪本身进行自检,检查供气结构是否严密,确保点火的安全性,还能在点火前对加热炉的炉膛内可燃气体进行检查,确保炉膛内安全可靠;气体检测部的安全报警单元实时反馈防爆型点火枪工作状况,能提示炉膛内是否安全,提醒操作人员,确保点火前的操作安全性;本技术的防爆型点火枪通过气体检测部进行前端强制炉膛检查,从技术手段上完成加热炉“三不点”,消除人工凭借经验检查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的防爆型点火枪整体结构和操作流程简单,不再另行配备一套气体检测设备,便于现场操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防爆型点火枪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遥控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全报警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00、防爆型点火枪;1、壳体;11、导管;12、密封盖;21、气体检测探头;22、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3、检查气管;31、点火端结构;32、点火器;41、燃烧器;42、供气结构;421、气瓶仓;422、供气管;43、顶环;44、减压阀;45、电磁阀;51、遥控开关;52、遥控器;521、自检按钮;522、炉膛气体检测按钮;523、点火按钮;524、熄火按钮;6、电源单元;61、电源开关;7、安全报警单元;71、危险报警灯;72、安全报警灯;73、报警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爆型点火枪100,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设置壳体开口部,防爆型点火枪100还包括气体检测部、点火部、燃烧部、控制部和电源单元6,气体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21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2,气体检测探头21位于壳体开口部,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2位于壳体1内;可燃气体检测单元22能通过气体检测探头21检测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型点火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壳体开口部,所述防爆型点火枪还包括气体检测部、点火部、燃烧部、控制部和电源单元,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所述气体检测探头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能通过所述气体检测探头检测所述壳体开口部的可燃气体,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上设置安全报警单元;所述点火部包括电连接的点火端结构和点火器,所述点火端结构位于壳体开口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器和供气结构,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能通断地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单元和所述点火部的开闭、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的通断和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的检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型点火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壳体开口部,所述防爆型点火枪还包括气体检测部、点火部、燃烧部、控制部和电源单元,所述气体检测部包括气体检测探头和可燃气体检测单元,所述气体检测探头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能通过所述气体检测探头检测所述壳体开口部的可燃气体,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上设置安全报警单元;所述点火部包括电连接的点火端结构和点火器,所述点火端结构位于壳体开口部,所述点火器与所述电源单元电连接;所述燃烧部包括燃烧器和供气结构,所述燃烧器位于所述壳体开口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能通断地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单元和所述点火部的开闭、所述燃烧器与所述供气结构的通断和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的检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型点火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端结构为电火针,所述点火器为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型点火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串接于所述脉冲发生器和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遥控开关,所述遥控开关与一遥控器无线信号连接;所述遥控开关还与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边荣军徐贻文陈伟东袁勇孟庆华杨也波于新程斌李贺龙韩光甫孙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