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65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减振装置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底板,其中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管路;调节单元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支柱、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和紧固螺母,支柱的上端与夹持单元连接,该支柱的下端与套筒配合连接,套筒的下端与底板连接,工作时通过改变支柱与套筒的螺纹旋合长度调节夹持单元的高度,紧固螺母穿过支柱并设置在套筒的上方,用于固定支柱;底板用于支撑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夹持单元的下端设置调节单元,并利用调节单元中支柱与套筒的配合调节夹持单元的高度,从而能够适应任意管路高度的安装要求,并且通过垂直高度调节可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振动。

A kind of vibration isolator with lifting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
本技术属于减振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管路输送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工程,但是管路系统的铺设往往十分复杂,并且需要尤其注重由于管内流体运动以及自然环境产生的振动对管路系统的影响,因此需要使用大量不同类型的隔振器。在同类隔振器产品中,其尺寸尤其是高度是固定的,不可调节的,只能应用于对应高度管路的铺设。而在实际工程之中,往往会因为各种突发情况或设计的改变,而使得管路的最终铺设与设计不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工程中在设计之初便需购置大量不同高度的隔振器与支架,待正式施工铺设时也可能因临时的变动而需改购新的支架。这种做法大大影响了施工的效率且提升了整个工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其中通过在夹持单元下端设置调节单元,并对调节单元的结构及具体设置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相应的可有效解决隔振器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因而尤其适用于铺设管路的应用场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底板,其中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管路;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支柱、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和紧固螺母,所述支柱的上端与所述夹持单元连接,该支柱的下端与所述套筒配合连接,所述套筒的下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工作时通过改变所述支柱与套筒的螺纹旋合长度调节所述夹持单元的高度,所述紧固螺母穿过所述支柱并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支柱;所述底板用于支撑所述调节单元。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紧固件,其中所述上夹具与所述下夹具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形成闭合套筒结构用于夹持所述管路。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用于缓冲降噪。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外侧包覆有橡胶,用于缓冲降噪。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侧设置有橡胶,用于缓冲降噪。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的通孔,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夹持单元的下端设置调节单元,并利用调节单元中支柱与套筒的配合调节夹持单元的高度,从而能够适应任意管路高度的安装要求,并且通过垂直高度调节可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振动;2.尤其是,本技术通过在上夹具与下夹具的内部、套筒外侧和底板下侧设置橡胶,能够对管路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降噪,从而削弱管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3.此外,本技术装卸便捷,可在管路安装前期使用,也可用于满足已存在管路的额外隔振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结构可靠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构建的可升降管路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安装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上夹具,2-橡胶,3-紧固件,4-下夹具,5-支柱,6-紧固螺母,7-套筒,8-通孔,9-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底板,其中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管路;调节单元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支柱5、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7和紧固螺母6,支柱5的上端与夹持单元连接,该支柱5的下端与套筒7配合连接,套筒7的下端与底板连接,工作时通过改变支柱5与套筒7的螺纹旋合长度调节夹持单元的高度,紧固螺母6穿过支柱5并设置在套筒7的上方,用于固定支柱5;底板9用于支撑调节单元。进一步,夹持单元包括上夹具1、下夹具4和紧固件3,其中上夹具1与下夹具4通过紧固件3连接,形成闭合套筒结构用于夹持管路。进一步,上夹具和下夹具4的内侧设置有橡胶2,套筒7的外侧包覆有橡胶,底板9的下侧设置有橡胶,用于对管路产生的振动进行缓冲降噪,削弱管路振动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进一步,底板9上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的通孔8,用于与安装平面连接。如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可将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管路隔振器用于安装管路的前期,首先将底板9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然后调节支柱5与套筒7的旋合长度,待调节至所需高度后,旋紧紧固螺母6,最后将管路置于下夹具4内,扣合上夹具1并利用紧固件3进行固定,最终完成隔振器的安装。如图3所示,按照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可将本技术提供的可升降管路隔振器用于已存在的管路中,从而满足其额外的隔振要求,首先利用上夹具1和下夹具4夹紧已存在的管路,然后调节支柱5与套筒7的旋合长度使底板9接触安装平面,旋紧紧固螺母6并利用通孔8将底板9与安装平面固定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底板(9),其中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管路;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支柱(5)、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7)和紧固螺母(6),所述支柱(5)的上端与所述夹持单元连接,该支柱(5)的下端与所述套筒(7)配合连接,所述套筒(7)的下端与所述底板(9)连接,工作时通过改变所述支柱(5)与套筒(7)的螺纹旋合长度调节所述夹持单元的高度,所述紧固螺母(6)穿过所述支柱(5)并设置在所述套筒(7)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支柱(5);所述底板(9)用于支撑所述调节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单元、调节单元和底板(9),其中所述夹持单元用于夹持管路;所述调节单元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支柱(5)、设置有内螺纹的套筒(7)和紧固螺母(6),所述支柱(5)的上端与所述夹持单元连接,该支柱(5)的下端与所述套筒(7)配合连接,所述套筒(7)的下端与所述底板(9)连接,工作时通过改变所述支柱(5)与套筒(7)的螺纹旋合长度调节所述夹持单元的高度,所述紧固螺母(6)穿过所述支柱(5)并设置在所述套筒(7)的上方,用于固定所述支柱(5);所述底板(9)用于支撑所述调节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管路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上夹具(1)、下夹具(4)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波梁天纬龙伟邹稼闻裴相龙刘敬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