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5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本体,轴套本体的内壁设有条形通槽,轴套本体一侧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卡置环、辅助环和限位环,卡置环和轴套本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卡置环和辅助环通过螺丝与轴套本体连接固定,卡置环靠近轴套本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a,另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置条,辅助环上设有与弧形卡置条相适配的弧形通孔,限位环靠近轴套本体的一端其边缘设有与轴套本体连接固定的环形凸起b,且该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条形卡置件,条形卡置件靠近辅助环的一端设有与弧形通孔相适配的滑移柱。通过设置卡置环、辅助环和复位环及其部件的配合,使之实现了轴套在轴上的卡置固定。

A shaft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套
本技术涉及轴承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轴套。
技术介绍
轴套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且轴套与轴承座一般采用过盈配合,而与轴采用间隙配合,并通过键卡置连接。现有的轴套在与轴套连接之后没有任何固定其位置的装置,导致在轴的一端加工出直径小一端的安装轴,并在安装轴套之后用螺母限位固定,不仅加工工序麻烦,而且只能向另一端的方向调整位置,且每次只能有一个固定位置,使用起来麻烦而且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轴套,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本体,轴套本体的内壁设有条形通槽,轴套本体一侧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卡置环、辅助环和限位环,卡置环和轴套本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卡置环和辅助环通过螺丝与轴套本体连接固定,卡置环靠近轴套本体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a,另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置条,辅助环上设有与弧形卡置条相适配的弧形通孔,限位环靠近轴套本体的一端其边缘设有与轴套本体连接固定的环形凸起b,且该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条形卡置件,条形卡置件靠近辅助环的一端设有与弧形通孔相适配的滑移柱。环形凸起b的外周设有对称分布的U形下拉通孔和均匀分布条形固定通孔。卡置环的的外周设有与U形下拉通孔位置相对应的下拉盲孔。弧形卡置条的两端均设有与滑移柱相适配的限位缺口。卡置环和辅助环的内壁设有与条形通槽相适配的通槽缺口,限位环设有与条形通槽相适配的扇形缺口。r>轴套本体靠近卡置环一端的内壁设有供环形凸起a滑移的环形缺口a,该端的外周设有供环形凸起套置的环形缺口b。卡置环的和辅助换的直径小于限位环的直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轴套,通过设置卡置环、辅助环和复位环及其部件的配合,使之实现了轴套在轴上的卡置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轴套在安装于轴上之后的固定限位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轴套本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卡置环2和辅助环3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限位环4和条形卡置件6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卡置环2、辅助环3、限位环4、复位弹簧5和条形卡置件6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轴套本体;11、条形通槽;12、环形缺口a;13、环形缺口b;2、卡置环;21、环形凸起a;22、弧形卡置条;23、下拉盲孔;24、限位缺口;25、通槽缺口;3、辅助环;31、弧形通孔;4、限位环;41、环形凸起b;42、放置槽;43、U形下拉通孔;44、条形固定通孔;45、扇形缺口;5、复位弹簧;6、条形卡置件;61、滑移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这个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有任何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本体1,轴套本体1的内壁设有条形通槽11,轴套本体1和轴通过键和条形通槽11的配合与卡置固定;轴套本体1一侧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卡置环2、辅助环3和限位环4,卡置环2和轴套本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且卡置环2和辅助环3通过螺丝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卡置环2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a21,另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置条22,辅助环3上设有与弧形卡置条22相适配的弧形通孔31,限位环4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其边缘设有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的环形凸起b41,且该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42,放置槽42内设有条形卡置件6,条形卡置件6靠近辅助环3的一端设有与弧形通孔31相适配的滑移柱61。环形凸起b41的外周设有对称分布的U形下拉通孔43和均匀分布条形固定通孔44。卡置环2的的外周设有与U形下拉通孔43位置相对应的下拉盲孔23。弧形卡置条22的两端均设有与滑移柱61相适配的限位缺口24。卡置环2和辅助环3的内壁设有与条形通槽11相适配的通槽缺口25,限位环4设有与条形通槽11相适配的扇形缺口45。轴套本体1靠近卡置环2一端的内壁设有供环形凸起a21滑移的环形缺口a12,该端的外周设有供环形凸起套置的环形缺口b13。卡置环2的和辅助换的直径小于限位环4的直径。具体的工作原理为:轴套本体1套置于轴上,轴上的键通过插入条形通槽11内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此时,使用如图6所示的工具,其一端设有与L下拉盲孔23相适配的凸块,将其插入至下拉盲孔23内,并沿着U形下拉通孔43的一端朝向轴套本体1方向拉动,使弹簧压缩,此时,弧形卡置条22脱离弧形通孔31,滑移柱61失去卡置;进一步的,逆时针转动限位环4,使滑移柱61沿着弧形通孔31从其一端到另一端,条形卡置件6随着滑移柱61的滑移,逐渐从条形固定通孔44内伸出,向限位环4的轴心方向移动;只需在轴上开设一道环形凹槽供条形卡置件6的一端插入即可实现对轴套本体1的限位卡置;进一步的,松开卡置环2,使之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向远离轴套本体1的方向运动,弧形卡置条22重新插入弧形通孔31内,其限位缺口24配合弧形通孔31将滑移柱61卡置固定在弧形通孔31的另一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轴套,通过设置卡置环2、辅助环3和复位环及其部件的配合,使之实现了轴套在轴上的卡置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的解决了轴套在安装于轴上之后的固定限位问题。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本体(1),轴套本体(1)的内壁设有条形通槽(11),其特征在于:轴套本体(1)一侧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卡置环(2)、辅助环(3)和限位环(4),卡置环(2)和轴套本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且卡置环(2)和辅助环(3)通过螺丝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卡置环(2)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a(21),另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置条(22),辅助环(3)上设有与弧形卡置条(22)相适配的弧形通孔(31),限位环(4)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其边缘设有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的环形凸起b(41),且该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42),放置槽(42)内设有条形卡置件(6),条形卡置件(6)靠近辅助环(3)的一端设有与弧形通孔(31)相适配的滑移柱(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套,包括圆筒状的轴套本体(1),轴套本体(1)的内壁设有条形通槽(11),其特征在于:轴套本体(1)一侧由近及远依次设有卡置环(2)、辅助环(3)和限位环(4),卡置环(2)和轴套本体(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且卡置环(2)和辅助环(3)通过螺丝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卡置环(2)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a(21),另一端设有均匀分布的弧形卡置条(22),辅助环(3)上设有与弧形卡置条(22)相适配的弧形通孔(31),限位环(4)靠近轴套本体(1)的一端其边缘设有与轴套本体(1)连接固定的环形凸起b(41),且该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42),放置槽(42)内设有条形卡置件(6),条形卡置件(6)靠近辅助环(3)的一端设有与弧形通孔(31)相适配的滑移柱(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套,其特征在于:环形凸起b(41)的外周设有对称分布的U形下拉通孔(43)和均匀分布条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龙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岑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