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451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属于电力调度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申请单采集模块、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第一融合模块、第二融合模块等结构;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及方法,投产、带电作业申请总量减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形成配合申请单后,调度及各基层单位申请量月申请量减少250张以上;解决了重复填报、重复审批的问题。投产与检修优化融合后,解决了检修、投产工作40%的重复填报、审批的问题,易于推广应用。

Application fusion syst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aintenance, production and live working based on dynamic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调度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实施及县调集约化的推进,配网调度及配网方式将面临调度工作票申请单量激增,检修业务出现阻塞,配网工作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目前,通常由项目管理单位向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提出设备停电检修需求,项目管理单位、设备运行维护单位综合预试、定检、检修、基建、技改、客户工程等上报工作票申请单,在电网运行管理系统(OMS)中支持流转审批,类型主要分为检修申请、投产申请、带电作业三种单一申请单。实际工作中除了这执行单一申请单的某一类工作外,还存在配合工作的情况,如检修配合投产、带电配合投产、检修及带电配合投产等多种情况,但技术上暂无配合申请单支持,需要配合工作时目前操作模式为上报多张申请单,在申请单中说明需要其他某些申请进行配合工作,随着集约化管理推进,申请单数量和复杂程度在逐步增加,目前的技术支持已不满足要求。现有工作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配合工作的检修、投产相似度较高,存在重复填报、重复审核的问题,一般检修配合投产的申请单,检修、投产内容重复性描述约占40%,工作效能低。(2)申请单的流程比较复杂,一般有几十个步骤,串行、并行同时存在,涉及多个单位/部门流转;在配合工作时一次停电工作可能涉及到检修、带电、投产等多张申请单,还要查看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客观上造成上报复杂、批复繁琐的问题,极大的增加工作量,若其他申请单关注不到位还存在一定风险。根据抽样统计,相互配合申请单退改率高达85%以上。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电力调度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该系统能够缓解县调集约化后带来的工作压力,实现配合业务工作的工作票申请单(即待审批配合申请单)快速提出,对新的配合业务工作模式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配网计划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开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包括:申请单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检修申请单、投产申请单和带电作业申请单,作为原始申请单;所述的申请单中包括关键属性特征和扩展属性特征;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与申请单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进行提取;所述的关键属性特征包括申请单位、检修类别、开始时间、工作地点、停电或检修设备、工作范围、停电范围、执行调度、检修设备类型、变电站、线路、电压等级、设备状态和年度停运次数;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与申请单采集模块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扩展属性特征进行提取;所述的扩展属性特征包括月度计划编号、调度执行信息、许可信息、安全措施内容、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内容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内容;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与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相连,用于对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的各原始申请单中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匹配计算,若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存在关联,则将这些原始申请单关联在一起;第一融合模块,与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相连,用于将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关联在一起的原始申请单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形成一张新的融合申请单;第二融合模块,分别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第一融合模块相连,用于根据第一融合模块得到的融合申请单,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获取该融合申请单的原始申请单的扩展属性特征,并将这些扩展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将计算结果加入融合申请单中,得到待审批配合申请单。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安全措施内容包括一次设备安全措施和二次设备安全措施。进一步,优选的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内容包括是否影响用户、是否影响自动化、是否带电作业配合、是否需要站内操作、是否转供电、送电是否核相、核相地点及方案、送电是否启动及启动方案、作业风险等级、配网风险等级、电网时间等级、是否影响通信及光缆、运行方式编号、重合闸编号。进一步,优选的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内容包括转出线路、转出类型、是否合环、转供电断开开关、联络开关、启停时间、中压停电用户数、中压停电时户数、中压停电总用户数。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显示模块,与第二融合模块相连,用于显示待审批配合申请单。进一步,优选的是,还包括信息发送模块,与第二融合模块相连,用于将待审批配合申请单发送给各个原始申请单的申请人。进一步,优选的是,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二融合模块融合计算时融合度为%的申请单的申请人发送重复作业申请的提示。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方法,采用上述的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检修申请单、投产申请单和带电作业申请单,作为原始申请单;对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和扩展属性特征进行提取;对提取的各原始申请单中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匹配计算,若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存在关联,则将这些原始申请单关联在一起,之后对关联在一起的原始申请单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形成一张新的融合申请单;获取该融合申请单的原始申请单的扩展属性特征,并将这些扩展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将计算结果加入融合申请单中,得到待审批配合申请单。由于将检修、带点作业、投产需要配合工作时,需要合理统筹安排工作,尽量减少重复填报和审批,避免重复停电,使得同一设备和时间的现场作业工作一批工作有序开展完成。而技术上则不能简单的把单一申请单合并在一起,表单样式复杂、审批流程复杂、现场作业工序依赖性高,涉及的电网安全影响层面均有差异,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力调度的业务,采用了科学的理论算法进行融合,在实际工作工作中逐步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段。本专利技术首先研究分析配合工作在单一申请单中存在的共性和动态特性,之后提炼出共性的关键属性特征和动态的扩展属性特征,根据配合工作的业务属性和技术支持情况,其中如设备、时间、申请单位等在配合工作中必然有关系的属性制定在配合申请单关键部分,如各专业意见中内容可能会在工作相互影响的部分做格外分析处理。再进行相互关联,对可能存在配合工作时进行融合,生成融合后的配合申请单。本专利技术中执行调度,属于关键属性特征,是指“中调执行”、“地调主网执行”、“地调配网执行”等枚举型字段信息;在扩展属性特征中的调度执行信息是指,调度专业指挥现场作业执行的过程、时间和结果等信息。在新建一张申请单时,是否需要与其他申请单进行融合,关键属性特征是首选预判条件,权重较高;扩展属性特征也需要考虑,但权重较低。模型融合算法主要基于抽样训练算法Bagging,迭代加权算法Boostging,交叉循环验证的有层次模型融合算法Stacking。首选根据关键属性特征创建基础模型,必要条件为:设备+检修类型+时间,Bagg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用于采集检修申请单、投产申请单和带电作业申请单,作为原始申请单;所述的申请单中包括关键属性特征和扩展属性特征;/n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与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101)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进行提取;/n所述的关键属性特征包括申请单位、检修类别、开始时间、工作地点、停电或检修设备、工作范围、停电范围、执行调度、检修设备类型、变电站、线路、电压等级、设备状态和年度停运次数;/n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与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101)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扩展属性特征进行提取;/n所述的扩展属性特征包括月度计划编号、调度执行信息、许可信息、安全措施内容、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内容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内容;/n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与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相连,用于对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提取的各原始申请单中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匹配计算,若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存在关联,则将这些原始申请单关联在一起;/n第一融合模块(105),与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相连,用于将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关联在一起的原始申请单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形成一张新的融合申请单;/n第二融合模块(106),分别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第一融合模块(105)相连,用于根据第一融合模块(105)得到的融合申请单,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获取该融合申请单的原始申请单的扩展属性特征,并将这些扩展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将计算结果加入融合申请单中,得到待审批配合申请单。/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用于采集检修申请单、投产申请单和带电作业申请单,作为原始申请单;所述的申请单中包括关键属性特征和扩展属性特征;
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与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101)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进行提取;
所述的关键属性特征包括申请单位、检修类别、开始时间、工作地点、停电或检修设备、工作范围、停电范围、执行调度、检修设备类型、变电站、线路、电压等级、设备状态和年度停运次数;
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与申请单采集模块(101)相连,用于对申请单采集模块(101)采集到的原始申请单中扩展属性特征进行提取;
所述的扩展属性特征包括月度计划编号、调度执行信息、许可信息、安全措施内容、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内容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内容;
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与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相连,用于对关键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2)提取的各原始申请单中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匹配计算,若原始申请单中关键属性特征存在关联,则将这些原始申请单关联在一起;
第一融合模块(105),与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相连,用于将关键属性特征匹配关联模块(104)关联在一起的原始申请单的关键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形成一张新的融合申请单;
第二融合模块(106),分别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第一融合模块(105)相连,用于根据第一融合模块(105)得到的融合申请单,从扩展属性特征提取模块(103)获取该融合申请单的原始申请单的扩展属性特征,并将这些扩展属性特征进行融合计算,将计算结果加入融合申请单中,得到待审批配合申请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措施内容包括一次设备安全措施和二次设备安全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模型的配网检修、投产及带电作业申请融合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生欧立权赵玺李娟娟刘思明李俊伟周胜超徐光林林芳雯张瑞颖海迪孙宏达杨宏敏吴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