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6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目镜本体和两个脚架,两个所述脚架远离护目镜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带,所述护目镜本体一侧设有连接件,所述护目镜本体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与连接件连接处设有定位卡槽,所述主框架底端中部设有置鼻槽,所述置鼻槽内部设有第一软垫,所述置鼻槽顶部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顶部设有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型气泵和聚气空腔的配合使用,微型气泵向聚气空腔内鼓入大量加速气流,后经散气孔排出,多股加速气流可加速镜片外侧的空气流通速度,降低镜片外侧处的水蒸气聚集量,或加快少量已凝聚的水雾挥发速度,从而保证该护目镜佩戴者的视线清晰度。

A kind of eye protection glasses for magnifying detection and recor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
技术介绍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术器械的结构设计更加精密并富有个性化,特别是精密显微手术器械在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这类器械由特殊材质制成,结构细微、复杂,功能精细,价格昂贵,涉及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器官移植等专科,常用于人体微观组织如眼内、神经、血管及细小腔隙等重要组织的手术中,不容有丝毫偏差。手术中对这些精密显微手术器械无论是功能还是无菌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每件器械,特别是上述精密显微器械,其处置的各个环节均离不开器械评估、清洗消毒质量和功能检查,以便为临床提供具有最高无菌保障水平的产品,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当前,在器械清洗去污过程中,操作者为了职业安全防护必须佩戴护目镜,清洗过程中常常呈现水雾(特别是冬季环境)凝结,影响视线,不利操作过程中器械质量评估,而仅人工进行擦拭,不仅效果欠佳而且多次重新佩戴增加医务人员的使用难度,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在眼镜上粘贴防雾膜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雾问题解决程度较低,且防雾膜的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器械消毒时眼镜起雾影响视线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包括目镜本体和两个脚架,两个所述脚架远离护目镜本体一端设有连接带,所述护目镜本体一侧设有连接件;所述护目镜本体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与连接件连接处设有定位卡槽,所述主框架底端中部设有置鼻槽,所述置鼻槽内部设有第一软垫,所述置鼻槽顶部设有微型气泵,所述微型气泵顶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顶部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气泵、控制器和微型摄像头均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气泵两侧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有镜片,所述通槽外侧设有聚气空腔,所述聚气空腔设置于主框架内部,所述聚气空腔与通槽之间均匀设有多个散气孔,所述主框架内壁与通槽位置对应处固定设有第二软垫,所述主框架外壁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蓄电池、充电模块和WIFI模块,所述蓄电池、充电模块和WIFI模块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架,所述主体架一端固定设有凸透镜,所述主体架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架。如图1-9所示:消毒步骤进行至高温灭菌位置,可按下控制开关,微型气泵向聚气空腔内鼓入大量加速气流,后经散气孔排出,多股加速气流可加速镜片外侧的空气流通速度,降低镜片外侧处的水蒸气聚集量,或加快少量已凝聚的水雾挥发速度,从而保证该护目镜佩戴者的视线清晰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与置鼻槽连接处设有安装槽,所述垫体通过安装槽与主框架扣接,避免硬质的主框架直接与鼻梁接触带来的佩戴不适感。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软垫和第二软垫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软垫设置为圆环状且与通槽位置均通过胶液粘接,在佩戴时由眼窝与镜片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腔,避免水雾造成镜片内侧起雾。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散气孔倾斜设置,所述散气孔一端与聚气空腔相连,所述散气孔另一端设置于镜片远离第二软垫的一侧,保证加速气流在镜片外侧排出。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形状设置为“L”字状,所述固定架与定位卡槽卡接,所述凸透镜设置为单面凸透镜且大小、形状与镜片相同,使凸透镜与镜片位置重合,避免因局部放大带来的眩晕感。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开关均与微型气泵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气泵输出端与聚气空腔相连,微型气泵可向聚气空腔内鼓入加速气流。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脚架远离主框架一端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设置为弹性带,所述主框架与脚架之间设有转动轴承,保证该护目镜佩戴的稳定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镜片、聚气空腔和第二软垫均设置为椭圆状,且通槽纵向贯穿主框架,所述通槽截面形状设置为外大里小的渐变状,所述第二软垫内径与槽截里内径相适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型气泵和微型摄像头均由蓄电池供能,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充电口,充电口用于对蓄电池进行能源补充,方便使用者对蓄电池进行电源补充。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设有A/D转换器,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设有D/A转换器,所述微型摄像头与A/D转换器电性连接,所述WIFI模块与D/A转换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微型气泵和聚气空腔的配合使用,微型气泵向聚气空腔内鼓入大量加速气流,后经散气孔排出,多股加速气流可加速镜片外侧的空气流通速度,降低镜片外侧处的水蒸气聚集量,或加快少量已凝聚的水雾挥发速度,从而保证该护目镜佩戴者的视线清晰度;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连接件,使用者可根据需求将固定架与定位卡槽对应放置扣接,使凸透镜与镜片位置重合,使用者无需摘下护目镜本体即可对器械进行细微处的放大检查,且凸透镜与镜片位置重合,即有效避免区域位置放大倍数的不均引发的眩晕感,又避免传统需摘镜进行检查的繁琐步骤,方便使用者的使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微型摄像头的实时拍摄,可用于记录器械消毒流程及分发步骤,检查人员可于消毒工作结束后经WIFI模块将微型摄像头拍摄的影响上传至电脑,检查过程录像,若出现事故可以提供证据进行查验,比监控视频记录更细致,查验工作开展更容易,避免因检查人员可能出现漏检或者检错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目镜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目镜本体断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软垫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软垫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器模块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模块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护目镜本体、11主框架、12定位卡槽、13置鼻槽、14第一软垫、141垫体、142安装槽、15微型气泵、16控制器、161单片机、162蓄电池、163充电模块、164WIFI模块、17微型摄像头、18通槽、19镜片、110聚气空腔、111散气孔、112第二软垫、113控制开关、2脚架、3连接带、4连接件、41主体架、42凸透镜、43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包括目镜本体和两个脚架2,两个所述脚架2远离护目镜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带3,所述护目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包括护目镜本体(1)和两个脚架(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架(2)远离护目镜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带(3),所述护目镜本体(1)一侧设有连接件(4);/n所述护目镜本体(1)包括主框架(11),所述主框架(11)与连接件(4)连接处设有定位卡槽(12),所述主框架(11)底端中部设有置鼻槽(13),所述置鼻槽(13)内部设有第一软垫(14),所述置鼻槽(13)顶部设有微型气泵(15),所述微型气泵(15)顶部设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顶部设有微型摄像头(17),所述微型气泵(15)、控制器(16)和微型摄像头(17)均与主框架(1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气泵(15)两侧均设有通槽(18),所述通槽(18)内部设有镜片(19),所述通槽(18)外侧设有聚气空腔(110),所述聚气空腔(110)设置于主框架(11)内部,所述聚气空腔(110)与通槽(18)之间均匀设有多个散气孔(111),所述主框架(11)内壁与通槽(18)位置对应处固定设有第二软垫(112),所述主框架(11)外壁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开关(113);/n所述控制器(16)包括单片机(161)、蓄电池(162)、充电模块(163)和WIFI模块(164),所述蓄电池(162)、充电模块(163)和WIFI模块(164)均与单片机(161)电性连接;/n所述连接件(4)包括主体架(41),所述主体架(41)一端固定设有凸透镜(42),所述主体架(41)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架(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包括护目镜本体(1)和两个脚架(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脚架(2)远离护目镜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带(3),所述护目镜本体(1)一侧设有连接件(4);
所述护目镜本体(1)包括主框架(11),所述主框架(11)与连接件(4)连接处设有定位卡槽(12),所述主框架(11)底端中部设有置鼻槽(13),所述置鼻槽(13)内部设有第一软垫(14),所述置鼻槽(13)顶部设有微型气泵(15),所述微型气泵(15)顶部设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顶部设有微型摄像头(17),所述微型气泵(15)、控制器(16)和微型摄像头(17)均与主框架(11)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气泵(15)两侧均设有通槽(18),所述通槽(18)内部设有镜片(19),所述通槽(18)外侧设有聚气空腔(110),所述聚气空腔(110)设置于主框架(11)内部,所述聚气空腔(110)与通槽(18)之间均匀设有多个散气孔(111),所述主框架(11)内壁与通槽(18)位置对应处固定设有第二软垫(112),所述主框架(11)外壁一侧固定设有控制开关(113);
所述控制器(16)包括单片机(161)、蓄电池(162)、充电模块(163)和WIFI模块(164),所述蓄电池(162)、充电模块(163)和WIFI模块(164)均与单片机(161)电性连接;
所述连接件(4)包括主体架(41),所述主体架(41)一端固定设有凸透镜(42),所述主体架(41)另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架(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14)包括垫体(141),所述垫体(141)与置鼻槽(13)连接处设有安装槽(142),所述垫体(141)通过安装槽(142)与主框架(11)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大检测摄录护目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垫(14)和第二软垫(112)均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软垫(112)设置为圆环状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登秀肖如朋方丽逯静唐利曹曦赵玛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