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10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板,两块所述折叠板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以底座为轴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折叠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块用于限制折叠板的转动板,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随意的在道路附近进行路牌的安插放置,以便于更好的配合交通部门进行作业,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同时结构简单,收放方便,适用性较高。

A mobile assembled road sig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
本技术涉及市政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
技术介绍
道路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它可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的表达,同时还表达了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一切专用公路,具有法令的性质,车辆、行人都必须遵守。但对于一些需要临时增设的、具有警示性质的道路交通标志牌则易出现找不到合适摆放位置的问题,如临时封闭的高速公路,路牌则不易进行安插,而且在摆放时也很难对其进行固定,其易发生偏移,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提醒导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板,两块所述折叠板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以底座为轴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折叠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块用于限制折叠板的转动板,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折叠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板上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靠板,所述靠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配合多个限位槽的支撑板,所述折叠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制靠板的限位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螺纹孔与底座之间。优选地,两块所述转动板分别靠近底座的前后两端边缘处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靠近底座的中心处设置,所述通孔内贯穿插设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插筒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插筒和靠板及底座的配合,以达到可利用插筒来在限制底座的同时便于路牌插设在其上部的效果,使得路牌在使用时的位置不易受到地形环境的限制,有效的提高了其使用的便捷性,实现即插即用的效果。2、通过设置的折叠板和转动板及插筒的配合,以达到可在使用与不使用间利用折叠板的折叠和转动板来使其展开或收起的效果,以便于其在运输时减小占用的体积,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收放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透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的折叠示意图。图中:1底座、2折叠板、3第一支撑机构、4转动板、5第二支撑机构、6万向轮、7限位槽、8靠板、9支撑板、10限位板、11插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板2,折叠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6,万向轮6可便于操作人员推动底座1进行移动,提高了其整体的机动性,两块折叠板2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以底座1为轴线轴对称设置。折叠板2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3,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设置于折叠板2上端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于螺纹孔与底座1之间,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7,第一凹槽的一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靠板8,靠板8可用来依靠或摆放较大的展示牌等物品,靠板8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端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配合多个限位槽7的支撑板9,支撑板9可与限位槽7卡紧用来对靠板8进行支撑,折叠板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制靠板8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用于在折叠状态时卡紧靠板8,防止其从第一凹槽中晃出。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块用于限制折叠板2的转动板4,两块转动板4分别靠近底座1的前后两端边缘处设置,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5,第二支撑机构5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第二支撑机构5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上下贯通的通孔,通孔靠近底座1的中心处设置,通孔内贯穿插设有插筒11,插筒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插筒11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插筒11为中孔管状,其与通孔相连接下端可与地面进行下厨以便于对万向轮6进行限制,防止其随意移动,其与两个螺纹孔相连接则可用来对两块折叠板2进行固定。本技术,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插筒11依次从两个螺纹孔中拧出,随后再将两块折叠板2打开,待两块折叠板2打开后,操作人员再依次转动两块转动板4,在转动板4的作用下,两块折叠板2和底座1逐渐的从弯曲状态变成了水平状态,并与折叠板2和底座1相互卡紧保持稳定,此时操作人员可利用折叠板2下的多个万向轮6来使其进行移动,以便于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再将插筒11插入至通孔内并与地面相抵接触,利用插筒11来使其整体保持高度,不易随意滑动,待固定完毕后,操作人员再将需要竖起的警示牌插入至插筒11内并进行固定,即可进行使用,若需要使用展示牌时,此时则可将一块或两块靠板8从第一凹槽中取出,并利用支撑板9与限位槽7的配合来对其进行支撑,以便于操作人员摆放稍大的展示牌,当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再依次将支撑板9和靠板8收回,并利用限位板10来卡紧,随后再将插筒11拔出并再次将其与两个螺纹孔螺纹连接,即完成折叠回收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板(2),两块所述折叠板(2)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以底座(1)为轴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折叠板(2)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块用于限制折叠板(2)的转动板(4),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5),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折叠板(2),两块所述折叠板(2)上均设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以底座(1)为轴线轴对称设置,所述折叠板(2)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3),所述底座(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两块用于限制折叠板(2)的转动板(4),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5),所述第二支撑机构(5)与两个螺纹孔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万向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组装式道路标志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3)包括设置于折叠板(2)上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多个限位槽(7),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内壁上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水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诚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