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3388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过滤装置、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清水池,所述集水井左右两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安装板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活动设置有收卷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长期使用后,拧松固定螺钉,转动转杆,通过涡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两组收卷辊转动收取拉绳,使过滤装置向上离开集水井,转动调节杆上的转动盘带动隔板向上,向上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拧松固定螺栓,拆卸调节杆,对隔板上的污垢进行处理,通过隔板接取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掉的颗粒污垢,同时配合收卷辊和拉绳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后续的清理,保证过滤质量。

A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较为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受到充分扰动,恶臭气体散发出来。恶臭现象必须加以治理,才能够做到环境保护,保证空气质量,促进人类生产生活健康,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1720789008.X中,提出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该专利包括:集水井,底端设置有与生活污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顶端设置有出水口,且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内部设置有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填料,且接种有用于降解氨氮的脱氨氮菌种,底端设置有进水口,并与集水井的出水口连通,顶端设置有出水口及排气筒;潜流式人工湿地,入口端与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连通,出口端与清水池连通;集水井的出水口高于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高于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入口端,该专利在集水井内设置有过滤装置,对村镇等的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因为污水自下而上升流动,导致过滤装置将污水中残留的颗粒污垢阻挡在过滤装置底部,在长期使用后,颗粒污垢沉积在集水井底部,导致长期使用后,污水过滤质量下降,后期使用人员清理负担加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过滤装置、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潜流式人工湿地和清水池,所述集水井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集水井右侧外壁顶部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所述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右侧通过传输管连接潜流式人工湿地,所述清水池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右侧,所述集水井左右两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集水井顶部设置有密封井盖,所述安装板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活动设置有收卷辊,两组所述收卷辊之间通过蜗杆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中央后端设置有转杆,且转杆底部通过防自转件与安装板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外壁套接有与蜗杆啮合的涡轮,两组所述收卷辊外壁均缠绕有拉绳,且两组拉绳底端均贯穿密封井盖并连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底部连接有隔板,所述过滤装置和隔板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集水井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滑块匹配的竖直滑轨。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井盖包括与设置在集水井顶部的井盖,所述井盖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前后端内壁均设置有弹性密封块,两组所述弹性密封块相对一侧对称开设有弧形口,且两组弧形口组合成与拉绳匹配的圆形通口。进一步地,所述防自转件包括与转杆外壁底部套接的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外壁固定套接有圆柱空心块,所述圆柱空心块顶部与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空心块右侧插接有固定螺钉,所述转杆外壁底部环形阵列设置有与固定螺钉匹配的螺孔。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U形座,且U形座上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杆通过固定螺栓与U形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包括与过滤装置底部连接的套杆,且套杆底部活动插接有螺杆,且套杆底部开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孔,螺杆外壁顶部套接有转动盘,螺杆底端设置有转球,且隔板顶部开设有与转球匹配的球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底部到集水井顶部的距离大于过滤装置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长期使用后,拧松固定螺钉,转动转杆,通过涡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两组收卷辊转动收取拉绳,开启密封井盖,拉动拉绳向外,使拉绳与密封井盖分离,继续转动转杆,收取拉绳,使过滤装置向上离开集水井,转动调节杆上的转动盘带动隔板向上,向上到指定位置后,通过拧松固定螺栓,拆卸调节杆,对隔板上的污垢进行处理,通过隔板接取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掉的颗粒污垢,同时配合收卷辊和拉绳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后续的清理,保证过滤质量,同时设置有密封盖,不影响拆卸,同时能使集水井形成密封环境,防止臭气挥发,设置有防自转件,防止不使用时,隔板和过滤装置的重力导致转杆自转,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井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自转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水井;2、过滤装置;3、进水管;4、输水管;5、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6、传输管;7、潜流式人工湿地;8、清水池;9、安装板;10、密封井盖;101、井盖;102、通口;103、弹性密封块;104、弧形口;11、拉绳;12、收卷辊;13、蜗杆;14、涡轮;15、转杆;16、防自转件;161、连接轴承;162、圆柱空心块;163、固定螺钉;17、调节杆;1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1、过滤装置2、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潜流式人工湿地7和清水池8,集水井1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与生活污水管道连通,具体的,村镇等的生活污水为有组织的管网排放并进行雨污分流后的生活污水,该污水系统优先选择村镇低洼处,水平落差在1.5m以上,在无泵加压的情况下落差越大污水流动越畅快,集水井1右侧外壁顶部设置有输水管4,输水管4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右侧通过传输管6连接潜流式人工湿地7,也就是潜流式人工湿地7的一端为入口端与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为出水端,潜流式人工湿地7是目前污水处理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由于其基质材料常采用矿石和粗砂,所以基质层存在很多的孔隙,污水可以在这些孔隙中流动,极大了发挥了填料、植物根系和其表面生物膜的去污作用,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强于表面流人工湿地。其对SS、NH4+-N、COD和BOD5的去除效果较好,因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差。此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的保温效果较好,系统运行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的避免臭气的挥发,因为污水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而潜流式人工湿地7对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氨氮的挥发、湿地基质吸附、湿地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湿地的植物吸收来实现的,清水池8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7右侧,集水井1左右两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安装板9,集水井1顶部设置有密封井盖10,以防止臭气挥发,安装板9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活动设置有收卷辊12,两组收卷辊12之间通过蜗杆13连接,安装板9顶部中央后端设置有转杆15,且转杆15底部通过防自转件16与安装板9顶部活动连接,转杆15外壁套接有与蜗杆13啮合的涡轮14,两组收卷辊12外壁均缠绕有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1)、过滤装置(2)、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潜流式人工湿地(7)和清水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集水井(1)右侧外壁顶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所述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右侧通过传输管(6)连接潜流式人工湿地(7),所述清水池(8)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7)右侧,所述集水井(1)左右两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集水井(1)顶部设置有密封井盖(10),所述安装板(9)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活动设置有收卷辊(12),两组所述收卷辊(12)之间通过蜗杆(13)连接,所述安装板(9)顶部中央后端设置有转杆(15),且转杆(15)底部通过防自转件(16)与安装板(9)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5)外壁套接有与蜗杆(13)啮合的涡轮(14),两组所述收卷辊(12)外壁均缠绕有拉绳(11),且两组拉绳(11)底端均贯穿密封井盖(10)并连接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杆(17),且调节杆(17)底部连接有隔板(18),所述过滤装置(2)和隔板(1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集水井(1)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滑块匹配的竖直滑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1)、过滤装置(2)、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潜流式人工湿地(7)和清水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1)左侧外壁底部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集水井(1)右侧外壁顶部设置有输水管(4),所述输水管(4)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所述固定床厌氧生物反应器(5)右侧通过传输管(6)连接潜流式人工湿地(7),所述清水池(8)位于潜流式人工湿地(7)右侧,所述集水井(1)左右两侧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顶部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集水井(1)顶部设置有密封井盖(10),所述安装板(9)顶部左右两侧均通过支架活动设置有收卷辊(12),两组所述收卷辊(12)之间通过蜗杆(13)连接,所述安装板(9)顶部中央后端设置有转杆(15),且转杆(15)底部通过防自转件(16)与安装板(9)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5)外壁套接有与蜗杆(13)啮合的涡轮(14),两组所述收卷辊(12)外壁均缠绕有拉绳(11),且两组拉绳(11)底端均贯穿密封井盖(10)并连接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杆(17),且调节杆(17)底部连接有隔板(18),所述过滤装置(2)和隔板(18)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且集水井(1)左右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滑块匹配的竖直滑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井盖(10)包括与设置在集水井(1)顶部的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丁李士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水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