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和新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87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和新风系统,涉及新风技术领域,该新风恒压装置包括静压箱和自力式定压机构,静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用于连通新风管,排风口用于连通回风管,自力式定压机构设置在静压箱中并将静压箱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进风口与高压腔连通,排风口与低压腔连通,自力式定压机构用于在高压腔和低压腔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导通高压腔和低压腔。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恒压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新风管与回风管之间的压差,将多余的新风自动排至回风管,使得新风系统更加节能,避免能源的浪费。

A new air constant pressure device and new ai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和新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和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一种时刻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的新型环保电器,在现有技术中,新风换气机通常通过新风管送风,再通过排风管排风,新风经过新风换气机后进行预热或预冷,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这种模型是建立在房间满负荷运转情况下所设置的,但是当室内工况发生变化,例如当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房间未使用的情况下,未使用房间的排风就会经过新风换气机与新风进行换热,从而偏离了计算工况,导致系统负荷的增加。此外,现有的新风管道的送风量是根据送风机的功率决定的,当室内情况发生变化,例如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房间关闭送风口时,新风管道内会存在多余新风且送风压力增大,这部分多余的新风还是会经过新风换气机处理并最终由排风管道排出,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进一步地,出现了通过在新风管和回风管之间设置压差旁通管的方式来排出多余的新风,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手动阀门调节,十分不便,且调节精度差。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能够自动调节新风管与回风管之间的压差,将多余的新风自动排至回风管的新风恒压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其能够自动调节新风管与回风管之间的压差,将多余的新风自动排至回风管,使得新风系统更加节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系统,能够自动排出多余的新风,节能环保。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包括静压箱和自力式定压机构,所述静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通新风管,所述排风口用于连通回风管,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静压箱中并将所述静压箱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用于在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导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进一步地,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包括安装壳和导通组件,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静压箱的中部,且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导风通孔,所述导风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用于依据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导通所述导风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组件包括止挡板和重力块,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并与所述导风通孔相配合,且所述止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安装壳铰接,所述重力块设置在所述止挡板的底端,所述止挡板用于在所述重力块作用下遮挡所述导风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组件包括止挡板和弹力件,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并与所述导风通孔相配合,且所述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铰接,所述弹力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和所述止挡板之间,用于向所述止挡板提供向着所述高压腔的方向转动的弹力。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组件为两个,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两个沿垂直于进风方向分布的所述导风通孔,两个所述导通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导风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高压腔内还设置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与所述进风之间,且所述挡风板垂直于进风方向设置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用于阻挡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在进风方向上的正投影尺寸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进风管,所述排风口设置有排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新风管连接,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回风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压箱上还设置有压差检测管道,所述压差检测管道分别与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连通,且所述压差检测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包括新风管、回风管和前述的新风恒压装置,所述新风恒压装置包括静压箱和自力式定压机构,所述静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静压箱中并将所述静压箱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用于依据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导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新风管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回风管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风恒压装置,通过在静压箱内设置自力式定压机构,在高压腔和低压腔之间压差过大时,自力式定压机构导通高压腔和低压腔,从而使得高压腔和低压腔之间压差维持在一定范围,从而使得当新风管中的新风过多时,高压腔内气压升高,达到一定值后向低压腔内泄压,从而将多余的新风排出到回风管内。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恒压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新风管与回风管之间的压差,将多余的新风自动排至回风管,使得新风系统更加节能,避免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恒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恒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恒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新风恒压装置;110-静压箱;111-进风口;113-排风口;115-进风管;117-排风管;130-自力式定压机构;131-安装壳;133-导通组件;1331-止挡板;1333-重力块;1335-弹力件;135-导风通孔;150-挡风板;170-压差检测管道;171-压力表;200-新风系统;210-新风管;230-回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压箱和自力式定压机构,所述静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通新风管,所述排风口用于连通回风管,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静压箱中并将所述静压箱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用于在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导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压箱和自力式定压机构,所述静压箱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用于连通新风管,所述排风口用于连通回风管,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设置在所述静压箱中并将所述静压箱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高压腔连通,所述排风口与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用于在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导通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力式定压机构包括安装壳和导通组件,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所述静压箱的中部,且所述安装壳上开设有导风通孔,所述导风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连通,所述导通组件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用于依据所述高压腔和所述低压腔的压差导通所述导风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包括止挡板和重力块,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并与所述导风通孔相配合,且所述止挡板的顶端与所述安装壳铰接,所述重力块设置在所述止挡板的底端,所述止挡板用于在所述重力块作用下遮挡所述导风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包括止挡板和弹力件,所述止挡板设置在所述导风通孔中并与所述导风通孔相配合,且所述止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壳铰接,所述弹力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壳和所述止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松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