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轿厢壁上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有座椅板,座椅板的底部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置槽内,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第一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座椅板的两侧分别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之间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轴承座并连接有支撑杆,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锥形齿轮,座椅板上设有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梯轿厢结构,通过在轿厢壁上设置可翻转的座椅板,满足了电梯乘客坐下休息的需求。
An elevator ca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结构。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目前,现有的电梯轿厢内很少会设置座椅,但是,由于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偶尔有一些年老体弱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在进入电梯轿厢后迫切希望能有一只座椅坐下休息片刻,但现有电梯轿厢不能满足这些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缺乏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结构合理,通过在轿厢壁上设置可翻转的座椅板,满足了电梯乘客坐下休息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所述轿厢壁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座椅板,该座椅板竖直设置,且该座椅板的底部固定穿设有平置的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置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平置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座椅板的两侧顶部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平置的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位于座椅板的外侧,且该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轴承座并连接有竖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座椅板上安装有竖置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支撑块。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底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座椅板包括承坐面,该承坐面上设有坐垫。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结构合理,通过在轿厢壁上设置可翻转的座椅板,满足了电梯乘客坐下休息的需求。当需要使用座椅板时,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运行,由第一旋转驱动电机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并由第一转轴带动座椅板向下转动,直至座椅板呈水平状态,然后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运行,由第二旋转驱动电机通过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的啮合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支撑杆向下转动与座椅板垂直,并且此时设置在支撑块上的橡胶垫与轿厢底接触,从而对座椅板进行支撑。当座椅板使用完后,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运行,由第二旋转驱动电机驱动支撑杆向上转动并与座椅板平行,然后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运行,由第一旋转驱动电机驱动座椅板向上转动并收纳在容置槽中,从而避免座椅板占用轿厢内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1,所述轿厢壁1上设有容置槽2,该容置槽2内设有座椅板3,该座椅板3竖直设置,且该座椅板3的底部固定穿设有平置的第一转轴4,该第一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5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置槽2的两个相对槽壁上,所述容置槽2的槽壁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4下方的安装槽6,该安装槽6内安装有平置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8,所述第一转轴4上设有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从动齿轮9;所述座椅板3的两侧顶部分别固定有轴承座10,两个所述轴承座10之间连接有平置的第二转轴11,该第二转轴11位于座椅板3的外侧,且该第二转轴1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轴承座10并连接有竖置的支撑杆12,所述第二转轴1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座椅板3上安装有竖置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13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5。上述支撑杆12远离第二转轴11的一端设有支撑块16。上述支撑块16的底部粘接有橡胶垫17。上述橡胶垫17的底面设有防滑纹。上述座椅板3包括承坐面,该承坐面上设有坐垫18。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其结构合理,通过在轿厢壁1上设置可翻转的座椅板3,满足了电梯乘客坐下休息的需求。当需要使用座椅板3时,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运行,由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通过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9的啮合驱动第一转轴4转动,并由第一转轴4带动座椅板3向下转动,直至座椅板3呈水平状态,然后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运行,由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5和第一锥形齿轮13的啮合驱动第二转轴11转动,使得支撑杆12向下转动与座椅板3垂直,并且此时设置在支撑块16上的橡胶垫17与轿厢底接触,从而对座椅板3进行支撑。当座椅板3使用完后,启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运行,由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4驱动支撑杆12向上转动并与座椅板3平行,然后启动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运行,由第一旋转驱动电机7驱动座椅板3向上转动并收纳在容置槽2中,从而避免座椅板3占用轿厢内部空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壁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座椅板,该座椅板竖直设置,且该座椅板的底部固定穿设有平置的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置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平置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座椅板的两侧顶部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平置的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位于座椅板的外侧,且该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轴承座并连接有竖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座椅板上安装有竖置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该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结构,包括轿厢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壁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内设有座椅板,该座椅板竖直设置,且该座椅板的底部固定穿设有平置的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容置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下方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安装有平置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该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座椅板的两侧顶部分别固定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连接有平置的第二转轴,该第二转轴位于座椅板的外侧,且该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轴承座并连接有竖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树刚,何荣,吉巴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玛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