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75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该吊顶机构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包括上吊架和下吊架,上吊架与轿厢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吊架上设置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对应轿厢顶部逃生窗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在吊顶逃生机构上的运用,空间占用小、安装方便;上下吊架的设置,尤其是下吊架可部分翻转,通过下吊架的吊装梁与上吊架连接,并可在轿顶打开安全窗后,可直接松开紧固件达到下翻逃生救援的功能。

A universal escape ceil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轿厢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
技术介绍
为便于在紧急状态下顺利从电梯轿厢逃生,现有的电梯轿厢大多需要进行改造,以使其具备逃生功能,而现有的改造大多通过改变轿顶结构来实现,比如在轿顶上增加锁扣、锁扣附件、安装接口等,该种改造较为复杂,费用较高,几乎没有看到仅靠吊顶本身来实现逃生功能的,因此,设计一种逃生机构,用于轿顶设计无法变更,或者老旧电梯轿厢上要增加逃生功能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该吊顶机构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架和下吊架,所述上吊架与轿厢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上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对应轿厢顶部逃生窗口的下方位置设置。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吊架包括上边框、Z型连接板、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所述Z型连接板的一端与上边框的底部连接,Z型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包括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所述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之间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实现活动面板90度的下翻。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连接板设置有四块,分设在上边框的两端,纵向支撑杆设置有两根。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或铆钉与上边框紧固。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面板上远离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吊装梁,所述吊装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L型连接件,所述L型连接件的一端与吊装梁固定,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纵向支撑杆紧固。所述的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蝶形螺栓、滚花螺栓或吊环螺栓。本技术机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在吊顶逃生机构上的运用,空间占用小、安装方便;上下吊架的设置,尤其是下吊架可部分翻转,通过下吊架的吊装梁与上吊架连接,并可在轿顶打开安全窗后,可直接松开紧固件达到下翻逃生救援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上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吊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吊架和下吊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为图3的侧视图;图6为图4下吊架部分翻转后的示意图;图中,1-上吊架,11-上边框,12-Z型连接板,13-纵向支撑杆,14-横向支撑杆,2-下吊架,21-固定面板,22-活动面板,23-吊装梁,24-L型连接件,25-紧固件,3-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该吊顶机构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包括上吊架和下吊架,上吊架与轿厢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吊架上设置有翻转机构,该翻转机构对应轿厢顶部逃生窗口的下方位置设置。如图1所示,上吊架包括上边框、Z型连接板、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Z型连接板设置有四块,分设在上边框的两端,纵向支撑杆设置有两根,Z型连接板的一端与上边框的底部连接,Z型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撑杆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下吊架包括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固定面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或铆钉与上边框紧固,翻转机构包括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固定面板和活动面板之间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实现活动面板90度的下翻。活动面板上远离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吊装梁,该吊装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L型连接件,L型连接件的一端与吊装梁固定,L型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蝶形螺栓、滚花螺栓或吊环螺栓等紧固件与纵向支撑杆紧固。本技术无需在轿顶上做任何辅助机构,增加了逃生设计的通用性、便于适配老旧电梯增加逃生功能:本设计具有安装简单、无须更改轿顶设计、成本较低、适配通用化逃生设计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该吊顶机构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架(1)和下吊架(2),所述上吊架(1)与轿厢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2)上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对应轿厢顶部逃生窗口的下方位置设置,上吊架(1)包括上边框(11)、Z型连接板(12)、纵向支撑杆(13)和横向支撑杆(14),所述Z型连接板(12)的一端与上边框(11)的底部连接,Z型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杆(13)的一端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2)包括固定面板(21)和活动面板(22),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3),所述固定面板(21)和活动面板(22)之间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3)实现活动面板(22)90度的下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逃生吊顶机构,该吊顶机构安装于电梯轿厢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架(1)和下吊架(2),所述上吊架(1)与轿厢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2)上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对应轿厢顶部逃生窗口的下方位置设置,上吊架(1)包括上边框(11)、Z型连接板(12)、纵向支撑杆(13)和横向支撑杆(14),所述Z型连接板(12)的一端与上边框(11)的底部连接,Z型连接板(12)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杆(13)的一端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与纵向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下吊架(2)包括固定面板(21)和活动面板(22),所述翻转机构包括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3),所述固定面板(21)和活动面板(22)之间通过零间隙翻转扇形铰链(3)实现活动面板(22)90度的下翻。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向阳沈阳余斌侯利强钱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人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