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水分流器及含此分流器的尿液分离与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68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尿水分流器,包括壳体、导液部件和瓢状的杠杆构件;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排尿口和排水口,所述壳体内腔的中段设有杠杆构件,所述壳体的上段设有贯穿壳壁的导液部件,所述导液部件上端口与便器相通,通过所述导液部件和杠杆构件的巧妙配合,能使不同流速的尿液和冲洗水自动分流。应用所述的尿水分流器,将其排尿口通过尿液通道与集尿容器连通、将其排水口通过水流通道与下水道连通,便可构造一个完整的尿液分离与收集装置。此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不耗能源、不改变人们的如厕习惯,可装于公厕或农户,甚至适用于无自来水供给的用户,收集到的高纯度尿液,可供制药厂提炼尿激酶,供化工厂提取日渐珍贵的磷,供农户种菜、肥田。

A urine water diverter and a urine separation and collection device containing the di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水分流器及含此分流器的尿液分离与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尿水分流器及含此分流器的尿液分离与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尿液通过便器直接排入下水道,远程流入污水处理厂,这种生活污水集中排放的末端处理技术,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并且完全阻断了粪尿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回归土地的生态之路,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在乡村,一些农户为收集肥料,直接将尿液拉入尿桶或简易茅厕,导致蚊虫肆虐、臭气熏天;而另一些农户则通过水冲便器,汇入化粪池,再流入大地,污染了农村的地下水质,浪费了大量的生态肥料。在医药行业,为从尿液中提取一剂溶解脑血栓、肺静脉血栓等疾病的特效药—尿激酶,过去常将大量的塑料桶置于公厕收集尿液,但这种原始的收集方式明显地与现代卫生环境体系的建设相悖。使得目前国内源头尿液的收集日渐困难,原料的短缺导致国内很多药企停止生产注射用尿激酶素。在化工与环境领域,磷是—种组成生命物质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元素,是地球上一种不可自然再生的有限资源,它几乎无自然循环途径,其转移方式是从陆地“直捣”江、河、湖、海底部,导致陆地磷资源日益匮乏,而水环境中因磷含量过高而富营养化。磷的这一属性诱使国际磷矿石价格一路飙升。人类尿液中,没有重金属离子,一般也不含病原微生物,含有的氮、磷、钾分别占城市污水总氮、总磷、总钾负荷的87%、50%和54%,因此,阻断尿液流入江、河、湖、海是缓解磷资源匮乏现状、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对尿液的分离处理,主要有以下方式:中国专利CN103074930B公开了一种尿液分离收集装置,该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两个漏斗,经“集束漏斗”聚集的小流量尿液一定会跌入其下方的“收集漏斗”中,可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大流量的冲刷水也会快速地灌入该收集漏斗中,这就使得该装置仅能收集到含水量较高的尿液。中国专利CN208792455U公开了一种可收集尿液的小便池,包含小便池本体、三通管和集尿桶。其核心部件是由2个S形弯管连接而成的三通管及2个延时开关;第1延时开关位于小便池顶部,用于开启和关闭自来水,第2延时开关位于三通管的第2个S形弯管最低弯头的底部。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1)小便池的默认状态是两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两个S形弯管的低洼处储满了水,小便时,尿液推动这些储水进入集尿桶,导致尿液纯度降低;2)小便结束后冲水时,第1延时开关触发第2延时开关同时开启,自来水又推动此两处的滞留的尿液进入下水道,导致尿液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3)冲洗过程中,要求两开关同时开启,但开关2比1晚关闭3秒,其目的是,待开关1关闭后,冲刷水刚好充满两个弯管低洼处后再关闭开关2,实际中,这是难以操作的,通常,当开关1关闭后,流完小便池中的余水所花的时间与自来水的压力、便器的结构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这个时间远大于3秒,池中余水流量不可小视,余水很可能将两弯管低洼处充满后,灌入集尿桶中,进一步增加了尿液中的水分;4)由于冲水过程中,开水时需第1延时开关触发第2延时开关同时开启,关闭时需开关2比1晚关闭3秒;这一“联动”操作,无论采用齿轮、连杆或者液压设备等机械传动装置,进行“机械式触发”;还是采用感应式的延时电磁阀门,利用小便完毕、人已经离开小便池人体感应器发出电信号,进行“感应式触发”;均使装置的构造变得十分复杂,增加了产品制造、使用和维护成本。中国专利CN107740481B公开了一种小便池装置,克服了上述两个方案仅能收集到低纯度尿液的不足,但依然结构相当复杂,尤其是改变了人们如厕的习惯,因为在初始状态下,“拨动块”处于操作槽最上端,小便时,必须将其向下拨动至操作槽最下端,才能收集到尿液;冲水时,又得将“拨动块”向上拨动至操作槽最上端,再按“压块”打开冲水开关,才能完成对便器的冲水操作。但是,如厕时,若“拨动块”处于操作槽最上端,而忘记将拨动块向下拨动,尿液将被直接导入下水道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分离装置。现有技术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有的装置改变了人们如厕的习惯,有的装置收集不到高纯度的尿液,有的装置需通电耗能,有的装置结构复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无能耗且能够有效将尿液和冲洗水进行自动分流,实现高纯尿液收集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无能耗且能够将尿液和冲洗水进行自动分流的尿水分流器,此分流器也能用来分流其它间歇式流动的两种不同流速的液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尿水分流器,包括壳体、导液部件和杠杆构件;所述壳体的内腔包括排尿腔以及排水腔,所述排尿腔的下端设有排尿口,所述排水腔的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导液部件贯穿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其包括连通设置的进液管段和出液管段,所述进液管段的进口端位于壳体的上段外侧,出液管段的出口端位于壳体空腔内的上段;所述杠杆构件包括瓢柄部分和瓢身部分,所述杠杆构件上设有被壳体的壳壁支撑的支点轴(具体是:所述杠杆构件的中部设有支点轴,所述支点轴被壳体的壳壁水平支撑于壳体空腔的中段),使得所述瓢柄部分设置于所述出液管段的下方;所述瓢身部分设置于所述排水腔内,所述瓢身部分为下端有排水孔且瓢口朝上的容器;所述杠杆构件中瓢柄部分的重力力矩大于瓢身部分的重力力矩,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瓢柄部分处于下垂而瓢身部分处于上翘的状态。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出液管段为直管。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瓢柄部分为开口朝上的槽状瓢柄,所述槽状瓢柄的凹槽与所述瓢身部分上的瓢口之间设有挡尿板。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出液管段为由左入口段、下出口段和右出口段构成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设置于壳体内腔的左上端;所述进液管段与所述左入口段连通设置(进液管段和左入口段直接相连,或者是进液管段的右端部插入左入口段内部设置),所述左入口段的下内壁高于右出口段的下内壁或所述进液管段中出口端下内壁高于出液管段中右出口段的下内壁。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瓢柄部分为杆状、槽状或板状的瓢把,瓢把上设有球形、球冠形、锥形或圆台形的堵块,当冲洗水灌入所述瓢身部分的瓢口内时,瓢把上扬,所述堵块刚好堵住位于其上方的下出口段的出口。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带盖检修口。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尿水分流器包括壳体、导液部件和杠杆构件;壳体的空腔包括排尿腔和排水腔;排尿腔的下端设有排尿口,排水腔的下端设有排水口;导液部件贯穿壳体的壳壁设置,其包括进液管段和出液管段,进液管段的进口端位于壳体的上段外侧,出液管段的出口端位于壳体空腔内的上段;杠杆构件包括瓢柄部分和瓢身部分,杠杆构件的中部设有支点轴;瓢柄部分的重力力矩大于瓢身部分的重力力矩,使得在自然状态下瓢柄部分处于下垂而瓢身部分处于上翘的状态。整体结构精简,根据尿液和冲洗水在导液部件中流动速度的不同,通过导液部件和杠杆构件的巧妙组合,实现尿液和冲洗水的无能耗分流,节能环保。2、本专利技术中导液部件上的出液管段为直管,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瓢柄部分为开口朝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尿水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导液部件(1.2)和杠杆构件(1.3);/n所述壳体(1.1)的内腔包括排尿腔(1.11)以及排水腔(1.12),所述排尿腔(1.11)的下端设有排尿口,所述排水腔(1.12)的下端设有排水口;/n所述导液部件(1.2)贯穿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其包括连通设置的进液管段(1.21)和出液管段(1.22),所述进液管段(1.21)的进口端位于壳体(1.1)的上段外侧,所述出液管段(1.22)的出口端位于壳体(1.1)空腔内的上段;/n所述杠杆构件(1.3)包括瓢柄部分(1.31)和瓢身部分(1.32),所述杠杆构件(1.3)上设有被壳体(1.1)的壳壁支撑的支点轴(1.33),使得所述瓢柄部分(1.31)设置于所述出液管段(1.22)的下方;所述瓢身部分(1.32)设置于所述排水腔(1.12)内,所述瓢身部分(1.32)为下端有排水孔(1.34)且瓢口朝上的容器;所述杠杆构件(1.3)中瓢柄部分(1.31)的重力力矩大于瓢身部分(1.32)的重力力矩,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瓢柄部分(1.31)处于下垂而瓢身部分(1.32)处于上翘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水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导液部件(1.2)和杠杆构件(1.3);
所述壳体(1.1)的内腔包括排尿腔(1.11)以及排水腔(1.12),所述排尿腔(1.11)的下端设有排尿口,所述排水腔(1.12)的下端设有排水口;
所述导液部件(1.2)贯穿所述壳体的壳壁设置,其包括连通设置的进液管段(1.21)和出液管段(1.22),所述进液管段(1.21)的进口端位于壳体(1.1)的上段外侧,所述出液管段(1.22)的出口端位于壳体(1.1)空腔内的上段;
所述杠杆构件(1.3)包括瓢柄部分(1.31)和瓢身部分(1.32),所述杠杆构件(1.3)上设有被壳体(1.1)的壳壁支撑的支点轴(1.33),使得所述瓢柄部分(1.31)设置于所述出液管段(1.22)的下方;所述瓢身部分(1.32)设置于所述排水腔(1.12)内,所述瓢身部分(1.32)为下端有排水孔(1.34)且瓢口朝上的容器;所述杠杆构件(1.3)中瓢柄部分(1.31)的重力力矩大于瓢身部分(1.32)的重力力矩,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瓢柄部分(1.31)处于下垂而瓢身部分(1.32)处于上翘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水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段(1.22)为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尿水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瓢柄部分(1.31)为开口朝上的槽状瓢柄,所述槽状瓢柄的凹槽与所述瓢身部分(1.32)上的瓢口之间设有挡尿板(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水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段(1.22)为由左入口段(1.221)、下出口段(1.222)和右出口段(1.223)构成的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设置于壳体内腔的左上端;
所述进液管段(1.21)与所述左入口段(1.221)连通设置,所述左入口段(1.221)的下内壁高于右出口段(1.223)的下内壁或所述进液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江帆厉韧张振华刘其城肖伏良史向华袁剑辉丁开河鲁耿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厉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