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锈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3489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锈技术领域。一种闪锈抑制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水、氨基酸、植物发酵提取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十二烷醇、丁二醇、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葡萄糖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肌醇六磷酸酯、有机胺、改性石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盐雾以及防锈防腐蚀性能,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实现隔绝金属表面与环境中氧气和水分的效果,高效持久防锈。

A flash rust inhib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锈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防锈
,涉及一种闪锈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制件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腐蚀,破坏金属材料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导致金属制品质量等级下降、精度和灵敏度受损。通常金属锈蚀的产物为疏松结构,不能切端氧气与水蒸气与金属接触,因此锈蚀过程会由外至内,导致整个金属件锈蚀,失去使用功能。目前金属防锈一般采用上漆、电镀或涂覆油脂在金属表面形成涂层,或采用暂时性抗腐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使其表面与环境中的氧气、水分等隔离,辅以一些成膜剂、分散剂,以减弱金属活性、减缓金属氧化、锈蚀速度,实现防锈和保护金属的效果。但目前的水性防锈剂涂于金属表面后,液膜易流淌,水分挥发后会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白霜,附着力差,从而影响防锈效果。并且传统的水基防锈剂多含有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成分,威胁人体健康,危害环境,同时也影响了金属的性能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闪锈抑制剂,该闪锈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耐水、耐盐雾以及防锈防腐蚀性能,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实现隔绝金属表面与环境中氧气和水分的效果,高效持久防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闪锈抑制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45-60份、水35-45份、氨基酸1.5-2份、植物发酵提取物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8份、十二烷醇8-12份、丁二醇1-2份、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3-5份、葡萄糖酸钠0.5-1.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05-0.1份、肌醇六磷酸酯1.5-2份、有机胺2-4份、改性石墨15-20份。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水性环氧乳液为二聚酸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其中,二聚酸含量为8-15%。进一步的,所述氨基酸为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2-3的大豆粕和芝麻粕晒干后研磨成粉,按大豆粕、芝麻粕的总质量计算,加入1000-1500%的水和1-10%的活性干酵母,10-20r/min搅拌30-60min,30-35℃发酵24-72h,冷却至常温后,在2000-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20-30min,过滤取上清液,即得植物发酵提取物。进一步的,所述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的制备方法为:将摩尔比为1:2-3的N-酰基苯丙氨酸和三乙醇铵盐混合后在90℃下反应12-15h,即得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进一步的,所述改性石墨的制备方法为:将7-13份石墨粉和0.5-1.5份石油磺酸钠加入20-35份丙烯酸氨水溶液中,超声1-2h后静置30-60min,升温至75-85℃,加入15-23份硫酸铝,在300-500r/min的转速下恒温搅拌20-30min,180-200℃反应8-12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取滤渣干燥研磨,即得改性石墨;其中,所述丙烯酸氨水溶液中丙烯酸浓度为25-3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胺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2-羟基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一种所述的闪锈抑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胺、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均匀混合,升温至75-85℃,加入植物发酵提取物、改性石墨,175-185℃恒温搅拌6-8h,冷却至35-45℃,加入十二烷醇、丁二醇、肌醇六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水、氨基酸、羧甲基纤维素钠、葡萄糖酸钠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超声30-60min,即得所述闪锈抑制剂。一种所述的闪锈抑制剂的应用,所述闪锈抑制剂与水性环氧固化剂以重量比100-150:1混合后涂布于金属表面。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二聚酸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良好的韧性、耐水性、耐盐雾性;选用的肌醇六磷酸酯与金属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其与金属形成的络合物以共价键的形式聚合于金属表面,可有效提高组合物的稳定性和对金属表面的附着力,有效解决了二聚酸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因二聚酸的柔韧性,导致涂膜在腐蚀过程中附着力易受影响的问题,保证了涂膜附着力的稳定性,提高了涂膜的耐水、耐盐雾性能的持久性。本专利技术选用的改性石墨,石墨经丙烯酸氨水溶液、硫酸铝改性,提高石墨分散性的同时在石墨表面形成氢氧化铝,可有效提高组合物的抗刮耐磨性能和耐水性;选用的植物发酵提取物,由大豆粕和芝麻粕经活性干酵母发酵提取制得,富含油酸类物质和芝麻素,配合有机胺和改性石墨,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聚合物,有效隔绝金属表面与氧气、水分相接触,具有良好的防锈效果,同时提高涂膜了附着力。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葡萄糖酸钠和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形成大分子聚合物,对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作用,具有缓蚀和阻垢的双重功效;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和抗刮耐磨性能,其结构中的极性基团可吸附于金属基材表面,长碳链的疏水性羟基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同时保证了植物发酵提取物在组合物中的稳定性和高活性;各组分协同,提高了闪锈抑制剂涂膜的致密性,提高了组合物的耐腐蚀、耐盐雾性以及耐水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下表为本专利技术闪锈抑制剂3个实施例和3个对比例的配方表(单位:份)。组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二聚酸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45份,二聚酸含量为8%50份,二聚酸含量为13%60份,二聚酸含量为15%/50份,二聚酸含量为13%60份,二聚酸含量为15%双酚A型水性环氧乳液///45//水354045354045氨基酸半胱氨酸、谷氨酸,1.5份脯氨酸、天冬氨酸,2份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2份半胱氨酸、谷氨酸,1.5份脯氨酸、天冬氨酸,2份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2份植物发酵提取物101215101215羧甲基纤维素钠568568十二烷醇8101281012丁二醇11.5211.52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345345葡萄糖酸钠0.511.50.511.5壬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45-60份、水35-45份、氨基酸1.5-2份、植物发酵提取物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8份、十二烷醇8-12份、丁二醇1-2份、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3-5份、葡萄糖酸钠0.5-1.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05-0.1份、肌醇六磷酸酯1.5-2份、有机胺2-4份、改性石墨15-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算的组分: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45-60份、水35-45份、氨基酸1.5-2份、植物发酵提取物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8份、十二烷醇8-12份、丁二醇1-2份、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3-5份、葡萄糖酸钠0.5-1.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05-0.1份、肌醇六磷酸酯1.5-2份、有机胺2-4份、改性石墨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性环氧乳液为二聚酸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其中,二聚酸含量为8-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为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质量比为1-3:2-3的大豆粕和芝麻粕晒干后研磨成粉,按大豆粕、芝麻粕的总质量计算,加入1000-1500%的水和1-10%的活性干酵母,10-20r/min搅拌30-60min,30-35℃发酵24-72h,冷却至常温后,在2000-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20-30min,过滤取上清液,即得植物发酵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锈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酰基苯丙氨酸三乙醇铵盐的制备方法为:将摩尔比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惠阳区嘉泰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