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车座组件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41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1:12
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车座组件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包括:管状组件,所述管状组件具有用于安装至车座的车座安装端;锁止装置,设置于所述管状组件内,用于锁止所述管状组件;触发机构,与所述管状组件连接,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以单一开锁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以进行车座高度调节。该车座高度调节装置使得车座高度调节仅需一个步骤,并可单手操作;车座调节装置与车座构成一整体,调节车座高度时,调节手柄直接作用于车座,并且调节手柄的运动方向与车座的运动方向一致,能够获得更加顺畅的用户体验。

A seat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a seat assembly and a bicycle or electric mop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车座组件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
本技术涉及单车或电动助力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车座组件及单车和电动助力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车座的高低对于骑车人的舒适度具有很大的影响,这几年大量推出共享单车和电动助力车,人们对于车座高度调节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因为共享单车和电动助力车经常更换骑行者,骑行者身高不一样,要求的车座高度也不一样,所以有必要设计一款使用便捷又可靠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现有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一般都具有升降座杆,其包括:外管、内管、弹簧和卡位装置,内管被套设在外管内,内管沿轴向与外管滑动连接,内管具有底部,卡位装置包括驱动部、挡块和卡紧部,驱动部与挡块连接,挡块位于底部的下方,卡紧部位于挡块与底部之间,驱动部被构造为能使挡块靠近底部,挡块和底部挤压卡紧部以使卡紧部与外管的管壁形成压紧固定,弹簧被设置在外管中,弹簧与挡块相抵以支撑起内管。现在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通常需要进行3步操作尚可实现车座的高度调节:扳动调节手柄-按压或上抬座椅-复位调节手柄三个步骤,无法一步完成。现有的车座在调节高度时通常需两只手同时调节,无法单手完成。此外,现有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与车座分离,用户体验不够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单手完成车座高度调节、车座调节操作步骤繁琐,以及车座调节装置与车座分离,调节车座高度属于间接调节,不能直接作用于车座上,用户体验不够流畅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管状组件,所述管状组件具有用于安装至车座的车座安装端;锁止装置,设置于所述管状组件内,用于锁止所述管状组件;触发机构,与所述管状组件连接,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以单一开锁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以进行车座高度调节。也就是说,调节车座高度的操作会有若干方向,至少包括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但是触发机构打开锁止装置的方向是单一的,即只有一个方向,对应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向下方向。该车座高度调节装置顺应车座形态位于车座后方,与车座形成一个整体,调节高度时由原来的先作用于快拆再设定车座高度的间接调节体验,转变为直接作用于车座的操作体验,用户体验更加顺畅,并且只需单手操作。进一步地,触发机构包括调节手柄和开锁结构,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配置为用于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第二端配置为响应所述操作驱使所述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即,无论以何种方向操作调节手柄,触发机构的开锁结构都可以以单一的运动方向运动打开锁止装置。进一步地,触发机构还包括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使所述触发机构的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进一步地,换向装置与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换向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或所述第二驱动端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驱使所述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端与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端活动连接。进一步地,调节手柄枢接于所述管状组件的所述车座安装端,所述换向装置的第二驱动端与所述车座安装端活动连接。所述换向装置具有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使得当向上转动调节手柄时,第一驱动端会驱使所述开锁结构向下运动并打开所述锁止装置的开关;当向下转动调节手柄时,第二驱动端会驱使所述开锁结构向下运动并打开所述锁止装置的开关。调节手柄安装于所述管状组件的车座安装端,即位于车座后方;其中的换向装置,使得无论调节手柄向上转动还是向下转动时,都会向下驱使开锁结构使得开锁结构向下运动以打开所述锁止装置的开关从而实现车座高度的调节,避免了车座迅速向上抬起。这种设计简化了车座高度调节的操作步骤,使得车座高度调节只需一步完成。进一步地,管状组件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底部及邻近所述底部的部分内管段套设于所述外管中,所述内管内设有所述触发机构和锁止装置。进一步地,外管底部安装有紧固轴,所述锁止装置套设于所述紧固轴上,所述锁止装置设置为当所述锁止装置被打开时,所述锁止装置沿着所述紧固轴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内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紧固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管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装置固定连接。增加弹性件的设计,会使向上向下调节高度时有线性增加的阻尼效果。平衡状态为力相互抵消状态,能够使更多的共享单车和电动助力车车座处于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高度,减少用户调节高度的次数。弹性件处于自然平衡状态时,车座具有一定高度,比如适合普遍身高骑行的合适高度。当扳动调节手柄,向上拉高车座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当扳动调节手柄,向下压低车座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即调节手柄的运动方向、车座运动方向及弹性件的伸缩方向可以实现一致,使用户更方便的调节车座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座组件,包括车座和前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安装于所述车座的底部。进一步地,当所述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具有调节手柄时,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车座的侧面。进一步地,所述车座的尾部设置有一缺口,所述手持部设置于所述缺口中。所述手持部嵌设于所述缺口中与车座形成一整体。不仅外表美观,且方便调节车座的高度。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单车或电动助力车,包括前述的车座组件。本技术提供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车座高度调节由双手同时调节,简化为单手调节。2、车座高度调节仅需一个步骤,大大简化了车座高度调节的操作。3、调节车座高度时,实现了直接作用于车座的操作体验,并且调节车座时,手柄运动方向与车座运动方向一致,用户体验更加顺畅。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座组件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车座组件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图2中的车座组件在平衡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车座组件在车座高度调高后的示意图,其中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图6是图2中的车座组件在车座高度调低后的示意图,其中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其中,1-车座,11-坐垫支架,12-坐垫,2-管状组件,21-内管,22-外管;23-手柄连接块,231-手柄连接块的通孔,24-车座连接块,3-调节手柄,31-手持部,32-调节手柄的第二端,33-调节手柄的通孔,4-换向装置,41-第一驱动端,42-第二驱动端,5-开锁结构,6-锁止装置,7-弹性件,8-紧固轴,9-缺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状组件,所述管状组件具有用于安装至车座的车座安装端;/n锁止装置,设置于所述管状组件内,用于锁止所述管状组件;和/n触发机构,与所述管状组件连接,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以单一开锁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以进行车座高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状组件,所述管状组件具有用于安装至车座的车座安装端;
锁止装置,设置于所述管状组件内,用于锁止所述管状组件;和
触发机构,与所述管状组件连接,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以单一开锁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以进行车座高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调节手柄和开锁结构,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一端配置为用于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第二端配置为响应所述操作驱使所述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配置为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使所述触发机构的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换向装置至少包括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或所述第二驱动端响应调节所述车座高度的操作,驱使所述开锁结构以单一运动方向打开所述锁止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端与所述调节手柄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端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座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毛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