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希漫专利>正文

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324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印刷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其张力方便控制,降低对版废料,操作简单,提高印刷品的合格率,减缓因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线速较为一致,张力较为均衡,组装较为省力,结构较为简单,调节较为简单;包括主传动轴、两组下齿轮组、两组上齿轮组、两组介轮和两组牵引齿轮,两组下齿轮组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两端,两组上齿轮组分别啮合在两组下齿轮组上方,两组介轮分别啮合在两组上齿轮组上方,两组牵引齿轮分别啮合在两组介轮上方,主传动轴上设置有张紧连接套组,还包括两组牵引轴,两组牵引齿轮分别固定套装在两组牵引轴外侧。

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flexographic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印刷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常规柔印机的传动机构,不是一根主传动轴直连,而是收卷牵引轴或者伞齿轮箱与主传动轴连接,印刷时印刷组的张力难以控制,对版废料多,不易操作,较易造成印刷品的合格率下降,工人操作不当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且较难实现线速一致,张力均衡,组装较为麻烦,结构复杂,调节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张力方便控制,降低对版废料,操作简单,提高印刷品的合格率,减缓因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线速较为一致,张力较为均衡,组装较为省力,结构较为简单,调节较为简单的柔印机传动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包括主传动轴、两组下齿轮组、两组上齿轮组、两组介轮和两组牵引齿轮,两组下齿轮组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两端,两组上齿轮组分别啮合在两组下齿轮组上方,两组介轮分别啮合在两组上齿轮组上方,两组牵引齿轮分别啮合在两组介轮上方,主传动轴上设置有张紧连接套组,还包括两组牵引轴,两组牵引齿轮分别固定套装在两组牵引轴外侧,两组下齿轮组齿数相同且两组上齿轮组齿数相同。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还包括主传动支架,主传动轴可转动安装在主传动支架上。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还包括电机和同步带,电机输出端与主传动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两组牵引轴分别为送料牵引轴和收料牵引轴,可以实现对柔印机印刷时的操作控性,印刷组张力不用调节,只需调节收放卷张力便可实现整机操作,非常方便实用,操作简单,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可实现印刷组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的同步运转,线速度一致,张力均匀,废料少,节约成本,对版精度高,操作方便,这种改进设计后可以不需调节印刷组中的张力,通过对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之间辊的直径的递增,来实现对印刷组中间张力的均衡,以便达到印刷时不需调节张力,提高了印刷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也提高了效率,更容易操作,对于印刷套印不准,张力大小不均,产生的废料,导致印刷产品的成本提高,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在印刷时不用调节,就能实现线速一致,张力大小均衡,减少了套印不准的几率,也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可以在放料牵引轴上加磁粉制动器、齿链式齿轮箱或锥度可调轮,可以在收料牵引轴上加装伞齿轮箱,这种改进后可以实现线速度一致,印刷纸的张力合适,便于操作,印刷时产品的合格率高,提高了印刷效率,两组下齿轮组与两组上齿轮组的配合类似于蜗杆与蜗轮的配合,传动部方便线速度一致,传动齿轮便于安装,传动部与预印棍之间方便连接,送料牵引轴与收料牵引轴配合,实现印刷产品张力合适均匀传动结构对印刷工的操作提供了简便操作的有力条件,使得张力方便控制,降低对版废料,操作简单,提高印刷品的合格率,减缓因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线速较为一致,张力较为均衡,组装较为省力,结构较为简单,调节较为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主传动轴;2、下齿轮组;3、上齿轮组;4、介轮;5、牵引齿轮;6、张紧连接套组;7、牵引轴;8、主传动支架;9、电机;10、同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包括主传动轴1、两组下齿轮组2、两组上齿轮组3、两组介轮4和两组牵引齿轮5,两组下齿轮组2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1两端,两组上齿轮组3分别啮合在两组下齿轮组2上方,两组介轮4分别啮合在两组上齿轮组3上方,两组牵引齿轮5分别啮合在两组介轮4上方,主传动轴1上设置有张紧连接套组6,还包括两组牵引轴7,两组牵引齿轮5分别固定套装在两组牵引轴7外侧,两组下齿轮组2齿数相同且两组上齿轮组3齿数相同;两组牵引轴分别为送料牵引轴和收料牵引轴,可以实现对柔印机印刷时的操作控性,印刷组张力不用调节,只需调节收放卷张力便可实现整机操作,非常方便实用,操作简单,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可实现印刷组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的同步运转,线速度一致,张力均匀,废料少,节约成本,对版精度高,操作方便,这种改进设计后可以不需调节印刷组中的张力,通过对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之间辊的直径的递增,来实现对印刷组中间张力的均衡,以便达到印刷时不需调节张力,提高了印刷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也提高了效率,更容易操作,对于印刷套印不准,张力大小不均,产生的废料,导致印刷产品的成本提高,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在印刷时不用调节,就能实现线速一致,张力大小均衡,减少了套印不准的几率,也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可以在放料牵引轴上加磁粉制动器、齿链式齿轮箱或锥度可调轮,可以在收料牵引轴上加装伞齿轮箱,这种改进后可以实现线速度一致,印刷纸的张力合适,便于操作,印刷时产品的合格率高,提高了印刷效率,两组下齿轮组与两组上齿轮组的配合类似于蜗杆与蜗轮的配合,传动部方便线速度一致,传动齿轮便于安装,传动部与预印棍之间方便连接,送料牵引轴与收料牵引轴配合,实现印刷产品张力合适均匀传动结构对印刷工的操作提供了简便操作的有力条件,使得张力方便控制,降低对版废料,操作简单,提高印刷品的合格率,减缓因工人操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线速较为一致,张力较为均衡,组装较为省力,结构较为简单,调节较为简单。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还包括主传动支架8,主传动轴1可转动安装在主传动支架8上;其可以通过主传动支架方便支撑,提高稳定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还包括电机9和同步带10,电机9输出端与主传动轴1通过同步带10传动连接;其可以通过电机带动同步带上的主传动轴转动使其整体方便正常进行转动工作。本技术的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其在工作时,两组牵引轴分别为送料牵引轴和收料牵引轴,可以实现对柔印机印刷时的操作控性,印刷组张力不用调节,只需调节收放卷张力便可实现整机操作,非常方便实用,操作简单,非常人性化的设计方案,可实现印刷组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的同步运转,线速度一致,张力均匀,废料少,节约成本,对版精度高,操作方便,这种改进设计后可以不需调节印刷组中的张力,通过对预印辊,放料牵引轴,收料牵引轴之间辊的直径的递增,来实现对印刷组中间张力的均衡,以便达到印刷时不需调节张力,提高了印刷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也提高了效率,更容易操作,对于印刷套印不准,张力大小不均,产生的废料,导致印刷产品的成本提高,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在印刷时不用调节,就能实现线速一致,张力大小均衡,减少了套印不准的几率,也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可以在放料牵引轴上加磁粉制动器、齿链式齿轮箱或锥度可调轮,可以在收料牵引轴上加装伞齿轮箱,这种改进后可以实现线速度一致,印刷纸的张力合适,便于操作,印刷时产品的合格率高,提高了印刷效率,两组下齿轮组与两组上齿轮组的配合类似于蜗杆与蜗轮的配合,传动部方便线速度一致,传动齿轮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轴(1)、两组下齿轮组(2)、两组上齿轮组(3)、两组介轮(4)和两组牵引齿轮(5),两组下齿轮组(2)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1)两端,两组上齿轮组(3)分别啮合在两组下齿轮组(2)上方,两组介轮(4)分别啮合在两组上齿轮组(3)上方,两组牵引齿轮(5)分别啮合在两组介轮(4)上方,主传动轴(1)上设置有张紧连接套组(6),还包括两组牵引轴(7),两组牵引齿轮(5)分别固定套装在两组牵引轴(7)外侧,两组下齿轮组(2)齿数相同且两组上齿轮组(3)齿数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印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传动轴(1)、两组下齿轮组(2)、两组上齿轮组(3)、两组介轮(4)和两组牵引齿轮(5),两组下齿轮组(2)分别安装在主传动轴(1)两端,两组上齿轮组(3)分别啮合在两组下齿轮组(2)上方,两组介轮(4)分别啮合在两组上齿轮组(3)上方,两组牵引齿轮(5)分别啮合在两组介轮(4)上方,主传动轴(1)上设置有张紧连接套组(6),还包括两组牵引轴(7),两组牵引齿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希漫刘克勇
申请(专利权)人:郭希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