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308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21
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外壳后端与第一空心杆连接固定,搅拌电机的外壳前端与第二空心杆连接固定,第二空心杆与第三空心杆连通,所述的第三空心杆与第二空心杆相互垂直设置;搅拌电机的前轴端与驱动杆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位于第二空心杆内部,驱动杆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的中心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另一端突出于第三空心杆且与搅拌头连接,搅拌头位于第三空心杆外部;第一空心杆上设有穿线管,穿线管上设有启动开关,启动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连接。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携带方便,拌和效率高,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

A portable stir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
本技术属于搅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搅拌装置系统庞大,此系统成本也较大,无法满足搅拌,而且费时费力。项目工程中有许多大型搅拌器、搅拌机,只适用于大型施工,需求量大的情况下。若少量石材采用较大搅拌器,过程中浪费大量的石材。对于少量搅拌物的拌和目前皆是采用人工拌和,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携带方便,拌和效率高,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外壳后端与第一空心杆连接固定,搅拌电机的外壳前端与第二空心杆连接固定,第二空心杆与第三空心杆连通,所述的第三空心杆与第二空心杆相互垂直设置;搅拌电机的前轴端与驱动杆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位于第二空心杆内部,驱动杆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的中心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空心杆内部,转动杆另一端突出于第三空心杆且与搅拌头连接,搅拌头位于第三空心杆外部;第一空心杆上设有穿线管,穿线管上设有启动开关,启动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拌头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包括内方环和外圆环,内方环与外圆环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外圆环的外边缘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内方环套接在转动杆上。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转动杆位于第三空心杆外部的部分为方形杆结构,搅拌头的内方环套接在转动杆所述方形杆部分,并通过限位板固定;所述的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杆末端,两个内方环之间的间距等于转动杆上所述方形杆的长度。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多个搅拌叶片呈环形分布在两个外圆环外围,且每个搅拌叶片均与外圆环相切设置,所述搅拌叶片与外圆环相切连接处通过焊接固定;每个搅拌叶片之间相互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转动杆数量为两根,两根转动杆相对设置,且两根转动杆分别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实现传动;转动杆一端均设有搅拌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搅拌叶片边缘为锯齿状结构。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空心杆外部设有挡板,挡板与第二空心杆相互垂直设置。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空心杆外壁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立杆。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空心杆末端设有握柄。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结构省力,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解决了少量石材人工搅拌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效率;使石材拌和更加均匀,提高工程质量;2、搅拌头采用可拆卸的设计,方便后期维护和清洗;3、立杆可以起到省力的效果,装置使用时,立杆可以放置在地面上,可以支撑整个装置的重量,人只需要握住握柄控制方向即可;4、搅拌叶片边缘设有锯齿状的凸起,有利于提高搅拌质量;5、挡板可以防止污渍进入到搅拌电机造成装置损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传动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空心杆与第三空心杆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搅拌电机1、第一空心杆201、第二空心杆202、第三空心杆203、驱动杆3、第一齿轮401、第二齿轮402、转动杆5、搅拌头6、内方环601、外圆环602、搅拌叶片603、限位板7、挡板8、立杆9、穿线管10、启动开关11、握柄12。具体实施方式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搅拌电机1的外壳后端与第一空心杆201连接固定,搅拌电机1的外壳前端与第二空心杆202连接固定,第二空心杆202与第三空心杆203连通,所述的第三空心杆203与第二空心杆202相互垂直设置;搅拌电机1的前轴端与驱动杆3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3位于第二空心杆202内部,驱动杆3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与第二齿轮402啮合传动,第二齿轮402的中心与转动杆5连接;转动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空心杆203内部,转动杆5另一端突出于第三空心杆203且与搅拌头6连接,搅拌头6位于第三空心杆203外部;第一空心杆201上设有穿线管10,穿线管10上设有启动开关11,启动开关11与搅拌电机1电连接;所述的搅拌电机1采用220V单相异步电动机,其功率可选1.5kw至3kw之间;搅拌电机1的电源线设在第一空心杆201内,与启动开关11串联后再通过穿线管10引出,使用本装置时,可将搅拌电机1的电源线连接在电源插头上使用。优选的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搅拌头6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包括内方环601和外圆环602,内方环601与外圆环602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外圆环602的外边缘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603,内方环601套接在转动杆5上。优选的方案如图2和图4所示,转动杆5位于第三空心杆203外部的部分为方形杆结构,搅拌头6的内方环601套接在转动杆5所述方形杆部分,并通过限位板7固定;所述的限位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杆5末端,两个内方环601之间的间距等于转动杆5上所述方形杆的长度;当内方环601套接在转动杆5的所述方形杆部位时,内方环601与所述方形杆相贴合。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多个搅拌叶片603呈环形分布在两个外圆环602外围,且每个搅拌叶片603均与外圆环602相切设置,所述搅拌叶片603与外圆环602相切连接处通过焊接固定;每个搅拌叶片603之间相互通过支撑杆焊接固定。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转动杆5数量为两根,两根转动杆5相对设置,且两根转动杆5分别通过第二齿轮402与第一齿轮401实现传动;转动杆5一端均设有搅拌头6;所述的两个第二齿轮402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二齿轮402的齿口相对设置,第一齿轮401位于两个第二齿轮402之间。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搅拌叶片603边缘为锯齿状结构。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第二空心杆202外部设有挡板8,挡板8与第二空心杆20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挡板8为塑料板。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第一空心杆201外壁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有立杆9。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第一空心杆201末端设有握柄12。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1、第一空心杆201推荐采用孔径为30mm,壁厚3mm的不锈钢管,第二空心杆202和第三空心杆203采用孔径50mm,壁厚3mm的不锈钢管;握柄12采用塑料材质;2、本装置使用前,将两个搅拌头6分别穿入到两个转动杆5两端,并通过螺栓和限位板7将搅拌头6固定;3、将立杆9放置在地面合适的位置;4、操作人员抓住握柄12控制搅拌头6的方向,将搅拌头6放入需要搅拌的容器内,并通过启动开关11控制搅拌电机1的开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其特征在于:搅拌电机(1)的外壳后端与第一空心杆(201)连接固定,搅拌电机(1)的外壳前端与第二空心杆(202)连接固定,第二空心杆(202)与第三空心杆(203)连通,所述的第三空心杆(203)与第二空心杆(202)相互垂直设置;/n搅拌电机(1)的前轴端与驱动杆(3)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3)位于第二空心杆(202)内部,驱动杆(3)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与第二齿轮(402)啮合传动,第二齿轮(402)的中心与转动杆(5)连接;转动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空心杆(203)内部,转动杆(5)另一端突出于第三空心杆(203)且与搅拌头(6)连接,搅拌头(6)位于第三空心杆(203)外部;/n第一空心杆(201)上设有穿线管(10),穿线管(10)上设有启动开关(11),启动开关(11)与搅拌电机(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1),其特征在于:搅拌电机(1)的外壳后端与第一空心杆(201)连接固定,搅拌电机(1)的外壳前端与第二空心杆(202)连接固定,第二空心杆(202)与第三空心杆(203)连通,所述的第三空心杆(203)与第二空心杆(202)相互垂直设置;
搅拌电机(1)的前轴端与驱动杆(3)一端连接,所述的驱动杆(3)位于第二空心杆(202)内部,驱动杆(3)另一端设有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与第二齿轮(402)啮合传动,第二齿轮(402)的中心与转动杆(5)连接;转动杆(5)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三空心杆(203)内部,转动杆(5)另一端突出于第三空心杆(203)且与搅拌头(6)连接,搅拌头(6)位于第三空心杆(203)外部;
第一空心杆(201)上设有穿线管(10),穿线管(10)上设有启动开关(11),启动开关(11)与搅拌电机(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头(6)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包括内方环(601)和外圆环(602),内方环(601)与外圆环(602)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外圆环(602)的外边缘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603),内方环(601)套接在转动杆(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5)位于第三空心杆(203)外部的部分为方形杆结构,搅拌头(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宏荣关峰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