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92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其通过三个工位设计,将板材冲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结合在一起,提供生产效率。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

A progressive die for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级进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支架级进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序)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冲裁是剪切、落料、冲孔、冲缺、冲槽、剖切、凿切、切边、切舌、切开、整修等分离工序的总称。支架在成型前,需要在板材中间冲出用于安装支架的圆孔,圆孔两边多余的废料冲裁掉,保留支架的形状,由于本产品支架的外轮廓为不规则形状,需要对于圆孔两边多余的废料进行两次冲裁才行。如图1,目前无一套针对该支架特别加工的模具,现有技术都是通过三套模具,进行三个工位操作,操作不便,增加了成本,不利于快速高效生产。在板材上冲裁出平面形状后,需要对支架的边沿进行翻边操作,使得支架的边沿能够满足安装的需求,而现有对支架翻边都只是通过模具进行一次翻边,会存在很多不足:只进行一次翻边,翻边不到位,影响支架的翻边效果;支架在一次翻边后,会存在反弹,无法完全达到翻边的要求。支架翻边后成型前需要将其折弯,现有的技术是将整排的支架先单个单个冲裁下来,然后再将单个支架放到折弯机中进行折弯,达到折弯的效果,存在以下不足:1、先冲裁再折弯分布在两套模具上,需要单独两个工位加工,增加成本,占用场地;2、冲裁完成的支架,需要转运,耗时,而且对单个支架进行折弯,需要拿上拿下,操作不便。目前,不存在将板材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组合在一起的模具装置,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其通过三个工位设计,将板材冲裁、支架翻边和支架折弯落料结合在一起,提供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上设有六根浮料销,浮料销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上,六根浮料销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与第二条形落料孔设在六根浮料销之间;第一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六根浮料销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内固定有一块第一下模板镶件、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第一下模板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第三支架落料孔内嵌入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第三下模板镶件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第三下模板镶件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的一侧;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第一下模板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上模座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第一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第一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一上垫板内,第一顶杆穿出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板,第一顶杆穿过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与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第一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第一顶杆顶压在第一止挡板上,第一止挡板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和两个第四冲头,第三冲头与第三条形落料孔相配合,第四冲头与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配合,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止挡板;第一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浮料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冲头、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均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定型块,定型块呈长条形,定型块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两块整形块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四块翻边镶件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的两侧,定型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对称设置,整形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平行设置;翻边镶件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第二下模板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第二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第二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二上垫板内,第二顶杆穿出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顶杆穿过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的第二内导柱;第二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第二顶杆顶压在第二止挡板上,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第二上脱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整形块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二上脱板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第二上脱板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上脱板;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的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两块第三下垫板之间设有支撑架,两块第三下垫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两块第三下模板也对称设置;第三下模板上设有第三内导套;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和一个第四支架拼装而成;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第一板体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二立柱,一个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三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一个第三支架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内;第四支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两端设有第四立柱,其中一个第四立柱的顶面倾斜形成下料斜面,第二板体上两个第四立柱之间设有两根相对的切料柱,两根切料柱之间开设有切料通孔,第二板体上切料柱与第四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固定有一个第三支架;第一安装块的上表面凸出第一板体的上表面,第一板体、第二安装块和第二板体之间等高;第二立柱的两侧壁宽度凸出第一立柱的两侧壁宽度,第一立柱的外轮廓、第三立柱的外轮廓和第四立柱的外轮廓相同;支撑架上设有两组间隔的挡料组件,挡料组件包括两块7字形的挡料板,两块挡料板相对对称设置,挡料板的头部侧面凹陷形成折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n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上设有六根浮料销,浮料销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上,六根浮料销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与第二条形落料孔设在六根浮料销之间;第一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六根浮料销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内固定有一块第一下模板镶件、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第一下模板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第三支架落料孔内嵌入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第三下模板镶件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第三下模板镶件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的一侧;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第一下模板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n上模座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第一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第一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一上垫板内,第一顶杆穿出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板,第一顶杆穿过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与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第一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第一顶杆顶压在第一止挡板上,第一止挡板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和两个第四冲头,第三冲头与第三条形落料孔相配合,第四冲头与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配合,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止挡板;第一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浮料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冲头、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均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上脱板;/n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定型块,定型块呈长条形,定型块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两块整形块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四块翻边镶件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的两侧,定型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对称设置,整形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平行设置;翻边镶件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第二下模板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n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第二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第二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二上垫板内,第二顶杆穿出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顶杆穿过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的第二内导柱;第二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第二顶杆顶压在第二止挡板上,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第二上脱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整形块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二上脱板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第二上脱板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上脱板;/n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的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两块第三下垫板之间设有支撑架,两块第三下垫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两块第三下模板也对称设置;第三下模板上设有第三内导套;/n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和一个第四支架拼装而成;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第一板体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二立柱,一个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三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一个第三支架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内;第四支架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二板体的上表面两端设有第四立柱,其中一个第四立柱的顶面倾斜形成下料斜面,第二板体上两个第四立柱之间设有两根相对的切料柱,两根切料柱之间开设有切料通孔,第二板体上切料柱与第四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二安装孔内;第一支架与第四支架之间固定有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级进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
下模座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圆形落料孔设在两个第一条形落料孔之间的两侧,第一支架落料孔位于第一条形落料孔的一侧,第一支架落料孔的形状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两个第一支架落料孔前后相邻对称设置;第一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垫板,第一下垫板上设有六根浮料销,浮料销的底部套入弹簧并顶压在下模座上,六根浮料销分为三根一排相对设置,下垫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二圆形落料孔、两个第二条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二支架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与第二条形落料孔设在六根浮料销之间;第一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下模板,六根浮料销的头部穿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模板内固定有一块第一下模板镶件、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和一块第三下模板镶件;第一下模板镶件上开设有两个第三圆形落料孔和两个第三条形落料孔,两块第二下模板镶件上分别开设有第三支架落料孔,第三支架落料孔内嵌入第一冲头,第一冲头凸出第二下模板镶件,第三下模板镶件的上表面凹陷形成与支架的外轮廓相适配的支架凹坑,第三下模板镶件位于第二下模板镶件的一侧;第一圆形落料孔、第二圆形落料孔和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条形落料孔、第二条形落料孔和第一条形落料孔相通,第一支架落料孔、第二支架落料孔和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通;第一下模板的两边沿设有第一内导套;
上模座内嵌入第一矩形弹簧,第一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一顶杆;第一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垫板,第一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一上垫板内,第一顶杆穿出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夹板,第一顶杆穿过第一上夹板,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第二冲头,第二冲头与第三圆形落料孔相配合用于冲出圆孔;第一上夹板上固定有与第一内导套相对应的第一内导柱;第一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挡板,第一顶杆顶压在第一止挡板上,第一止挡板上两个固定第三冲头和两个第四冲头,第三冲头与第三条形落料孔相配合,第四冲头与第三支架落料孔相配合,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止挡板;第一止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上脱板,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浮料销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一上脱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冲头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冲头、第三头冲和第四冲头均穿出第一上脱板,第一内导柱穿出第一上脱板;
第二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垫板;第二下垫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下模板,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定型块,定型块呈长条形,定型块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7字形的整形块,两块整形块相对设置用于支架从中间穿过;第二下模板上固定有四块翻边镶件,四块翻边镶件两个一对位于定型块的两侧,定型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对称设置,整形块两侧的翻边镶件平行设置;翻边镶件的顶部侧面倾斜形成斜面,翻边镶件的顶部顶面与斜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实现对支架的边沿翻边;第二下模板的两边沿内侧设有第二内导套;
上模座内嵌入第二矩形弹簧,第二矩形弹簧的底部顶压有第二顶杆;第二工位包括上模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垫板,第二矩形弹簧固定在第二上垫板内,第二顶杆穿出第二上垫板;第二上垫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上夹板,第二顶杆穿过第二上夹板,第二上夹板上固定有插入第二内导套的第二内导柱;第二上夹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止挡板,第二顶杆顶压在第二止挡板上,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的下表面设于第二上脱板,第二上脱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整形块插入的第三通孔,第二上脱板内固定有与四块翻边镶件相匹配的第二上脱板镶件,第二上脱板镶件的底面部分凹陷用于翻边镶件的顶部插入,第二上托板镶件的顶部侧面凹陷形成与翻边镶件的弧面相配合的凹面,第二内导柱穿出第二上脱板;
第三工位包括下模座的上表面设有的两块对称的第三下垫板,两块第三下垫板之间设有支撑架,两块第三下垫板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第三下模板,两块第三下模板也对称设置;第三下模板上设有第三内导套;
支撑架由一个第一支架、一个第二支架、四个第三支架和一个第四支架拼装而成;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与下模座固定连接,第一板体的上表面设有三个相间的第一立柱,第一板体上两相邻的第一立柱之间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二立柱,一个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三支架包括底部长方体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的顶面中间凸出第三立柱,一个第三支架固定在另一个第一安装孔内;第四支架包括第二板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中健郑康叶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爱驰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