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58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以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茶油植脂末作为芯材,以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呈粉末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生产工艺,其原料配比合适,原料经由离心雾化干燥后,胶囊颗粒均匀,茶油植脂末包埋率高,包埋后茶油的分散性能好,抗氧化稳定性高,储藏时间长。

A kind of micro gelatinized tea oil fat plant powder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生产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植脂末又称奶精,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该产品在食品生产和加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现代食品。植脂末能改善食品的内部组织,增香增脂,使口感细腻,润滑厚实,故又是咖啡制品的好伴侣,可用于速溶麦片、蛋糕、饼干等,使蛋糕组织细腻,提高弹性;饼干可提高起酥性,不易走油。植脂末速溶性好,透过香精调味风味近似“牛奶”,在食品加工中可以代替奶粉或减少用奶量,从而在保持产品品质稳定的前提下,可降低生产成本。微胶囊技术能够在液体或气体包括壁材,形成粉末状固体,保护芯材中的敏感成分,防止芯材被氧化,增加芯材的存放时间,控制芯材的释放速度。利用该技术生产植脂末产品,改变油脂的物理形态,增加分散性和混合性能,提高食物的品质,增加稳定性,便于携带和运输。茶油,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但是由于茶油单产低,价格高,生产加工手段严重滞后,影响了油茶生产,目前对茶油中的组分还未能有效开发,茶油中的植脂末提取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植脂末包埋率低,包埋后茶油的分散差,抗氧化稳定性低,储藏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及其生产工艺,其所生产的茶油植脂末包埋率高,包埋后茶油的分散性能好,抗氧化稳定性高,储藏时间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以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茶油植脂末作为芯材,以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呈粉末状,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茶油植脂末100份,单甘酯2-3份,蔗糖脂肪酸酯2-3份,田菁胶20-40份,变性淀粉10-15份,酪蛋白酸钠30-50份,水420-450份,NaCl1-2份。优选的,乳化剂的油水平衡值为6.5-7.5。一种制备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按重量份数配置成壁材;步骤二、将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按重量份数配置成乳化剂;步骤三、将芯材、壁材、乳化剂、水和NaCl按重量份数于高速匀浆机中混合转动匀浆形成混合液,高速匀浆机的转速为10000-15000转每分钟;步骤四、将经高速匀浆机混合后的乳化液导入离心喷雾干燥机顶端的高速离心雾化器,高速离心雾化器将乳化液喷雾成雾状液滴,空气经过过滤和加热,进入喷雾干燥机的空气分配器,热空气呈螺旋均匀进入干燥室并与喷雾混合,雾状液滴表面的壁材迅速干燥,形成球状胶囊。优选的,步骤三中高速匀浆机的转动匀浆时间为2-3分钟。优选的,步骤三中,混合液在匀浆后,静置2-3个小时。优选的,高速离心雾化器的进风温度为220-240℃,出风温度为70-80℃,进料速度为35-45mL/min。优选的,进行步骤三前,将芯材、壁材、乳化剂和水的温度控制在25-35℃。优选的,步骤四中高速离心雾化器的喷头压力为0.2-0.3MPa。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生产工艺,其原料配比合适,原料经由离心雾化干燥后,胶囊颗粒均匀,茶油植脂末包埋率高,包埋后茶油的分散性能好,抗氧化稳定性高,储藏时间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以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茶油植脂末作为芯材,以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呈粉末状,按重量份数计算,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茶油植脂末100份,单甘酯2.5份,蔗糖脂肪酸酯2.5份,田菁胶30份,变性淀粉12份,酪蛋白酸钠40份,水430份,NaCl1.5份,乳化剂的油水平衡值为7。生产工艺如下:步骤一、将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按重量份数配置成壁材;步骤二、将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按重量份数配置成乳化剂;步骤三、将芯材、壁材、乳化剂和水的温度控制在30℃,将芯材、壁材、乳化剂、水和NaCl按重量份数于高速匀浆机中混合转动匀浆形成混合液,高速匀浆机的转速为12000转每分钟,高速匀浆机的转动匀浆时间为2.5分钟,混合液在匀浆后,静置2.5个小时;步骤四、将经高速匀浆机混合后的乳化液导入离心喷雾干燥机顶端的高速离心雾化器,高速离心雾化器将乳化液喷雾成雾状液滴,空气经过过滤和加热,进入喷雾干燥机的空气分配器,热空气呈螺旋均匀进入干燥室并与喷雾混合,雾状液滴表面的壁材迅速干燥,形成球状胶囊,高速离心雾化器的进风温度为230℃,出风温度为75℃,进料速度为40mL/min,高速离心雾化器的喷头压力为0.25MPa,其所生产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物理性能如表1。具体实施例二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茶油植脂末100份,单甘酯2份,蔗糖脂肪酸酯2份,田菁胶20份,变性淀粉10份,酪蛋白酸钠30份,水420份,NaCl1份,乳化剂的油水平衡值为7。步骤同具体实施例一,其所生产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物理性能如表1。具体实施例三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茶油植脂末100份,单甘酯3份,蔗糖脂肪酸酯3份,田菁胶40份,变性淀粉15份,酪蛋白酸钠50份,水450份,NaCl2份,乳化剂的油水平衡值为7。步骤同具体实施例一,其所生产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物理性能如表1。具体实施例四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同具体实施例一。生产工艺中,将芯材、壁材、乳化剂和水的温度控制在25℃,高速匀浆机的转速为10000转每分钟,高速匀浆机的转动匀浆时间为2分钟,混合液在匀浆后,静置2.5小时,高速离心雾化器的进风温度为220℃,出风温度为70℃,进料速度为35mL/min,高速离心雾化器的喷头压力为0.2MPa,其所生产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物理性能如表1。具体实施例五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同具体实施例一。生产工艺中,将芯材、壁材、乳化剂和水的温度控制在35℃,高速匀浆机的转速为15000转每分钟,高速匀浆机的转动匀浆时间为3分钟,混合液在匀浆后,静置3小时,高速离心雾化器的进风温度为240℃,出风温度为80℃,进料速度为45mL/min,高速离心雾化器的喷头压力为0.3MPa,其所生产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物理性能如表1。表1:茶油植脂末物理性状表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以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茶油植脂末作为芯材,以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呈粉末状,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n茶油植脂末100份,/n单甘酯2-3份,/n蔗糖脂肪酸酯2-3份,/n田菁胶20-40份,/n变性淀粉10-15份,/n酪蛋白酸钠30-50份,/n水420-450份,/nNaCl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以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茶油植脂末作为芯材,以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作为乳化剂,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呈粉末状,按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原料组成为:
茶油植脂末100份,
单甘酯2-3份,
蔗糖脂肪酸酯2-3份,
田菁胶20-40份,
变性淀粉10-15份,
酪蛋白酸钠30-50份,
水420-450份,
NaCl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的油水平衡值为6.5-7.5。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胶化茶油植脂末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田菁胶、变性淀粉和酪蛋白酸钠按重量份数配置成壁材;
步骤二、将单甘酯和蔗糖脂肪酸酯按重量份数配置成乳化剂;
步骤三、将芯材、壁材、乳化剂、水和NaCl按重量份数于高速匀浆机中混合转动匀浆形成混合液,高速匀浆机的转速为10000-15000转每分钟;
步骤四、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宝吕国营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君诚农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