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铮专利>正文

一种吸氧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3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氧口罩,包括:口罩、挂耳、换气孔、输氧管、气管快接口、氧气瓶、旋转气阀、管道接口、Y型分支管、出气口、进气管;使用时,将口罩罩在使用者的口鼻处,将两只挂耳分别挂载在使用者的耳后,通过输氧管上的可塑性的波纹管将输氧管保护并调节弯曲形状,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再打开旋转气阀,通过旋转气阀的松紧程度调节输氧快慢,氧气瓶内的,氧气由输氧管输送给进气管,再由进气管上安装的Y型分支管将氧气分支给两个出气口,为使用者输氧,出气口内的淡香片可为氧气增加一点淡香,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所述换气孔用于将使用者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美观、大方;不容易脱落。

An oxygen m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氧口罩
本技术涉及到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吸氧口罩。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氧瓶,直接采用气管插在鼻腔内,在外出使用时不仅不美观,影响形象,而且容易脱落,使用者体验不好,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有一种美观的、不容易脱落的吸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氧口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氧口罩,包括:口罩、挂耳、换气孔、输氧管、气管快接口、氧气瓶、旋转气阀、管道接口、Y型分支管、出气口、进气管;一种吸氧口罩,主体为一口罩及其两侧的挂耳,以及通过输氧管和与其连接的氧气瓶;口罩两侧缝纫有两只环状的挂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口罩的内部设有两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软管分别连接在一Y型分支管的两个支管上,Y型分支管的主管连接有一进气管,进气管通过针线缠绕固定在口罩右侧的挂耳上,(此方位为使用者佩戴口罩的右耳处),并从挂耳的后下方伸出,保证使用者佩戴口罩时,进气管的伸出位置为使用者的耳后伸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管通过气管快接口连接有一输氧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氧气瓶为金属罐体,上设有一旋转气阀,氧气瓶的瓶口和旋转气阀的进口连接,旋转气阀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口连接输氧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口罩的罩面上对称贯穿有两只倾斜的换气孔,换气孔内内置有滤灰滤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口罩为三层式结构,内部为一乳胶材料制成的内胆,内胆的前后侧面贴附有具有高韧性的面料。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与进气管采用食品级的软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上可选择性的嵌套可塑性的波纹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口上通过螺纹设有一封盖,所述封盖为圆形的莲蓬头状,所述封盖可以取下,在出气口内部由封盖限位内置有淡香片。使用时,将口罩罩在使用者的口鼻处,将两只挂耳分别挂载在使用者的耳后,通过输氧管上的可塑性的波纹管将输氧管保护并调节弯曲形状,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再打开旋转气阀,通过旋转气阀的松紧程度调节输氧快慢,氧气瓶内的,氧气由输氧管输送给进气管,再由进气管上安装的Y型分支管将氧气分支给两个出气口,为使用者输氧,出气口内的淡香片可为氧气增加一点淡香,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所述换气孔用于将使用者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美观、大方:使用时,外观看上去和普通口罩无异,不对使用者造成心理负担。②不容易脱落:采用口罩式的固定方式,除非自我取下,否则很难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吸氧口罩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一种吸氧口罩的反面示意图。图中:1-口罩、2-挂耳、3-换气孔、4-输氧管、5-气管快接口、6-氧气瓶、7-旋转气阀、8-管道接口、9-Y型分支管、10-出气口、11-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氧口罩,包括:口罩1、挂耳2、换气孔3、输氧管4、气管快接口5、氧气瓶6、旋转气阀7、管道接口8、Y型分支管9、出气口10、进气管11;一种吸氧口罩,主体为一口罩1及其两侧的挂耳2,以及通过输氧管4和与其连接的氧气瓶6;口罩1两侧缝纫有两只环状的挂耳2。所述口罩1的内部设有两个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10,通过软管分别连接在一Y型分支管9的两个支管上,Y型分支管9的主管连接有一进气管11,进气管11通过针线缠绕固定在口罩1右侧的挂耳2上,(此方位为使用者佩戴口罩的右耳处),并从挂耳2的后下方伸出,保证使用者佩戴口罩时,进气管11的伸出位置为使用者的耳后伸出。所述进气管11通过气管快接口5连接有一输氧管4。所述氧气瓶6为金属罐体,上设有一旋转气阀7,氧气瓶6的瓶口和旋转气阀7的进口连接,旋转气阀7的出口通过管道接口8连接输氧管4。所述口罩1的罩面上对称贯穿有两只倾斜的换气孔3,换气孔3内内置有滤灰滤网。所述口罩1为三层式结构,内部为一乳胶材料制成的内胆,内胆的前后侧面贴附有具有高韧性的面料。所述输氧管4与进气管11采用食品级的软管。所述输氧管4上可选择性的嵌套可塑性的波纹管。所述出气口10上通过螺纹设有一封盖,所述封盖为圆形的莲蓬头状,所述封盖可以取下,在出气口10内部由封盖限位内置有淡香片。使用时,将口罩罩在使用者的口鼻处,将两只挂耳2分别挂载在使用者的耳后,通过输氧管4上的可塑性的波纹管将输氧管4保护并调节弯曲形状,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再打开旋转气阀7,通过旋转气阀7的松紧程度调节输氧快慢,氧气瓶6内的,氧气由输氧管4输送给进气管11,再由进气管上安装的Y型分支管9将氧气分支给两个出气口10,为使用者输氧,出气口10内的淡香片可为氧气增加一点淡香,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所述换气孔3用于将使用者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排出(所述气管快接口5、管道接口8为现有技术的气管接口,属于本技术的直接应用,所述旋转气阀7为本技术的直接应用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省略其具体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口罩罩在使用者的口鼻处,将两只挂耳分别挂载在使用者的耳后,通过输氧管上的可塑性的波纹管将输氧管保护并调节弯曲形状,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再打开旋转气阀,通过旋转气阀的松紧程度调节输氧快慢,氧气瓶内的,氧气由输氧管输送给进气管,再由进气管上安装的Y型分支管将氧气分支给两个出气口,为使用者输氧,出气口内的淡香片可为氧气增加一点淡香,增加使用者的体验,所述换气孔用于将使用者呼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排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氧口罩,包括:口罩(1)、挂耳(2)、换气孔(3)、输氧管(4)、气管快接口(5)、氧气瓶(6)、旋转气阀(7)、管道接口(8)、Y型分支管(9)、出气口(10)、进气管(11);其特征在于:主体为一口罩(1)及其两侧的挂耳(2),以及通过输氧管(4)和与其连接的氧气瓶(6);口罩(1)两侧缝纫有两只环状的挂耳(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氧口罩,包括:口罩(1)、挂耳(2)、换气孔(3)、输氧管(4)、气管快接口(5)、氧气瓶(6)、旋转气阀(7)、管道接口(8)、Y型分支管(9)、出气口(10)、进气管(11);其特征在于:主体为一口罩(1)及其两侧的挂耳(2),以及通过输氧管(4)和与其连接的氧气瓶(6);口罩(1)两侧缝纫有两只环状的挂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1)的内部设有两个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10),通过软管分别连接在一Y型分支管(9)的两个支管上,Y型分支管(9)的主管连接有一进气管(11),进气管(11)通过针线缠绕固定在口罩(1)右侧的挂耳(2)上,并从挂耳(2)的后下方伸出,保证使用者佩戴口罩时,进气管(11)的伸出位置为使用者的耳后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通过气管快接口(5)连接有一输氧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氧口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铮
申请(专利权)人:顾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