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26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包括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机构,两侧的所述延长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弧形杆,上侧的所述弧形杆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该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侧的固定机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肩宽的病人的使用,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将弧形杆夹持在病人的肩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固定在病人的肩部,然后通过延长机构可以调整上方的弧形杆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颈部固定工作,整个装置适用性更强,适用于不同病人的保护工作。

A new type of protective frame for puncture point after carotid angiographic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
技术介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使用球囊导管、支架等器械消除或减轻颈部动脉狭窄与血栓,改善颈部血管供血区域器官血流灌注的介入治疗方法。由于其微创的优势,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在颈动脉造影支架手术时,会对病人颈部进行穿刺,术后为了减少穿刺出血和感染的概率,需要对穿刺点进行保护。由于穿刺点在颈部,普通的保护架无法有效对其进行保护,而且由于每个人的身材都是不相同的,现有的保护架也很难适应不同病人的使用。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解决了现有的保护架无法适用于不同病人的颈部穿刺点保护工作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包括两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机构,两侧的所述延长机构之间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弧形杆;上侧的所述弧形杆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弧形杆前方的固定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前方的挤压螺栓,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免设有与挤压螺栓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可前后移动的挤压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由挤压螺栓驱动的定位杆,且上侧的所述弧形杆的背面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槽内部的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板,所述滑动槽的前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定位杆适配的多个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L形架,两个L形架的弯折处通过横板连接,且所述L形架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板,所述L形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与夹紧板的背面转动连接的推动螺纹杆。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L形架上的主管,所述主管的内部插接有可插拔的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上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所述主管上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其中一个固定孔内部的固定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弧形杆固定连接的竖杆,两个竖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管。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板的背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两个限位杆。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挤压螺栓外部的推动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该技术,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节两侧的固定机构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肩宽的病人的使用,通过固定机构可以将弧形杆夹持在病人的肩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固定在病人的肩部,然后通过延长机构可以调整上方的弧形杆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颈部固定工作,整个装置适用性更强,适用于不同病人的保护工作。2、该技术,通过移动板在弧形杆的后侧移动,可以调整挤压板的位置,适用于不同穿刺点的保护工作,然后再旋动挤压螺栓可以推动挤压板移动,使得挤压板抵住穿刺点,可以对穿刺点进行按压止血,还能有效的对穿刺点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调节机构与延长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弧形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挤压板与挤压螺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机构;2、调节机构;3、延长机构;4、弧形杆;5、移动板;6、固定板;7、挤压螺栓;8、挤压板;9、定位杆;10、滑动槽;11、导向板;12、定位槽;13、L形架;14、横板;15、夹紧板;16、推动螺纹杆;17、主管;18、延长板;19、固定孔;20、固定螺栓;21、竖杆;22、螺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图1-4: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包括两个固定机构1,固定机构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机构3,两侧的延长机构3之间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弧形杆4,通过调节机构2可以调节两侧的固定机构1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肩宽的病人的使用,通过固定机构1可以将弧形杆4夹持在病人的肩部,使得整个装置可以固定在病人的肩部,然后通过延长机构3可以调整上方的弧形杆4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颈部固定工作,整个装置适用性更强,适用于不同病人的保护工作;上侧的弧形杆4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移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弧形杆4前方的固定板6,移动板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6前方的挤压螺栓7,固定板6的正面免设有与挤压螺栓7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可前后移动的挤压板8,通过移动板5在弧形杆4的后侧移动,可以调整挤压板8的位置,适用于不同穿刺点的保护工作,然后再旋动挤压螺栓7可以推动挤压板8移动,使得挤压板8抵住穿刺点,可以对穿刺点进行按压止血,还能有效的对穿刺点进行保护;移动板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由挤压螺栓7驱动的定位杆9,且上侧的弧形杆4的背面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10,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槽10内部的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1,滑动槽10的前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定位杆9适配的多个定位槽12,移动板5移动的时候,可以调整挤压板8的位置,这个过程中,导向板11在滑动槽10内滑动,保持移动板5移动的稳定性,在挤压螺栓7旋动的过程中还能推着定位杆9插入定位槽12内,可以对移动板5进行固定,使得挤压板8的位置更加固定。通过固定机构1可以夹持在病人的肩部,对整个保护架进行固定,固定机构1包括两个L形架13,两个L形架13的弯折处通过横板14连接,且L形架13的后端滑动连接有夹紧板15,L形架1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与夹紧板15的背面转动连接的推动螺纹杆16,将L形架13和夹紧板15卡在病人的肩部,然后旋动推动螺纹杆16,推动螺纹杆16转动的时候可以推着夹紧板15移动,夹紧板15移动的时候可以夹住病人的肩部,使得弧形杆4可以固定在病人的颈部后方。通过调节机构2的伸缩可以调整两侧的L形架13之间的间距,适用于不同肩宽的病人使用,调节机构2包括安装在L形架13上的主管17,主管17的内部插接有可插拔的延长板18,延长板18上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19,主管17上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其中一个固定孔19内部的固定螺栓20,调整延长板18在主管17内的位置,然后将固定螺栓20旋入对应的固定孔19内,可以调整两侧的L形架13之间的间距。由于每个病人的脖子长度也是不同的,也需要对弧形杆4的位置进行调整,延长机构3包括分别与两个弧形杆4固定连接的竖杆21,两个竖杆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同一个螺纹管22,旋动螺纹管22可以调节两个竖杆21之间的位置,使得两个弧形杆4之间的间距得到调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包括两个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机构(3),两侧的所述延长机构(3)之间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弧形杆(4);/n上侧的所述弧形杆(4)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弧形杆(4)前方的固定板(6),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6)前方的挤压螺栓(7),所述固定板(6)的正面免设有与挤压螺栓(7)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可前后移动的挤压板(8);/n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由挤压螺栓(7)驱动的定位杆(9),且上侧的所述弧形杆(4)的背面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10),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槽(10)内部的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1),所述滑动槽(10)的前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定位杆(9)适配的多个定位槽(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包括两个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顶部安装有延长机构(3),两侧的所述延长机构(3)之间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弧形杆(4);
上侧的所述弧形杆(4)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弧形杆(4)前方的固定板(6),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板(6)前方的挤压螺栓(7),所述固定板(6)的正面免设有与挤压螺栓(7)的前端转动连接的可前后移动的挤压板(8);
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由挤压螺栓(7)驱动的定位杆(9),且上侧的所述弧形杆(4)的背面开设有横向的滑动槽(10),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槽(10)内部的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板(11),所述滑动槽(10)的前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与定位杆(9)适配的多个定位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动脉造影支架术后穿刺点新型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两个L形架(13),两个L形架(13)的弯折处通过横板(14)连接,且所述L形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莉龚桂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