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21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4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包括顶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以及底板的相对两侧之间设置有折叠板,每侧所述折叠板共两块,并且折叠板相互之间铰接连接,上端的折叠板与顶板铰接,下端的折叠板与底板铰接,在底板上还设置有移动轮,顶板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隔板,其中两块相对的折叠板上以及隔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移动检测用仪器,在不用时可折叠收纳放置的效果。

A test stand for testing filter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置仪器设备的架子,尤其是涉及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
技术介绍
目前,过滤器性能检测需要用到惰性气体气源以及与气源相连的发生器,发生器则连接有出气管。还需要用到光度计,光度计还连接有探测头,光度计还无线连接有打印机。在对过滤器的性能进行检测时,利用发生器发生在过滤器的一端制造气体,然后将气体输出出气管,并且输入至过滤器中。然后利用探测头探测通过过滤器的气体量,进而获得过滤器的过滤性能参数,而过滤器的性能参数还可通过打印机直接打印。在对多个过滤器的测试过程中,每次测定一台过滤,则需要移动一次检测用的所有仪器,较为不便。目前会用到推车移动放置仪器,但是推车在不用时比较占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其优势在于方便移动检测用仪器,在不用时可折叠收纳放置。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包括顶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以及底板的相对两侧之间设置有折叠板,每侧所述折叠板共两块,并且折叠板相互之间铰接连接,上端的折叠板与顶板铰接,下端的折叠板与底板铰接,在底板上还设置有移动轮,顶板上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隔板,其中两块相对的折叠板上以及隔板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用到测试架时,测试架处于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下上下两块折叠板折叠,折叠相互贴紧,但是顶板与底板之间因为折叠板的存在而具有一定的间隙。在折叠状态下,测试架占据空间小,方便储放。在需要用到测试架时,手伸入顶板与底板之间将顶板拉起,并且使得折叠板处于展开的状态,此时将隔板从容纳腔中取出放置在相对的两块隔板之间,并且利用连接机构将隔板与折叠板连接在一起,而测试架在隔板的作用下难以发生形变。在测试架处于展开的状态下,可将打印机放置在顶板上,将光度计放置在隔板上,将气源罐以及发生器放置在底板上,进而方便移动测试仪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设置在顶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并且所述容纳腔贯穿顶板,所述隔板一端插入至容纳腔中,另一端位于容纳腔外且连接有拉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要用到隔板时,隔板储放在容纳槽中,不占据额外的空间;在需要用到隔板时,利用拉环可以方便的将隔板从容纳腔拉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共两块,所述隔板分别从容纳腔的两端开口插入并储放在容纳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共两块,并且都较短,因此相比于更长的隔板,较短的隔板更加容易从容纳腔中拉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的中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隔板位于容纳腔的状态下,两个隔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上设置有磁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在隔板在磁吸块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隔板又在第一凸起的作用下而无法靠近。因此使得隔板不易脱出容纳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折叠板内壁相对两侧上的导轨,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隔板上的滑槽对准折叠板上的导轨,即可将隔板滑入两块相对的折叠板之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块在隔板在磁吸块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隔板又在第二凸起的作用下而无法靠近。因此使得隔板不易脱出导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供导轨进入的容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试架折叠后,导轨进入至容纳槽中,进而使得折叠板与顶板贴合的更为紧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腔的两端开口处设置有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扩大了容纳腔的开口尺寸,使得隔板更加容易进入至容纳腔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测试架可折叠,在折叠状态下上下两块折叠板折叠,折叠相互贴紧占据较小的空间,在需要用到测试架时则展开测试架,在测试架处于展开的状态下,可将打印机放置在顶板上,将光度计放置在隔板上,将气源罐以及发生器放置在底板上,进而方便移动测试仪器;2、两块在隔板在磁吸块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隔板又在第一凸起的作用下而无法靠近。因此使得隔板不易脱出容纳腔;3、在测试架折叠后,导轨进入至容纳槽中,进而使得折叠板与顶板贴合的更为紧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容纳腔与隔板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顶板;2、底板;3、折叠板;4、移动轮;5、容纳腔;6、隔板;7、拉环;8、第一限位凸起;9、磁吸块;10、倒角;11、导轨;12、滑槽;13、第二限位凸起;14、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包括顶板1以及底板2,顶板1以及底板2的相对两侧之间设置有折叠板3,每侧折叠板3共两块,并且折叠板3相互之间铰接连接,上端的折叠板3与顶板1铰接,下端的折叠板3与底板2铰接。在底板2上还设置有移动轮4,顶板1上设置有容纳腔5,容纳腔5中设置有隔板6,其中两块相对的折叠板3上以及隔板6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机构。如图1、4所示,容纳腔5开设在顶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且贯穿顶板1,隔板6共两块,两块隔板6分别从容纳腔5开口的两端插入容纳腔5。隔板6一端插入至容纳腔5中,另一端位于容纳腔5外且连接有拉环7。容纳腔5的中部固定有第一限位凸起8,隔板6位于容纳腔5中的状态下,两个隔板6相互靠近的一端上嵌设有磁吸块9,磁吸块9其中一块为磁铁块,另一块为铁块。两块隔板6在磁吸块9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隔板6又在第一凸起的作用下而无法靠近。因此使得隔板6不易脱出容纳腔5。通过拉动拉环7,则可以方便的将隔板6从容纳腔5中拉出。此外,容纳腔5的两端开口均设置有倒角10。倒角10扩大了容纳腔5的开口尺寸,使得隔板6更加容易进入至容纳腔5中。如图1、2所示,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与顶板1相连的折叠板3内壁相对两侧上的长条板状的导轨11,以及开设在隔板6的相对两侧上导轨11配合的滑槽12,导轨11的中部固定有第二限位凸起13。将隔板6上的滑槽12对准折叠板3上的导轨11,即可将隔板6滑入两块相对的折叠板3之间。此外,两块在隔板6在磁吸块9的作用下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而隔板6又在第二凸起的作用下而无法靠近。因此使得隔板6不易脱出导轨11。在隔板6安装到折叠板3之间后,折叠板3受隔板6的支撑而不会转动,进而使得测试架整体能够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顶板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供导轨11进入的容纳槽14(参照图3)。在测试架折叠后,导轨11进入至容纳槽14中,进而使得折叠板3与顶板1贴合的更为紧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其特征是:包括顶板(1)以及底板(2),所述顶板(1)以及底板(2)的相对两侧之间设置有折叠板(3),每侧所述折叠板(3)共两块,并且折叠板(3)相互之间铰接连接,上端的折叠板(3)与顶板(1)铰接,下端的折叠板(3)与底板(2)铰接,在底板(2)上还设置有移动轮(4),顶板(1)上设置有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中设置有隔板(6),其中两块相对的折叠板(3)上以及隔板(6)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其特征是:包括顶板(1)以及底板(2),所述顶板(1)以及底板(2)的相对两侧之间设置有折叠板(3),每侧所述折叠板(3)共两块,并且折叠板(3)相互之间铰接连接,上端的折叠板(3)与顶板(1)铰接,下端的折叠板(3)与底板(2)铰接,在底板(2)上还设置有移动轮(4),顶板(1)上设置有容纳腔(5),所述容纳腔(5)中设置有隔板(6),其中两块相对的折叠板(3)上以及隔板(6)上设置有相互连接的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其特征是:所述容纳腔(5)设置在顶板(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并且所述容纳腔(5)贯穿顶板(1),所述隔板(6)一端插入至容纳腔(5)中,另一端位于容纳腔(5)外且连接有拉环(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试过滤器性能的测试架,其特征是:所述隔板(6)共两块,所述隔板(6)分别从容纳腔(5)的两端开口插入并储放在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海晶刘荣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