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43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与电容器控制电路,通过获得雨量传感器和雾气传感器的电信号,自动改变串入主电路的不同电容器值,进而控制电子闪光器的闪烁频率,可以在强降雨或雾霾恶劣天气时选择更为安全合理的电子闪光器闪烁频率。

An electronic flasher control circuit based on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switching of complex weat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工程电气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电子闪光器主要用于:当车辆转弯或紧急停车时,能自动发出灯光闪烁信号以警告行人及周围车辆,从而保证行车安全。闪光器通常是指用于汽车和摩托车上作转向信号和危险报警的电子闪光装置。常见闪光器按原理可以分为电热式闪光器、电容式闪光器、电子式闪光器和水银式闪光器。电子式闪光器由于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目前在车辆转向灯系统中广泛使用。但是目前的电子闪光器的闪烁频率都只有固定一档,如遇强降雨或雾霾恶劣天气时,不能及时切换更为安全合理的电子闪光器闪烁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可以改变电子闪光器的闪烁频率。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与电容器控制电路;所述电容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管VD1至第四稳压管VD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电压比较器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直流电源、雨量传感器、雾气传感器、与门、或门、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稳压管VD1的阳极、第二稳压管VD2的阳极、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三稳压管VD3的阳极、第四稳压管VD4的阳极以及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稳压管VD1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稳压管V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稳压管VD3的阴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稳压管VD4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雨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雾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基集;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或门的两个输入端,或门的输出端经第六电阻R6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基集;所述主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三三极管VT3至第五三极管VT5、第七电阻R7至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至第三电容C3、转向开关、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其中,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一端、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一端;所述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另一端以及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转向开关的动点相连,所述转向开关的定点与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均连接至第五三极管VT5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VT3的基集与第四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VT4的基集分别连接至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五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VT5的基集分别连接至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至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经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至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至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C1的容值大于第二电容C2的容值,所述第二电容C2的容值大于大三电容C3的容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获得雨量传感器和雾气传感器的电信号,自动改变串入主电路的不同电容器值,进而控制电子闪光器的闪烁频率,可以在强降雨或雾霾恶劣天气时选择更为安全合理的电子闪光器闪烁频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容器控制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包括主电路与电容器控制电路;所述电容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管VD1至第四稳压管VD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电压比较器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直流电源、雨量传感器、雾气传感器、与门、或门、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稳压管VD1的阳极、第二稳压管VD2的阳极、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三稳压管VD3的阳极、第四稳压管VD4的阳极以及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稳压管VD1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稳压管V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稳压管VD3的阴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稳压管VD4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雨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雾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基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与电容器控制电路;/n所述电容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管VD1至第四稳压管VD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电压比较器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直流电源、雨量传感器、雾气传感器、与门、或门、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n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稳压管VD1的阳极、第二稳压管VD2的阳极、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三稳压管VD3的阳极、第四稳压管VD4的阳极以及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稳压管VD1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稳压管V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稳压管VD3的阴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稳压管VD4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雨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雾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基集;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或门的两个输入端,或门的输出端经第六电阻R6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基集;/n所述主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第三三极管VT3至第五三极管VT5、第七电阻R7至第十一电阻R11、第一电容C1至第三电容C3、转向开关、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n其中,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第四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一端、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一端;所述左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另一端以及右转向灯和指示灯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转向开关的动点相连,所述转向开关的定点与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均连接至第五三极管VT5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VT3的基集与第四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四三极管VT4的基集分别连接至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五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第五三极管VT5的基集分别连接至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以及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至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经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至第二电容C2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正极连接至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三电容C3的负极,第三电容C3的正极连接至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杂天气自动检测切换的电子闪光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与电容器控制电路;
所述电容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六电阻R6、第一稳压管VD1至第四稳压管VD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电压比较器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直流电源、雨量传感器、雾气传感器、与门、或门、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
其中,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以及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连接至第一稳压管VD1的阳极、第二稳压管VD2的阳极、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三稳压管VD3的阳极、第四稳压管VD4的阳极以及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稳压管VD1的阴极;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二稳压管VD2的阴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稳压管VD3的阴极;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四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稳压管VD4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所述雨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四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所述雾气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三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与门的两个输入端,与门的输出端经第五电阻R5连接至第一三极管VT1的基集;第三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娟沈培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