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120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外壳的顶部边缘呈倾斜结构,外壳的内侧套接固定有内套,内套的下方为突出部,突出部的直径小于内套的直径,突出部的下端位于外壳下端的下方,内套的内侧插接有接触探针a,内套的内侧且位于接触探针a的侧面插接有接触探针b,上方接触探针b位于上方接触探针a的右侧,下方接触探针a位于下方接触探针b的右侧,接触探针b的直径和接触探针a的直径相等,接触探针a和接触探针b之间设有间距,内套的下方连接有通讯线,左侧通讯线呈竖直结构,右侧通讯线的上下方呈倾斜结构,通讯线的下端外侧插接有通讯插件,通讯插件的直径小于内套的直径。使得采码避免了接触盲区,改善了采码不准确的情况。

A kind of contact code acquisition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
本技术涉及采码探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
技术介绍
五防闭锁是指:1.防止误分、合断路器;2.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3.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4.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5.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目前,在微机五防闭锁领域,防误闭锁装置所用的机械编码锁对现场设备的采码主要采用机械触点或光电开关等编码方式,这种结构由于其固有的机械结构特性,含有以下弊端:容易存在接触盲区,出现接触不良,使得采码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避免了接触盲区,改善了采码不准确的情况。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包括外壳、内套、接触探针a、接触探针b、通讯线和通讯插件,所述外壳的顶部边缘呈倾斜结构,所述外壳的内侧套接固定有所述内套,所述内套的下方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的直径,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下端的下方,所述内套的内侧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a,所述内套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的侧面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b,上方所述接触探针b位于上方所述接触探针a的右侧,下方所述接触探针a位于下方所述接触探针b的右侧,所述接触探针b的直径和所述接触探针a的直径相等,所述接触探针a和所述接触探针b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内套的下方连接有所述通讯线,左侧所述通讯线呈竖直结构,右侧所述通讯线的上下方呈倾斜结构,所述通讯线的下端外侧插接有所述通讯插件,所述通讯插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的直径。本技术中,所述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的直径,所述内套的截面和所述外壳的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本技术中,所述接触探针a和所述接触探针b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接触探针b和所述接触探针a各有两个。本技术中,所述通讯线位于所述内套与所述通讯插件之间,所述通讯线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和所述接触探针b的下方。本技术中,所述通讯插件位于所述突出部的下方,所述通讯插件的内侧设有插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得采码避免了接触盲区,接触更加全方位,改善了采码不准确的情况。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外壳;2、内套;3、接触探针a;4、接触探针b;5、通讯线;6、通讯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包括外壳1、内套2、接触探针a3、接触探针b4、通讯线5和通讯插件6,所述外壳1的顶部边缘呈倾斜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套接固定有所述内套2,所述内套2的下方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1下端的下方,所述内套2的内侧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a3,所述内套2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3的侧面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b4,上方所述接触探针b4位于上方所述接触探针a3的右侧,下方所述接触探针a3位于下方所述接触探针b4的右侧,所述接触探针b4的直径和所述接触探针a3的直径相等,所述接触探针a3和所述接触探针b4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内套2的下方连接有所述通讯线5,左侧所述通讯线5呈竖直结构,右侧所述通讯线5的上下方呈倾斜结构,所述通讯线5的下端外侧插接有所述通讯插件6,所述通讯插件6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1的直径大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所述内套2的截面和所述外壳1的截面均为圆形结构。所述接触探针a3和所述接触探针b4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接触探针b4和所述接触探针a3各有两个。如图1所示,所述通讯线5位于所述内套2与所述通讯插件6之间,所述通讯线5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3和所述接触探针b4的下方。如图1所示,所述通讯插件6位于所述突出部的下方,所述通讯插件6的内侧设有插口。实施例1:内套2套接固定在外壳1的内侧,接触探针a3插接在内套2的内侧,接触探针b4插接在内套2的内侧,通讯线5连接在内套2的下方,通讯插件6插接在通讯线5的下端外侧。实施例2:将信息钮扣(iButton)放入外壳1内,只要其与内套2内侧插接的接触探针a3或接触探针b4中的一个相接触,即可采集到信息钮扣(iButton)的编码值,避免了接触盲区,可全方位采码,然后通过通讯线5传入五防电脑钥匙内部进行识别。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内套(2)、接触探针a(3)、接触探针b(4)、通讯线(5)和通讯插件(6),所述外壳(1)的顶部边缘呈倾斜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套接固定有所述内套(2),所述内套(2)的下方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1)下端的下方,所述内套(2)的内侧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a(3),所述内套(2)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3)的侧面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b(4),上方所述接触探针b(4)位于上方所述接触探针a(3)的右侧,下方所述接触探针a(3)位于下方所述接触探针b(4)的右侧,所述接触探针b(4)的直径和所述接触探针a(3)的直径相等,所述接触探针a(3)和所述接触探针b(4)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内套(2)的下方连接有所述通讯线(5),左侧所述通讯线(5)呈竖直结构,右侧所述通讯线(5)的上下方呈倾斜结构,所述通讯线(5)的下端外侧插接有所述通讯插件(6),所述通讯插件(6)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式采码探头,其特征是:包括外壳(1)、内套(2)、接触探针a(3)、接触探针b(4)、通讯线(5)和通讯插件(6),所述外壳(1)的顶部边缘呈倾斜结构,所述外壳(1)的内侧套接固定有所述内套(2),所述内套(2)的下方为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内套(2)的直径,所述突出部的下端位于所述外壳(1)下端的下方,所述内套(2)的内侧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a(3),所述内套(2)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接触探针a(3)的侧面插接有所述接触探针b(4),上方所述接触探针b(4)位于上方所述接触探针a(3)的右侧,下方所述接触探针a(3)位于下方所述接触探针b(4)的右侧,所述接触探针b(4)的直径和所述接触探针a(3)的直径相等,所述接触探针a(3)和所述接触探针b(4)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内套(2)的下方连接有所述通讯线(5),左侧所述通讯线(5)呈竖直结构,右侧所述通讯线(5)的上下方呈倾斜结构,所述通讯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涛陈顺菊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天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