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113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结露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抑制大型化的缸体装置。防尘罩(19)具有:设置在一端并供缸体(11)插通的开口部(85)、设置在另一端并安装于杆(12)的安装部(62)、以及形成在开口部(85)与安装部(62)之间且在与杆(1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剖开而得到的截面面积比开口部(85)的开口面积大的主体部(105),在安装于被安装物的状态下,主体部(105)的所述截面面积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比主体部(105)的所述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长。

Cylinder bloc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缸体装置。
技术介绍
在缸体装置中,有在从缸体突出的杆上安装有罩的缸体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56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35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缸体装置中,有时会在罩内产生结露,若因结露而产生的水分积存在罩内,则有可能给缸体带来影响。在该情况下,若使罩大型化,则可以将因结露而产生的水分从缸体排出而积存,但会导致缸体装置整体大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结露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抑制大型化的缸体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结构,即,防尘罩具有:设置在一端并供缸体插通的开口部;设置在另一端并安装于杆的安装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且在与所述杆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剖开而得到的截面面积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主体部,在安装于被安装物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长。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结构,即,防尘罩在一侧具有直径比缸体的直径大的开口部,在另一侧具有安装于杆的安装部,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内侧的从所述杆的中心突出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比与所述突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抑制结露带来的影响,并可以抑制大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将防尘罩剖开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将防尘罩剖开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防尘罩的图2的V-V剖视图。图6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在内的减震机构的将防尘罩剖开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将防尘罩剖开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除去了罩主体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嵌合部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的防尘罩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缸体装置11缸体12杆17安装环(托架)19防尘罩20底部52、52B安装部件(安装部)67切口部(定位部)74突出部85开口部101凹状部105主体部126下侧支承部件(被安装物)151定位壁部(定位部)223通孔(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基于图1~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缸体装置10是缓冲器,具备缸体11、杆12、活塞13、杆引导件14、密封部件15、自由活塞16、安装环17、安装环18以及防尘罩19。缸体11为金属制,具有圆板状的底部20和从底部20的外周缘部沿着底部20的中心轴线的延伸方向即轴向向一侧延伸的圆筒状的侧壁部21。侧壁部21的与底部20相反的一侧成为开口22。因此,缸体11是在轴向的一端侧具有底部20并在轴向的另一端侧具有开口22的有底圆筒状。在缸体11的内部封入有作为流体的液体或气体。侧壁部21具有:由圆筒面构成的外周面21a、设置在外周面21a的开口22侧且相比外周面21a向径向内方凹陷的圆环状的紧固槽23、以及相比外周面21a的紧固槽23设置在底部20侧且相比外周面21a向径向内方凹陷的多个紧固凹部24。杆12为金属制,配置成使轴线与缸体11一致的同轴状,并且从缸体11的另一端侧的开口22向外部突出。杆12的从缸体11突出的一侧的前端部成为直径比占据剩下的大部分的主轴部25小的小径轴部26。杆12的主轴部25的与小径轴部26相反的一侧的部分配置在缸体11内。活塞13安装在杆12的主轴部25的与小径轴部2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因此,杆12的一端部安装于活塞13,另一端部从缸体11突出。活塞13能够滑动地嵌合于缸体11的侧壁部21。在活塞13中形成有沿其轴向贯穿的省略图示的流路。自由活塞16配置在活塞13与底部20之间并与缸体11的侧壁部21嵌合。在缸体11的多个紧固凹部24的背侧,分别形成有相比缸体1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省略图示的凸部,在这些凸部与底部20之间配置有自由活塞16。杆引导件14嵌合在缸体11内的轴向的开口22侧。杆引导件14为圆环状,将杆12的主轴部25支承为能够滑动。杆12经由活塞13支承于缸体11的侧壁部21的内周部,并支承于与缸体11的侧壁部21的内周部嵌合的杆引导件14的内周部。由此,杆12在缸体11内与缸体11同轴状地配置。密封部件15在缸体11的轴向上相比杆引导件14配置在外部侧,并嵌合在缸体11内的开口22侧。密封部件15为圆环状,其外周侧被固定于缸体11,另一方面,在其内侧能够滑动地嵌合有杆12的主轴部25。密封部件15对开口22与杆12的主轴部25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缸体11的紧固槽23的背侧,形成有相比缸体11的内周面向径向内方突出的省略图示的环形凸部,该环形凸部限制杆引导件14向底部20侧的移动。在缸体11内,在活塞13与杆引导件14之间形成有室27,在活塞13与自由活塞16之间形成有室28,在自由活塞16与底部20之间形成有室29。在室27以及室28中填充有作为液体的油液,在室29中填充有作为气体的氮气。室27以及室28可以利用设置于活塞13的省略图示的流路连通。活塞13伴随着杆12的移动而与其一体地在缸体11的内部滑动而使室27、28的容积变化,此时利用在省略图示的流路中产生的油液的流通阻力产生衰减力。即,缸体装置10是液压缓冲器。安装环17是用于将缸体装置10向被安装物安装的托架,具有圆筒状的环主体31和嵌合在环主体31内的橡胶衬套32。环主体31为金属制,通过焊接而固定在杆12的小径轴部26的与主轴部25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环主体31呈圆筒状,其轴线与杆12的轴线正交,以其轴向的中央位置位于杆12的轴线上的状态固定于杆12。橡胶衬套32具有金属制的圆筒状的衬套34和粘接于衬套34的外周部的橡胶制的橡胶体35。橡胶衬套32通过将橡胶体35的外周部嵌合于环主体31的内周部而安装于环主体31。橡胶衬套32在衬套34处于不受外力的自然状态时,衬套34配置成使轴线与环主体31一致的同轴状。安装环18也是用于将缸体装置10向被安装物安装的托架,具有圆筒状的环主体41和嵌合在环主体41内的橡胶衬套42。环主体41为金属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缸体装置,具有:/n在一端侧具有底部的缸体;以及/n从该缸体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杆,/n其特征在于,/n所述缸体装置具有筒状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安装在所述杆侧并将该杆的从所述缸体突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覆盖,/n该防尘罩具有:/n设置在一端并供所述缸体插通的开口部;/n设置在另一端并安装在所述杆侧的安装部;以及/n形成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且在与所述杆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剖开而得到的截面面积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主体部,/n在安装于被安装物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7 JP 2018-1415581.一种缸体装置,具有:
在一端侧具有底部的缸体;以及
从该缸体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装置具有筒状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安装在所述杆侧并将该杆的从所述缸体突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覆盖,
该防尘罩具有:
设置在一端并供所述缸体插通的开口部;
设置在另一端并安装在所述杆侧的安装部;以及
形成在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且在与所述杆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剖开而得到的截面面积比所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大的主体部,
在安装于被安装物的状态下,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铅垂方向上的长度,比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杆相对于所述缸体最突出的状态下,相比所述缸体的另一端部向所述缸体的一端侧延伸。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田贵义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