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738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解决了现有JG型高压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所述JG型高压加热器的中立式筒体的内部包括多层盘香型换热管、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立式筒体的末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全支撑环形板,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穿出全支撑环形板的下管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堵和第二管堵;立式筒体内壁上沿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交叠在所述盘香型换热管与支撑架之间的多个水平的单弓形折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蒸汽与软水的热交换,起到的热交换效果好且效率高,能承受的压力大温度高,整体结构对温度不敏感,局部热应力小,故满足快速启停和调峰运行的要求,能够满足电站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上发展的需求。

A JG type high pressure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
技术介绍
高压加热器是电站汽轮机回热系统中的关键辅机设备,对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站用高压加热器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U形管管板式,另一种是螺旋管式。目前国内电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U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近年来,一方面随着电站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发展,高压加热器也呈现大型化和高参数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电站对高压加热器快速启停和满足调峰运行的要求逐渐增加。这使得传统的U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现在常用的JG型高压加热器能满足电站对高压加热器快速启停和满足调峰运行的要求,所述JG型高压加热器包括立式筒体1,所述立式筒体1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封头2、下封头3,所述上封头2上设置有给水进口5和给水出口6,所述给水进口5和给水出口6上均设有温度计接口和压力表接口,所述立式筒体1上还设置有蒸汽进口7、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所述蒸汽进口7上还设置有温度计接口;所述立式筒体1的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一液位仪接口、第一平衡容器接口、信号口、放气口8、前级疏水口9、危机疏水口10;所述下封头3上设置有第二液位仪接口、第二平衡容器接口、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放水口11和疏水口12;所述下封头3外围设置有裙座4,所述裙座4上开设有检查孔,且所述第二液位仪接口、第二平衡容器接口、放水口11、疏水口12的管口延伸至所述裙座4外壁上;所述上封头2上还设置有吊耳,所述立式筒体1内部设置有换热管组件。但是现有的JG型高压加热器换热效率低,在废气热回收方面效果不能达到人们的期望值,还有很多的热量无法被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JG型高压加热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包括立式筒体、上封头、下封头、裙座、给水进口、给水出口、蒸汽进口、安全阀接口、第一液位仪接口、第二液位仪接口、第一平衡容器接口、第二平衡容器接口、信号口、放气口、前级疏水口、危机疏水口、放水口、疏水口和检查孔,所述立式筒体的内部包括多层盘香型换热管、形状结构完全一致的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的上管口穿出上封头分别设为给水进口和给水出口,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的位于立式筒体内的管体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平行且分别纵向贯穿整个立式筒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立式筒体的末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全支撑环形板,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均穿过所述全支撑环形板的板面,且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穿出所述全支撑环形板的下管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堵和第二管堵;位于所述全支撑环形板上方的立式筒体内相叠设置有多层盘香型换热管,所述盘香型换热管为单层结构,每层的盘香型换热管均包括分别与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相连接的两个管口,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的两个管口分别前后交错设置,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之间间隔设有支撑架,所述盘香型换热管与支撑架相交叠设置至所述立式筒体的顶端;所述立式筒体内壁上沿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交叠在所述盘香型换热管与支撑架之间的多个水平的单弓形折流板,相邻单弓形折流板的缺口前后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均穿过每一个单弓形折流板,缺口方向一致的相邻两个单弓形折流板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与盘香型换热管限位配合的固定钢架,倒数第一、二块缺口方向相反的单弓形折流板分别与所述全支撑环形板之间设置有与盘香型换热管限位配合的固定钢架;所述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每层盘香型换热管的管体均为整体结构。本技术中每一层所述盘香型换热管均将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连接在一起,所述盘香型换热管是把换热管像蚊香形状一样盘在一起,本技术采用的是单层的盘香型换热管,将起到更好的吸热效果,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之间间隔设有支撑架,设置支撑架是为了相邻盘香型换热管的管口间留有焊接空间;因为所述盘香型换热管是由刚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回弹力,故在盘香型换热管的前后两侧设置起限位作用的固定钢架是为了克服这一回弹力;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的两个管口分别前后交错设置是为了使整个高压加热器的重心尽量保证在立式筒体的轴线上,不要偏离左右;在本技术的壳程上下均匀设置有多个缺口交错设置的单弓形折流板,蒸汽在单弓形折流板的分隔下呈S型流向;软水从给水进口进入第一集水管中流经盘香型换热管进入到第二集水管然后从给水出口流出,当蒸汽从蒸汽进口进入到立式筒体内壁与盘香型换热管的外壁之间的空间内时,先向上行走,等待蒸汽充满本技术上部后,蒸汽开始向下行走,盘香型换热管中的软水将和蒸汽进行热交换,盘香型换热管与蒸汽有充分的接触面积,最终被加热的软水从给水出口输送给其他设备,蒸汽冷凝之后凝结成冷凝水从全支撑环形板的中间的孔流下并经疏水口流出;所述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每层盘香型换热管的管体均为整体结构使得本技术能满足高压高温环境,满足了电站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上发展的需求问题,该整体结构对温度不敏感,局部热应力小,故适用于快速启停和调峰运行的要求。本技术换热面积大,承受的压力温度高,换热效果极好。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的上端均通过一前一后的第一支撑筋板连接于所述上封头内壁,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的上端之间通过第二支撑筋板相连接。因为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还连接有盘香型换热管,多层的盘香型换热管的会对所述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施加向下的重力,设置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是为了加固所述高压加热器的内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多层叠加的单层盘香型换热管充分利用了所述立式筒体内部的空间,最大程度上实现蒸汽与软水的热交换,故起到的热交换效果好且效率高,由于所述第一集水管、第二集水管、每层盘香型换热管的管体均为整体结构所以技术能承受的压力大,从而能够满足电站不断向大型化和高参数方向上发展的需求问题,且该整体结构对温度不敏感,局部热应力小,故满足快速启停和调峰运行的要求。通过本技术能最大程度上实现蒸汽中热量的回收,符合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时代追求,能降低生产成本,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单层结构的盘香型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与图3相邻的单层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包括立式筒体(1)、上封头(2)、下封头(3)、裙座(4)、给水进口(5)、给水出口(6)、蒸汽进口(7)、安全阀接口、第一液位仪接口、第二液位仪接口、第一平衡容器接口、第二平衡容器接口、信号口、放气口(8)、前级疏水口(9)、危机疏水口(10)、放水口(11)、疏水口(12)和检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筒体(1)的内部包括多层盘香型换热管(13)、形状结构完全一致的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的上管口穿出上封头(2)分别设为给水进口(5)和给水出口(6),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的位于立式筒体(1)内的管体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平行且分别纵向贯穿整个立式筒体(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立式筒体(1)的末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全支撑环形板(16),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均穿过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的板面,且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穿出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的下管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堵(17)和第二管堵(18);位于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上方的立式筒体(1)内相叠设置有多层盘香型换热管(13),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为单层结构,每层的盘香型换热管(13)均包括分别与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相连接的两个管口,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13)的两个管口分别前后交错设置,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13)之间间隔设有支撑架(19),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与支撑架(19)相交叠设置至所述立式筒体(1)的顶端;所述立式筒体(1)内壁上沿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交叠在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与支撑架(19)之间的多个水平的单弓形折流板(20),相邻单弓形折流板(20)的缺口前后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均穿过每一个单弓形折流板(20),缺口方向一致的相邻两个单弓形折流板(20)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与盘香型换热管(13)限位配合的固定钢架(21),倒数第一、二块缺口方向相反的单弓形折流板(20)分别与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之间设置有与盘香型换热管(13)限位配合的固定钢架(21);所述第一集水管(14)、第二集水管(15)、每层的盘香型换热管(13)的管体均为整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JG型高压加热器,包括立式筒体(1)、上封头(2)、下封头(3)、裙座(4)、给水进口(5)、给水出口(6)、蒸汽进口(7)、安全阀接口、第一液位仪接口、第二液位仪接口、第一平衡容器接口、第二平衡容器接口、信号口、放气口(8)、前级疏水口(9)、危机疏水口(10)、放水口(11)、疏水口(12)和检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筒体(1)的内部包括多层盘香型换热管(13)、形状结构完全一致的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的上管口穿出上封头(2)分别设为给水进口(5)和给水出口(6),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的位于立式筒体(1)内的管体在竖直方向上相互平行且分别纵向贯穿整个立式筒体(1)内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立式筒体(1)的末端水平固定设置有全支撑环形板(16),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均穿过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的板面,且所述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穿出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的下管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管堵(17)和第二管堵(18);位于所述全支撑环形板(16)上方的立式筒体(1)内相叠设置有多层盘香型换热管(13),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为单层结构,每层的盘香型换热管(13)均包括分别与第一集水管(14)和第二集水管(15)相连接的两个管口,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13)的两个管口分别前后交错设置,相邻两层盘香型换热管(13)之间间隔设有支撑架(19),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与支撑架(19)相交叠设置至所述立式筒体(1)的顶端;所述立式筒体(1)内壁上沿纵向均匀分布设置有交叠在所述盘香型换热管(13)与支撑架(19)之间的多个水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伟马建峰周印梅蔚海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