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66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托架,其第一端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用于带动所承载的工件转动;输送组件,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活动托架上;检测组件,其用于检测其覆盖范围内是否有工件;控制模块,当检测组件检测到其覆盖范围内没有工件时,控制模块控制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以使活动托架上的工件放置在差速链上。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全程无需人工作业,实现了工件的自动上线,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也能提升工件上线过程的稳定性。

A kind of device and method of workpiece automatic on-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圆柜空调内机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序需要将空调内机的工艺板从生产线上移动至差速链上,但由于差速链线位于生产线下方,且提升机无法对工艺板进行返板工作(也即将工艺板从生产线返回至差速链上),因此,在现有的圆柜空调内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将工艺板从生产线上移动至差速链上,不仅操作困难,且生产线工人劳动强度大。因此,急需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及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包括:活动托架,其第一端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用于带动所承载的工件转动;输送组件,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活动托架上;检测组件,其用于检测差速链上是否有工件;控制模块,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差速链上没有工件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托架上的工件放置在所述差速链上。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托架下方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抵触所述活动托架,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相铰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做直线运动,当所述连接件做直线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件的活动端绕其固定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设置在靠近所述活动托架第一端的下方。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固定端通过轴承进行连接。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活动端设有滑动轮,用于减小所述支撑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活动托架之间的摩擦力。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靠近所述活动托架第二端的所述差速链的外侧,用于防止工件从所述差速链上滑落。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差速链的支座上。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差速链能够沿垂直所述活动托架转动平面的方向移动。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差速链运动行程的后端。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自动上线方法,其采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利用工件的自重效应,使其自动运行至活动托架上,并通过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活动托架的转动,以在差速链上没有工件时,控制活动托架转动以将工件放置在差速链上。该方案全程无需人工作业,实现了工件的自动上线,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也能提升工件上线过程的稳定性。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图1中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包括活动托架1、输送组件2、检测组件(图中未显示)和控制模块(图中未显示)。活动托架1的第一端11能够绕其第二端12转动,用于带动所承载的工件转动,工件可以为空调圆柜内机的工艺板。输送组件2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活动托架1上。输送组件2可以包括流利条。在该实施例中,流利条为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且该实施例中的流利条通过支架3固定在地面或者其他类似于地面的底座上。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其覆盖范围内是否有工件,若没有,则控制模块控制活动托架1的第一端11绕活动托架1的第二端12转动,以使活动托架1上的工件放置在差速链4上。其中,差速链4能够沿垂直活动托架1转动平面的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在差速链4的底部设置滑动组件41,用于带动差速链4移动,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检测组件设置在差速链4行程的后端。当其检测范围内没有工件时,表示工件已经进入下一工序的节点,此时,检测组件将其检测范围没有工件的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同时,差速链4返回起始位置,准备接受下一个工件。控制系统接收到该信号后,控制活动托架1转动,以将位于其上的工件下放至差速链4上。可以理解地,当活动托架1的第一端11绕其第二端12转动以使活动托架1上的工件放置在差速链4上时,活动托架1的上表面低于差速链4的上表面。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动托架1的第二端12设置在差速链4的支座上。如图1所示,活动托架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转动,具体地,根据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活动托架1下方的驱动组件5。具体地,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支撑件52和连接件53,支撑件52包括活动端521和固定端522,活动端521抵触活动托架1,固定端522与连接件53的第一端531相铰接,在其中一个实现方式中,连接件53的第一端531与支撑件52的固定端522通过轴承54进行连接,轴承54通过轴承座55设置在底座6上。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连接件53的第二端53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件53做直线运动。当连接件53做直线运动时,能够带动支撑件52的活动端521绕其固定端522转动,以使活动托架1的第一端11绕活动托架1的第二端12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52可以为捌臂杆,驱动件51可以为气缸,连接件52可以为Y型接头。当连接件53为Y型接头时,支撑件52的固定端522插入Y型接头的分叉支之间。优选地,支撑件52的活动端521设有轮子523,以减小支撑件52的活动端521与活动托架1之间的摩擦力。如图1所示,支撑件52设置在靠近活动托架1的第一端11的下方,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活动托架1,使得活动托架1在顺时针转动时,活动托架1能够与流利条位于同一平面内,以使工件能够从流利条上滑落至活动托架1上,且在活动托架1逆时针转动时,活动托架1能够位于差速链4的下方,以使工件能够从活动支架1上落在差速链4上。但实际中,如果要考虑气缸和Y型接头的结构,需要为气缸和Y型接头预留一定位置的话,则可以将支撑件52往活动托架1第二端12的方向移动。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申请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还包括挡板7,挡板7设置在靠近活动托架1第二端12的差速链4的外侧,用于防止工件从差速链4上滑落。下面根据图1详细说明一种工件自动上线方法,该例中以空调圆柜内机的工艺板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步:将工艺板从生产线10上移动至流利条上,该过程可通过机械手执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活动托架,其第一端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以带动所承载的工件转动;/n输送组件,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活动托架上;/n检测组件,其用于检测其覆盖范围内是否有工件;/n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其覆盖范围内没有工件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托架上的工件放置在所述差速链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托架,其第一端能够绕其第二端转动,以带动所承载的工件转动;
输送组件,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活动托架上;
检测组件,其用于检测其覆盖范围内是否有工件;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检测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检测组件检测到其覆盖范围内没有工件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托架上的工件放置在所述差速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托架下方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支撑件和连接件,
所述支撑件包括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抵触所述活动托架,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相铰接;
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连接件做直线运动,当所述连接件做直线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件的活动端绕其固定端转动,以使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一端绕所述活动托架的第二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自动上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置在靠近所述活动托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培陈志广雷静美程滋润许成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