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磊专利>正文

一种包膜机构和包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62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包膜机构和包膜方法,包括壳体、卷膜柱和热缩罐;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卷膜柱;所述卷膜柱的弧面上卷连有热缩膜;所述空腔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于卷膜柱的右侧位置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所述壳体内表面于第二输送柱的右侧位置固连有水平放置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的下表面固连有热缩罐;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压缩秸秆包膜后容易局部裸露、包膜不均或包膜较松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秸秆包膜的完全密封,有效的避免环境较为潮湿或雨天时露天码放的条件下,包膜内部的压缩秸秆被侵湿,且包膜效率较高。

A coating mechanism and coa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膜机构和包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包膜机构和包膜方法。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或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但是农作物收割后,由于秸秆较为蓬松,不利于运输和储存,但通过包膜打包后储存发酵比较好,不容易浪费好储存,客露天空地码放,经过打包发酵的饲草液汁不流失,营养成分高。现有技术中,包膜是通过将压缩后的秸秆不停的转动,并同时转动包膜实现包膜完全将压缩秸秆的表面包裹覆盖,但是因为转动速度大小、压缩秸秆的形状以及包膜的拉紧程度均会对压缩秸秆的包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压缩秸秆局部裸露、包膜不均或包膜较松等问题,同时缠绕包裹的方式无法实现秸秆的完全密封,因此当外部环境较为潮湿或雨天时,会使包膜内部的压缩秸秆进水侵湿,影响秸秆的进一步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秸秆包膜后容易局部裸露、包膜不均或包膜较松等问题,同时缠绕包裹的方式无法实现秸秆的完全密封,因此当外部环境较为潮湿或雨天时,会使包膜内部的压缩秸秆进水侵湿,影响秸秆的进一步加工使用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膜机构和包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包膜机构,包括壳体、卷膜柱和热缩罐;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卷膜柱,且卷膜柱位于空腔的靠左侧位置;所述卷膜柱的弧面上卷连有热缩膜;所述空腔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于卷膜柱的右侧位置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且热缩膜从卷膜柱上引出并依次穿过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所述壳体内表面于第二输送柱的右侧位置固连有水平放置的支撑面板;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于第二输送轴和支撑面板之间位置固连有刀模;所述支撑面板的上表面开始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板的上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进料漏斗;所述支撑面板的下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热缩罐,且热缩罐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热缩罐的口部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表面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合口叶;所述齿轮的外部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侧侧面固连有第一气缸;所述热缩罐的弧形内壁内于合口叶的下方位置设有均匀布置的加热丝;所述空腔的下表面于热缩罐的左侧位置固连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上表面固连有第一连杆;所述导向柱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右侧侧面固连有支撑座;所述第二连杆的左侧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且第三连杆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连杆的前端面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上下滑动连接于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个侧壁之间于支撑座的下方位置左右滑动连接有放置板;工作时,当需要对秸秆包膜时,首先将秸秆置于粉碎机中进行充分粉碎,然后对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压缩,使得秸秆聚合形成圆柱状,打开包膜机构,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转动,带动卷膜柱上的热缩膜向右输送,并最终将热缩膜输送到通孔上方,然后刀模向下移动将热缩膜割断,此时将压缩得到的圆柱状的秸秆通过进料漏斗置入热缩罐,并且秸秆落入热缩罐内的同时会将通孔上方的热缩膜一起带入,并使得热缩膜包裹在秸秆外部,通过热缩罐内部设置的加热丝,对秸秆外部包裹的热缩膜进行加热,使热缩膜收缩变形,热缩膜收缩后会紧贴于圆柱状的外表面,然后第一气缸带动齿条移动,齿条进而通过啮合方式带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会通过连杆带动合口叶转动,进而合口叶之间的开合,对开口的热缩膜进行封口,然后第二气缸向前顶出带动第三连杆向前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以第一连杆为中心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杆转动会带动支撑座转动,使热缩罐的底部打开,此时包膜好的秸秆会落入到放置板上,然后第二气缸回收,通过以上机构再次带动支撑座逆时针转动,使热缩罐的底部关闭,同时放置板向右滑动将包膜好的秸秆带出,移出秸秆,放置板重新向左移动复位,然后可以进行下一个圆柱状的秸秆包膜工作,通过一种包膜机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压缩秸秆不停的转动,并同时转动包膜实现包膜完全将压缩秸秆的表面完全覆盖包裹,但是因为转动速度大小、压缩秸秆的形状以及包膜的拉紧程度均会对压缩秸秆的包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压缩秸秆局部裸露、包膜不均或包膜较松等问题,同时缠绕包裹的方式无法实现秸秆的完全密封,因此当外部环境较为潮湿或雨天时会使包膜内部的压缩秸秆进水侵湿,影响秸秆的进一步加工使用,因此通过该包膜机构实现了秸秆包膜的完全密封,有效的防止外部环境对秸秆的影响,同时秸秆外部包裹的热缩膜受热收缩,使得热缩膜内的空气可以尽可能排空,防止包裹后的空鼓现象,影响搬运和运输,并且极大减少了包膜的时间,实现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布置的小孔,且小孔的开口方向均为向右倾斜;所述小孔共同接有同一气源;工作时,当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转动,带动卷膜柱上的热缩膜向右输送时,热缩膜右侧的边容易碰触到支撑面板的上表面,使热缩膜卷曲,影响热缩膜的正常输送,进而导致热缩膜无法正常使用,因此通过在支撑面板表面开设均匀布置的小孔,使得热缩膜可以一直悬浮在支撑面板上方,便于热缩膜的有效向右输送,同时小孔的开口方向均向右倾斜,有效的促进热缩膜的展开,避免了热缩膜的局部褶皱现象。优选的,所述合口叶均为隔热材料设计;工作时,当秸秆包膜结束后,合口叶会自动关闭,使得热缩罐上方的开口关闭,当卷膜柱上的热缩膜通过第一输送柱和第二输送柱再次向右输送到支撑面板上方时,合口叶可以有效的防止热缩罐内的热气通过通孔向上流动,使得还未开始对秸秆包膜的热缩膜受热收缩,影响热缩膜的使用,通过将合口叶均设为隔热的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热缩罐内的温度通过合口叶传递到支撑面板上方,有效的减少了对支撑面板上方热缩膜的影响。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孔,且第一连杆上下滑动连接于导向孔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下表面与导向孔的底面之间固连有弹簧;工作时,当包膜结束后,从热缩罐内落入到放置板上的秸秆,其顶部的包膜封口会伸出一定长度,影响搬运,同时通过压合方式的封口较不稳定,在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容易出现封口打开的现象,因此通过在第一连杆的下表面和导向孔的底面之间固连弹簧,当新落入热缩罐内的秸秆会撞击支撑座,使支撑座瞬间向下移动,对支撑座底部的热缩膜封口进行压平修整,减少封口对于搬运和存储码放的影响。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上下两个表面内均设有加热丝;工作时,当支撑座瞬间向下移动,对支撑座底部的热缩膜封口进行压平修整后,相较于压平之前封口作用有所加强,但是暴力搬运时,压合的封口仍然较不稳定,因此通过在在支撑座上下表面设置加热丝,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压平前秸秆底部热缩膜的热合,另一方面压平时,可以对封口进行有效的热缩,使得封口较为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膜机构,包括壳体(1)、卷膜柱(2)和热缩罐(3);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卷膜柱(2),且卷膜柱(2)位于空腔(11)的靠左侧位置;所述卷膜柱(2)的弧面上卷连有热缩膜(21);所述空腔(11)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于卷膜柱(2)的右侧位置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柱(22)和第二输送柱(23),且热缩膜(21)从卷膜柱(2)上引出并依次穿过第一输送柱(22)和第二输送柱(23);所述壳体(1)内表面于第二输送柱(23)的右侧位置固连有水平放置的支撑面板(12);所述空腔(11)的上表面于第二输送轴和支撑面板(12)之间位置固连有刀模(14);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上表面开始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上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进料漏斗(15);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下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热缩罐(3),且热缩罐(3)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热缩罐(3)的口部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的上表面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合口叶(32);所述齿轮(31)的外部啮合有齿条(33);所述齿条(33)的右侧侧面固连有第一气缸(34);所述热缩罐(3)的弧形内壁内于合口叶(32)的下方位置设有均匀布置的加热丝(35);所述空腔(11)的下表面于热缩罐(3)的左侧位置固连有导向柱(36);所述导向柱(36)的上表面固连有第一连杆(37);所述导向柱(3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二连杆(38);所述第二连杆(38)的右侧侧面固连有支撑座(39);所述第二连杆(38)的左侧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10),且第三连杆(310)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连杆(310)的前端面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311),且第二气缸(311)上下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表面;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个侧壁之间于支撑座(39)的下方位置左右滑动连接有放置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膜机构,包括壳体(1)、卷膜柱(2)和热缩罐(3);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同一个卷膜柱(2),且卷膜柱(2)位于空腔(11)的靠左侧位置;所述卷膜柱(2)的弧面上卷连有热缩膜(21);所述空腔(11)的前后两个侧面之间于卷膜柱(2)的右侧位置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输送柱(22)和第二输送柱(23),且热缩膜(21)从卷膜柱(2)上引出并依次穿过第一输送柱(22)和第二输送柱(23);所述壳体(1)内表面于第二输送柱(23)的右侧位置固连有水平放置的支撑面板(12);所述空腔(11)的上表面于第二输送轴和支撑面板(12)之间位置固连有刀模(14);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上表面开始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上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进料漏斗(15);所述支撑面板(12)的下表面于通孔位置固连有热缩罐(3),且热缩罐(3)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热缩罐(3)的口部位置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的上表面通过连杆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合口叶(32);所述齿轮(31)的外部啮合有齿条(33);所述齿条(33)的右侧侧面固连有第一气缸(34);所述热缩罐(3)的弧形内壁内于合口叶(32)的下方位置设有均匀布置的加热丝(35);所述空腔(11)的下表面于热缩罐(3)的左侧位置固连有导向柱(36);所述导向柱(36)的上表面固连有第一连杆(37);所述导向柱(36)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二连杆(38);所述第二连杆(38)的右侧侧面固连有支撑座(39);所述第二连杆(38)的左侧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310),且第三连杆(310)前后方向水平放置;所述第三连杆(310)的前端面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311),且第二气缸(311)上下滑动连接于壳体(1)的内表面;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个侧壁之间于支撑座(39)的下方位置左右滑动连接有放置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夏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