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059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所述自动滑翔上料车包括车架体、操作机构及用于承载物料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体上,所述操作机构作用于所述翻转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一设定角度,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翻转架滑出;储料装置包括储料架及自动滑翔上料车,所述储料架能够配合所述自动滑翔上料车进行储料,便于将物料从自动滑翔上料车滑出至储料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作业人员的频繁搬运,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劳动力且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具有使用便捷、成本低廉、实用性高的特点。

A kind of automatic glide loading car and stor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生产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产线上的物料箱多采用传统方式的叉车来运送物料,首先需要人工将物料箱搬运至站板上,再码垛整齐,十分耗费人力;之后,作业人员将叉车插入站板,并多次按压叉车手柄,将站板升起,再将纸箱中的物料通过叉车搬运到现场,这样的操作需反复执行,从而浪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将站板拉到现场后,需要把物料从站板上搬运至货架存放,由于货架高度较高,物料箱较重(约10公斤左右),作业人员频繁弯腰将物料箱搬上货架,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增大。若以每天5000片的产能计算,每个物料箱装20片物料,平均一天需要搬运250箱,平均每箱10公斤,相当于每天搬运2500公斤,折合2.5吨,导致作业人员劳动强度过大,且反复搬运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另外,现场存储物料箱的货架,各个物料箱堆叠摆放,容易导致存储空间浪费且现场混乱。随着自动化仓储的发展,亟需实现货物的立体存放、自动存取、标准化管理,从而降低储运费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频繁搬运、耗费时间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以节约时间、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用于物料箱的上料,所述自动滑翔上料车包括车架体、操作机构及用于承载物料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体上,所述操作机构作用于所述翻转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一设定角度,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翻转架滑出。进一步,所述翻转架上下布置为至少两层,所述操作机构与其中一层的翻转架连接,且该层的翻转架与其余层的翻转架之间形成联动关系。进一步,所述翻转架为上下两层,两层所述翻转架之间连接有联动杆,两层所述翻转架通过所述联动杆连接并同步运动。进一步,每层所述翻转架上铺设有多个上料滚轮组件,每个上料滚轮组件上沿上料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进一步,每层所述翻转架通过翻转轴与所述车架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翻转轴远离所述操作机构。进一步,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脚踏架及摩擦件,所述脚踏架与所述车架体铰接,所述脚踏架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脚踏端,所述摩擦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上并与其中一层所述翻转架的一端抵接。进一步,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脚踏回位弹性件和翻转回位弹性件,所述脚踏回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体及所述脚踏架连接,所述翻转回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体及其中一层所述翻转架连接。进一步,所述脚踏端被踩下时,所述连接端将所述翻转架的一端顶起以翻转所述翻转架;所述脚踏端被松开时,所述脚踏回位弹性件拉回所述脚踏架,所述翻转回位弹性件拉回所述翻转架。进一步,所述车架体底部设置有车架脚轮,所述车架脚轮为定向轮和/或万向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储料装置,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架及如上所述的自动滑翔上料车,所述储料架包括至少一个货架体,所述货架体包括至少两层载物架,且所述载物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一设定角度,所述载物架上铺设有多个载物滚轮组件,每个载物滚轮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排成一排的滚轮,以使物料从所述自动滑翔上料车滑入所述储料架上。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及储料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操作机构作用于所述翻转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一设定角度,通过操作机构即可使翻转架上的物料自动滑出至一储料架中,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劳动力且节约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滑翔上料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滑翔上料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料架的结构示意图。零件标号说明100-自动滑翔上料车;400-储料架;10-车架体;11-第一限位杆;12-第二限位杆;13-车架脚轮;14-扶手架;20-翻转架;21-第一翻转架;211-第一上料滚轮组件;212-第一翻转轴;22-第二翻转架;221-第二上料滚轮组件;222-第二翻转轴;23-联动杆;30-操作机构;31-脚踏架;311-连接端;312-脚踏端;313-连接轴;32-摩擦件;33-脚踏回位弹性件;34-翻转回位弹性件;40-货架体;41-载物架;411-载物滚轮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滑翔上料车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100,所述自动滑翔上料车100包括车架体10、操作机构30及用于承载物料的翻转架20,所述翻转架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体10上,所述操作机构30作用于所述翻转架20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20翻转一设定角度,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翻转架20滑出。其中,所述设定角度介于15°~20°,本例中,设定翻转20°,使放置于所述翻转架20上的物料滑出。所述翻转架20上下布置为至少两层,所述操作机构30与其中一层的翻转架连接,且该层的翻转架与其余层的翻转架之间形成联动关系。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架20为上下两层,自下而上分别为第一翻转架21和第二翻转架22,第一翻转架21和第二翻转架22相互平行,且能够同时联动,所述操作机构30与第一翻转架21连接,并能够驱动第一翻转架21和第二翻转架22同时翻转设定角度。两层所述翻转架20之间连接有联动杆23,两层所述翻转架20通过所述联动杆23连接并同步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架21与所述第二翻转架22之间连接有一个联动杆23,所述联动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架21及所述第二翻转架22的一侧,当所述第一翻转架21受到操作机构30作用力翻转时,会带动所述第二翻转架22同时翻转,通过一次翻转两层翻转架20,使两层翻转架20上的物料同时滑动出料,提高生产效率。其中,每层所述翻转架上铺设有多个上料滚轮组件,每个上料滚轮组件上沿上料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均为无动力滚轮,且每排的多个滚轮彼此相邻,当所述翻转架翻转设定角度时,物料能够在滚轮的作用下向翻转架的出料端(远离所述操作机构30的一端)滑动,从而避免人工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体、操作机构及用于承载物料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体上,所述操作机构作用于所述翻转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一设定角度,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翻转架滑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体、操作机构及用于承载物料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车架体上,所述操作机构作用于所述翻转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翻转架翻转一设定角度,使所述物料从所述翻转架滑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上下布置为至少两层,所述操作机构与其中一层的翻转架连接,且该层的翻转架与其余层的翻转架之间形成联动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架为上下两层,两层所述翻转架之间连接有联动杆,两层所述翻转架通过所述联动杆连接并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翻转架上铺设有多个上料滚轮组件,每个上料滚轮组件上沿上料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翻转架通过翻转轴与所述车架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翻转轴远离所述操作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滑翔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脚踏架及摩擦件,所述脚踏架与所述车架体铰接,所述脚踏架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银许文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