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29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54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包括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包括结构外表面成一定角度排列的加热透水板组,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板体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由壳型细砂层、壳型活性炭层、壳型致密过滤网组成,所述壳型细砂层设置在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内侧,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壳型雨水收集管、圆柱形储水件、排水导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加热透水板组通过环形止水带与所述圆柱形储水件连接。整体装置实现现了屋顶太阳能电池系统发电的同时也能够适应于极端条件下的除雪除冰并收集雨水做简单净化处理,形成具有水头的清洁水源。

A multifunctional solar roof power generation and water coll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屋顶发电和集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能源消费改革,由化石能源向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方向转变,太阳能作为以后能源的发展方向,具有不受供电影响,不消耗常规电能,只需要足够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就可以持续发电等特点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又因其不污染环境,运行维护成本低,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等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出现,这些楼层顶部光照环境良好,日照时间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安装太阳能装置的条件;在夏秋季节暴雨情况多发,城市地区遭受大暴雨容易引起城市内涝,同时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收集雨水在利用不仅仅可以减轻河道的排水压力,还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是实现水资源优化,改善和修复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目前因生产生活的需要,水电有大量的需求,而上述的太阳能和雨水不能够加以利用是资源的浪费,因此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为实现屋顶太阳能电池系统发电,适应于极端条件下的除雪除冰并收集雨水做简单净化处理,形成具有水头的清洁水源,为达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包括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包括结构外表面成一定角度排列的加热透水板组,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板体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由壳型细砂层、壳型活性炭层、壳型致密过滤网组成,所述壳型细砂层设置在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下端,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壳型雨水收集管、圆柱形储水件、排水导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加热透水板组通过环形止水带连接所述圆柱形储水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型细砂层、所述壳型活性炭层和所述壳型致密过滤网之间通过土工布进行隔离,形成完整的不同分层。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由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加热板、透水板组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板的板体上设置通水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处理系统中的所述壳型细砂层、所述壳型活性炭层和所述壳型致密过滤网设置在所述透水板的内部并依次排列组合而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间呈一定的夹角铺设,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之间用高性能止水粘合剂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用高性能的止水粘合剂连接形成V型沟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组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其采用高性能粘合剂与外壳结构支撑形成整体。本申请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在日常光照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组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坡度连接,将太阳能折射光充分利用,发挥效能将太阳光转变成电能存储下来,用于夜间照明和生活用电;在降雨条件下,雨水通过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板的通水孔,流经透水性外壳进入壳型细砂层,过滤水中细颗粒的杂质,进入壳型活性炭层吸附水中一些可溶性或者不可溶性杂质,再一次净化水体,最后通过壳型致密的滤网进入壳型雨水收集管,雨水沿着收集管流入高强度结构雨水导管,进入排水管,输出一种较为清洁的水源同时由于建筑物处于较高的屋顶,会形成一定的压力水头,可以直接灌溉植被,无需损耗能源;在冰雪,冰雹等恶劣条件下,由于太阳能电池组整体结构为壳体结构,对于外界受力有很好的抵抗性能,同时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板加热雨雪融化成水流,减小了建筑物屋顶的承载同时形成了干净清洁的水源用于清洁用水,整体装置实现现了屋顶太阳能电池系统发电的同时也能够适应于极端条件下的除雪除冰并收集雨水做简单净化处理,形成具有水头的清洁水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高强度雨水排水导管示意图;图4为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板组示意图;图5为透水板连接示意图;图6为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板组连接示意图;附图说明列表:1、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2、雨水处理系统;3、雨水收集系统;4、加热透水板组;5、太阳能电池组;6、壳型细砂层;7、壳型活性炭层;8、壳型致密过滤网;9、壳型雨水收集管;10、圆柱形储水件;11、排水导管;16、排水管;12、环形止水带;13、太阳能发电板;14、太阳能加热板;15、透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包括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1、雨水处理系统2,雨水收集3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1包括结构外表面成一定角度排列的加热透水板组4,所述加热透水板组4的板体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5,所述雨水处理系统2由壳型细砂层6、壳型活性炭层7、壳型致密过滤网8组成,所述壳型细砂层6设置在所述加热透水板组4的下端,所述雨水收集系统3包括壳型雨水收集管9、圆柱形储水件10、排水导管11、排水管16组成,所述加热透水板组4通过环形止水带12连接所述圆柱形储水件10。实施例2,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型细砂层6、所述壳型活性炭层7和所述壳型致密过滤网8之间通过土工布进行隔离,形成完整的不同分层。实施例3,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透水板组4由太阳能发电板13、太阳能加热板14、透水板15组成。实施例4,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水板15的板体上设置通水孔。实施例5,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处理系统3中的所述壳型细砂层6、所述壳型活性炭层7和所述壳型致密过滤网8设置在所述透水板15的内部并依次排列组合而成。实施例6,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之间呈一定的夹角铺设,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之间用高性能止水粘合剂连接。实施例7,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透水板组4用高性能的止水粘合剂连接形成V型沟槽。实施例8,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组5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其采用高性能粘合剂与外壳结构支撑形成整体。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包括结构外表面成一定角度排列的加热透水板组,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板体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由壳型细砂层、壳型活性炭层、壳型致密过滤网组成,所述壳型细砂层设置在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内侧,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壳型雨水收集管、圆柱形储水件、排水导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加热透水板组通过环形止水带与所述圆柱形储水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雨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所述太阳能发电加热透水系统包括结构外表面成一定角度排列的加热透水板组,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板体上铺设太阳能电池组,所述雨水处理系统由壳型细砂层、壳型活性炭层、壳型致密过滤网组成,所述壳型细砂层设置在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的内侧,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壳型雨水收集管、圆柱形储水件、排水导管、排水管组成,所述加热透水板组通过环形止水带与所述圆柱形储水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型细砂层、所述壳型活性炭层和所述壳型致密过滤网之间通过土工布进行隔离,形成完整的不同分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屋顶发电与集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透水板组由太阳能发电板、太阳能加热板、透水板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福跃张海堂彭开年王赵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