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17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含有以下物质: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纯化水。其中,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为祛斑美白功效的活性成分,三者结合共达化瘀祛斑功效;透明质酸钠、甘油为皮肤保湿剂,二者的添加对于活性成分的发挥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使凝胶澄明并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尼铂金乙酯为防腐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分简单,制得的凝胶剂成品均匀稳定,有较强的祛斑活性。

Sodium hyaluronate gel for treating chloasm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质酸
,特别涉及到一种含有中药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以及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女性面部的色素堆积而成的慢性皮肤疾病,表现为面部对称性褐色斑点及斑块。近年来,由于社会精神压力以及大气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黄褐斑的患病人数正逐年升高,且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大多发生在生育年龄,发病率高达50%。另一方面,黄褐斑病情反复绵长且数年不退,且常因发病部位为面部,可引起患者心理方面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形态美认知的提高,黄褐斑的治疗也逐渐成为皮肤科和医学美容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黄褐斑多使用脱色剂或遮光剂等,但这些虽会产生一定短期效果,且长期使用会刺激患者皮肤,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甚至存在致癌风险,且复发率高。相较之下,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方面多采用传统汤剂内服与外用中药制剂相结合的方法,取材天然广泛,毒副作用小,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及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传统的中药制剂多为洗剂、膏剂、霜剂等,其中洗剂的流动性较大,其使用和携带均不是很方便,并且它还很容易挥发,造成药物不必要的损失;膏剂和霜剂的涂展性不是很好,经常会造成涂布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对衣物造成污染,这些缺点导致患者对上述剂型使用的顺应性降低,这也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上述剂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与上述剂型相比,凝胶剂的质地均匀,可以均匀的涂在皮肤表面,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粘性,因此不存在流动性大的缺点,该制剂携带和使用较为方便,也不会对衣物造成污染,同时,凝胶剂还具有释药速度快、滞留时间长、对皮肤几乎无刺激、生物利用度高、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特点,这使得该制剂近些年来备受患者的喜爱。CN104645027B公开一种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是由混合稠膏和白凡士林调制而成的膏剂,所述混合稠膏制备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数计算由18~23份白芷、15~20份桂枝、22~27份益母草、12~17份枸杞子、5~10份皂角刺、18~23份石膏、12~17份地菍根、16~21份翁波、10~15份水凤仙、23~28份薄荷、35~40份楮实子、28~33份西洋参、31~36份黄精、27~32份大枣、29~34份紫草、12~17份牛蒡子等组成。该用于去除黄褐斑的膏剂通过舒肝理气解郁、健脾、活血化瘀、调补气血,平衡阴阳,使阴平阳秘,气血畅通等整体调节治疗黄褐斑。但是膏剂的涂展性不是很好,经常会造成涂布不均匀的现象,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对衣物造成污染。CN106309627A公开一种祛黄褐斑凝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辅料组成:琉璃草根30-40份、吊白叶10-20份、当归20-30份、川芎20-40份、桃仁10-20份、型号为940卡波姆1-3份、丙二醇10-30份、氮酮10-20份、透明质酸钠5-10份、三乙醇胺适量。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琉璃草根、吊白叶、当归、川芎、桃仁药材合并,粉碎,放入中药前处理机器处理,处理后药材加水煎煮两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10倍量,煎煮2h,合并煎液,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6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并回收乙醇,将浓缩液放入浸膏烘干机烘干,添加型号为940卡波姆、丙二醇、氮酮、透明质酸钠、三乙醇胺,75℃左右融熔,即得。但该凝胶的缺点是卡波姆类基质需要加入三乙醇胺等碱性成分才能形成凝胶,容易受到盐类电解质等其它成分的影响,导致凝胶粘性下降。CN102302650A公开一种美容祛斑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的原料按照重量份组成为:黄芪10~15重量份,当归10~15重量份,川芎6~10重量份,白芍6~10重量份,熟地10~15重量份,柴胡6~10重量份,红花6~10重量份,桔梗6~10重量份,山药10~15重量份,灵芝10~15重量份,何首乌10~15重量份,枸杞10~15重量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上述各组分分别清洗并粉碎,再进行微波萃取以提取有效成分,将各组分有效成分浓缩并干燥后得到干粉;后将干粉混合均匀,灭菌处理后,按照常规制剂方法制得所需制剂。但缺点是处方量大,多种中药有效成分不同,采用同一种提取方式,导致有效成分利用度低,起效慢。CN107638370A公开一种美白祛斑护肤品,其含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木瓜干细胞提取物0.1~5%、柠檬提取物0.5~6%、当归提取物0.5%~8%、桔梗提取物0.8~6%、酯类5~10%、油类5~8%、增稠剂0.1~0.4%、保湿剂15~20%、乳化剂2~8%、防腐剂0.1~1.0%、三乙醇胺0.1-0.4%、香精0.1~1.0%,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所述增稠剂选用卡波姆980、汉生胶、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保湿剂选用小分子透明质酸钠、海藻糖、葡聚糖、银耳多糖中一种或几种组合。该组合物中的柠檬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与木瓜干细胞提取物发生协同作用,起到美白祛斑的增效协同作用。但缺点是在成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中和剂,且润滑作用较差。CN109745387A公开一种治疗痤疮的凝胶涂膜剂,按质量比例,其制剂处方为:成膜剂6.0%-10.0%、赋形剂0.5%-2.0%、填充剂3.0%-8.0%、保湿剂/增塑剂6.0%-10.0%、香精1.0%、乙醇10%、药物5.0%-10.0%、纯化水加至总量为100%。其中药物是由大黄1份、黄柏1份、黄芩1份、桑白皮1.2份、当归1份、硫黄0.1份组成,成膜剂为聚乙烯醇(PVA),赋形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填充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湿剂/增塑剂为甘油,香精为桂花香精。该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疗效确切、治标又治本且远期效果明显。但缺点是聚乙烯醇制备的凝胶在涂布后易出现“搓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现代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透皮吸收理论,提供了一种含有中药的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包含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2.根据项1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道尔顿,优选为150万~250万道尔顿。3.根据项1或2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5~1.5重量份,优选为0.8~1.2重量份。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川芎提取物为0.7~14重量份,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3~6重量份,所述桔梗提取物为0.5~10重量份。5.根据项1~4中任一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包含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包含透明质酸钠、川芎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桔梗提取物、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尼铂金乙酯和纯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的分子量为100万~300万道尔顿,优选为150万~250万道尔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5~1.5重量份,优选为0.8~1.2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
所述川芎提取物为0.7~14重量份,
所述当归提取物为0.3~6重量份,
所述桔梗提取物为0.5~1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总重量100重量份的凝胶,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0.5~1重量份,优选为0.6~0.9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明质酸钠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凝胶的pH值范围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晨颖李超庞萌萌韩月梅刘建建郭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熙海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