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0163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包括水相核,所述水相核的组成包括气凝胶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若干所述活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所述气凝胶;有机相壳,包覆于所述水相核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活性药物的有效控释。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壳结构及其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控释体系是目前药物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在该体系中,水溶性药物、纳米颗粒等活性药物与载体结合在一起,并以一种可控的方式(速率)释放至外界环境中,从而达到对疾病的有效治疗。目前,常见的药物控释体系,是采用壳核结构,壳核结构是指活性药物(核)被载体物质(壳)包裹于核心区域,活性物质的释放速率主要通过调节载体物质的分子特性及壳的壁厚实现。然而,当载体物质被水解或降解后,位于核心区域的活性药物会同时迅速全部流出,无法实现活性药物的有效控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旨在实现活性药物的有效控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包括水相核,所述水相核的组成包括气凝胶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若干所述活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所述气凝胶;有机相壳,包覆于所述水相核的表面。可选地,所述气凝胶包括有机气凝胶和无机气凝胶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有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及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且或,所述无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有机相壳的组成包括脂溶性高分子材料。可选地,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水溶性粒子,且或,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纳米粒子。可选地,所述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nm至900nm。可选地,所述有机相壳的壁厚为5nm到700nm,且或,所述水相核的外径为5nm到700nm。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水相溶液,所述第一水相溶液包括水溶性物质和活性药物;制备有机相溶液,所述有机相溶液包括脂溶性高分子;混合所述第一水相溶液和所述有机相溶液,以形成油包水的第一乳化液;制备第二水相溶液,混合所述第二水相溶液与所述第一乳化液,以使所述水溶性物质转化成水凝胶,并形成水包油的第二乳化液;过滤、干燥所述第二乳化液,以使所述水凝胶转化成气凝胶,获得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可选地,所述“制备第二水相溶液,混合所述第二水相溶液与所述第一乳化液,以使所述水溶性物质转化成水凝胶”的步骤包括:制备第二水相溶液,调节所述第二水相溶液的溶液参数,混合所述第二水相溶液与所述第一乳化液,以使所述水溶性物质转化成水凝胶。可选地,所述溶液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及酸碱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水相核的组成包括气凝胶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若干活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气凝胶;有机相壳包覆于水相核的表面。这样,在活性药物的释放过程中,当有机相壳被水解或者降解后,活性药物粒子不会同时迅速全部流出。只有水分子透过有机相壳进入到水相核,水相核中的气凝胶逐步吸水,分散于气凝胶的活性药物粒子才能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并随水分子流出。由于气凝胶的吸水过程是缓慢可控的,从而活性药物的释放过程也是缓慢可控的。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活性药物的有效控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核壳结构纳米粒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透射电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扫描电镜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制备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标号名称名称标号100核壳结构纳米粒子120水相核110有机相壳121气凝胶111脂溶性高分子材料122活性药物粒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参见图1,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核壳结构纳米粒子100,包括水相核120,该水相核120的组成包括气凝胶121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122,若干活性药物粒子122分散于气凝胶121;有机相壳110,包覆于水相核1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水相核120的组成包括气凝胶121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122,若干活性药物粒子122分散于气凝胶121;有机相壳110包覆于水相核120。这样,在活性药物的释放过程中,当有机相壳110被水解或者降解后,活性药物粒子122不会同时全部从水相核120中流出。只有水分子透过有机相壳110进入到水相核120,水相核120中的气凝胶121逐步吸水,分散于气凝胶121的活性药物粒子122才能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并随水分子流出。由于气凝胶121的吸水过程是缓慢可控的,从而活性药物122的释放过程也是缓慢可控的。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活性药物的有效控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包括有机气凝胶和无机气凝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及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只要能吸水,使得分散于气凝胶内的活性药物粒子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并随水分子流出,就可以实现活性药物的缓释,能够以上效果的气凝胶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制备,本专利技术不受限于此。当然,不同成分组成的气凝胶的吸水能力是不一样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选用不同成分组成的气凝胶,用以实现对气凝胶吸水能力的调节,从而控制活性药物粒子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的速度,以此达到对活性药物粒子释放速率的调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水溶性粒子,且或,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活性药物粒子既可以为水溶性粒子,也可以为纳米粒子,只要能分散或者溶解于水中,当气凝胶吸水时,活性药物粒子就能够随水流出,实现活性药物的缓释。当然,本专利技术所述活性药物可以为抗生素,也可以为其他活性成分。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相壳的组成包括脂溶性高分子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脂溶性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包括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二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脂、聚羟基丁脂酸、聚羟基烷酯、聚丁二酸丁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二元醇酯、聚羟基烷酸、聚酰胺、聚乙烯醇及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当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脂溶性高分子还可以为其他具有亲水基团的能够溶于有机相溶剂的高分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相核,所述水相核的组成包括气凝胶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若干所述活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所述气凝胶;/n有机相壳,包覆于所述水相核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相核,所述水相核的组成包括气凝胶和若干活性药物粒子,若干所述活性药物粒子分散于所述气凝胶;
有机相壳,包覆于所述水相核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包括有机气凝胶和无机气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及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且或,所述无机气凝胶的成分包括二氧化硅和羟基磷灰石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壳的组成包括脂溶性高分子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水溶性粒子,且或,所述活性药物粒子为纳米粒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nm至900n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壳的壁厚为5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碳十四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