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953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弹簧通过检测机构中的输送滑道滑动到CCD检测探头下方通过外径规检测,检测合格后的弹簧继续滑动并滑落到输送带上,被输送到抓取机构中并被夹取气爪夹取上料;为使弹簧能够逐一通过CCD检测探头,通过第一挡料气缸将弹簧位置限制在CCD检测探头检测范围内,通过压料气缸固定后续弹簧,避免对检测造成干扰,通过排料气缸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料,造成生产中断;为使弹簧逐一被夹取气爪夹取,通过挡料气缸Ⅳ将输送通道末端封闭,并通过拉料气缸推动弹簧;解决了通过人工对弹簧进行外径规判断上料造成的生产进度慢、生产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An automatic loading device for rear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弹簧上料常通过人工进行外径规判断并进行上料,自动化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检测机构、抓取机构;所述检测机构与抓取机构间通过输送带连通;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输送滑道、位于输送滑道上方的CCD检测探头、用于固定弹簧位置的压料气缸、用于限制弹簧滑动的第一挡料气缸、设于输送滑道末端的排料气缸;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输送通道、位于输送通道末端端口的夹取气爪、用于封闭输送通道末端的挡料气缸Ⅳ、用于推动弹簧的拉料气缸。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第一挡料气缸沿输送滑道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为挡料气缸Ⅰ、挡料气缸Ⅱ、挡料气缸Ⅲ;所述挡料气缸Ⅱ、挡料气缸Ⅰ分别位于CCD检测探头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料气缸分为位于挡料气缸Ⅰ右侧的压料气缸Ⅰ、位于挡料气缸Ⅱ与挡料气缸Ⅲ间的压料气缸Ⅱ。作为一个优选项,位于所述挡料气缸Ⅰ的右侧设有光电开关Ⅰ,位于所述挡料气缸Ⅱ的右侧设有光电开关Ⅱ;位于所述挡料气缸Ⅲ的左侧设有光电开关Ⅲ。作为一个优选项,位于所述挡料气缸Ⅱ与挡料气缸Ⅲ间的输送滑道独立成一旋转滑道并可通过伺服电机转动。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排料气缸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接近开关Ⅱ、接近开关Ⅲ。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拉料气缸分为拉料气缸Ⅰ、与拉料气缸Ⅰ连接的拉料气缸Ⅱ,所述拉料气缸Ⅱ推动拉料气缸Ⅰ移动并使拉料气缸Ⅰ移动轨迹与输送通道平行。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输送通道出口端口设有接近开关Ⅰ,所述输送通道一侧设有接近开关Ⅳ。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输送通道末端下方设有装有抬升气缸的滑道。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输送滑道通过振动盘输送弹簧。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振动盘内设有高位检测感应器、低位检测感应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弹簧通过检测机构中的输送滑道滑动到CCD检测探头下方通过外径规检测,检测合格后的弹簧继续滑动并滑落到输送带上,被输送到抓取机构中并被夹取气爪夹取上料;为使弹簧能够逐一通过CCD检测探头,通过第一挡料气缸将弹簧位置限制在CCD检测探头检测范围内,通过压料气缸固定后续弹簧,避免对检测造成干扰,通过排料气缸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卡料,造成生产中断;为使弹簧逐一被夹取气爪夹取,通过挡料气缸Ⅳ将输送通道末端封闭,并通过拉料气缸推动弹簧;解决了通过人工对弹簧进行外径规判断上料造成的生产进度慢、生产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检测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抓取机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检测机构使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包括检测机构1、抓取机构2;检测机构1与抓取机构2间通过输送带连通;弹簧通过检测机构1中的输送滑道11滑动到CCD检测探头12下方通过外径规检测,检测合格后的弹簧继续滑动并滑落到输送带上,被输送到抓取机构2中并被夹取气爪22夹取上料;为使弹簧能够逐一通过CCD检测探头12,通过第一挡料气缸14将弹簧位置限制在CCD检测探头12检测范围下方的输送滑道11内,通过压料气缸13固定后续弹簧在输送滑道11内,避免对检测造成干扰;在运行过程中,检测机构1内出现弹簧卡料,可通过排料气缸15进行排料来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为使弹簧逐一被夹取气爪22夹取,通过挡料气缸Ⅳ23将输送通道21末端封闭,并通过拉料气缸24推动输送通道21中的弹簧;本设备解决了通过人工对弹簧进行外径规判断上料造成的生产进度慢、生产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参照图2、图4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弹簧检测效率和自动化,上述第一挡料气缸14沿输送滑道11从右到左依次排列分为挡料气缸Ⅰ141、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Ⅲ143;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Ⅰ141分别位于CCD检测探头12下方的左右两侧,在挡料气缸Ⅰ141的右侧、挡料气缸Ⅱ142的右侧、挡料气缸Ⅲ143的右侧分别设有光电开关Ⅰ3、光电开关Ⅱ4、光电开关Ⅲ5;压料气缸13分为设于挡料气缸Ⅰ141右侧的压料气缸Ⅰ131、位于挡料气缸Ⅱ142与挡料气缸Ⅲ143间的压料气缸Ⅱ132;位于挡料气缸Ⅱ142与挡料气缸Ⅲ143间的输送滑道11独立成一旋转滑道106。弹簧通过检测机构1步骤如下:1.初始时,压料气缸Ⅰ131、压料气缸Ⅱ132全部缩回;挡料气缸Ⅰ141、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Ⅲ143全部伸出,将封闭输送滑道11封闭。2.当光电开关Ⅰ3感应到弹簧到位,挡料气缸Ⅰ141缩回,缩回后再伸出,使只有一个弹簧进入;当光电开关Ⅱ4感应到弹簧到位CCD检测探头12进行检测。3.弹簧检测位置正确后,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Ⅲ143缩回使弹簧继续沿输送滑道11滑落;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Ⅲ143缩回后再伸出。4.弹簧检测位置不正确后,挡料气缸Ⅱ142缩回,使弹簧下滑并位于压料气缸Ⅱ132下方,压料气缸Ⅱ132伸出固定弹簧;伺服电机6旋转使旋转滑道106旋转,弹簧方向得到调整后,压料气缸Ⅱ132缩回,挡料气缸Ⅲ143缩回,使弹簧继续沿输送滑道11滑落。当接近开关Ⅱ7、接近开关Ⅲ8均感应到弹簧时,则表示输送滑道11出现卡料,则排料气缸15缩回,缩回后马上伸出,达到排料的效果。参照图3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弹簧的抓取的自动化,拉料气缸24分为拉料气缸Ⅰ241、与拉料气缸Ⅰ241连接的拉料气缸Ⅱ242,拉料气缸Ⅱ242推动拉料气缸Ⅰ241移动并使拉料气缸Ⅰ241移动轨迹与输送通道21平行;输送通道21出口端口设有接近开关Ⅰ9;输送通道21一侧设有接近开关Ⅳ10。弹簧抓取步骤如下:1.在弹簧通过检测机构1的初始阶段时,挡料气缸Ⅳ23缩回将输送通道21末端封闭;拉料气缸Ⅰ241向上伸出,拉料气缸Ⅱ242向前伸出将拉料气缸Ⅰ241推向挡料气缸Ⅳ23。2.接近开关Ⅳ10感应到弹簧到位,拉料气缸Ⅰ241、拉料气缸Ⅱ242缩回,挡料气缸Ⅳ23伸出,挡料气缸使单一弹簧进入。3.当接近开关Ⅰ9感应到弹簧到位,使夹取气爪22夹取。4.重复上述步骤。输送滑道11通过振动盘103输送弹簧,振动盘103上设有高位检测器104两个,低位检测器105两2个,高位检测器104监测振动盘103满料情况,振动盘103满料后,弹簧输送线停止运行,等到信号消失后再次启动;低位检测感应器105用于检测振动盘103缺料,振动盘103缺料报警。为避免振动盘103出现满料的情况,当光电开关Ⅰ3,光电开关Ⅲ5,接近开关Ⅱ7,接近开关Ⅲ8同时有信号时,停止往振动盘103中送料,直到只有光电开关Ⅰ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抓取机构(2);所述检测机构(1)与抓取机构(2)间通过输送带连通;/n所述检测机构(1)包括输送滑道(11)、位于输送滑道(11)上方的CCD检测探头(12)、用于固定弹簧位置的压料气缸(13)、用于限制弹簧滑动的第一挡料气缸(14)、设于输送滑道(11)末端的排料气缸(15);/n所述抓取机构(2)包括输送通道(21)、位于输送通道(21)末端端口的夹取气爪(22)、用于封闭输送通道(21)末端的挡料气缸Ⅳ(23)、用于推动弹簧的拉料气缸(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抓取机构(2);所述检测机构(1)与抓取机构(2)间通过输送带连通;
所述检测机构(1)包括输送滑道(11)、位于输送滑道(11)上方的CCD检测探头(12)、用于固定弹簧位置的压料气缸(13)、用于限制弹簧滑动的第一挡料气缸(14)、设于输送滑道(11)末端的排料气缸(15);
所述抓取机构(2)包括输送通道(21)、位于输送通道(21)末端端口的夹取气爪(22)、用于封闭输送通道(21)末端的挡料气缸Ⅳ(23)、用于推动弹簧的拉料气缸(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气缸(14)沿输送滑道(11)从右到左依次排列为挡料气缸Ⅰ(141)、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Ⅲ(143);所述挡料气缸Ⅱ(142)、挡料气缸Ⅰ(141)分别位于CCD检测探头(12)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压料气缸(13)分为位于挡料气缸Ⅰ(141)右侧的压料气缸Ⅰ(131)、位于挡料气缸Ⅱ(142)与挡料气缸Ⅲ(143)间的压料气缸Ⅱ(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端弹簧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气缸Ⅰ(141)的右侧设有光电开关Ⅰ(3),所述挡料气缸Ⅱ(142)的右侧设有光电开关Ⅱ(4);所述挡料气缸Ⅲ(143)的左侧设有光电开关Ⅲ(5)。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交张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以卓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