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87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充电部,充电部设置在车体上,充电部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太阳能压电电池组用于采集太阳能,以及吸收振动机械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存在续航能力有限而导致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差的问题。

Solar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天候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代步工具,具有使用方便、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市场占有量也愈来愈多。而现有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续航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较长距离的行驶,相应地,太阳能电动自行车便存在充电周期短的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还需要对蓄电池进行低频充电,而蓄电池在使用低频充电次数过多的情况下,会严重降低蓄电池的使用性能,极大地影响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存在续航能力有限而导致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充电部,充电部设置在车体上,充电部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太阳能压电电池组包括相叠置的太阳能电池和压电电池。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叠置的防反射层、金属栅电极层、光能吸收层、金属背电极层,压电电池由上至下包括相叠置的压电功能层和压电基层。进一步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还包括粘合层、上封层和下封层,太阳能电池和压电电池夹设在上封层和下封层之间,并通过粘合层与压电电池连接。进一步地,光能吸收层由砷化镓制成;压电功能层由MFC压电薄膜或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制成。进一步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为柔性形变部件,其中,压电电池的厚度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进一步地,体包括车身和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与车身连接,太阳能压电电池组铺设在支撑框架上。进一步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为多组,且以阵列的形式铺设在支撑框架上。进一步地,充电部还包括金属导电片和保护片,其中,相邻两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的侧边通过金属导电片连接,多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片。进一步地,太阳能电动自行车还包括储电装置,储电装置与太阳能压电电池组连接,用于将充电部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以备再用。进一步地,支撑框架的支撑面为平面或曲面。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充电部,由于充电部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因此,利用太阳能压电电池组的功能特性,使得充电部不仅能够采集太阳能,而且能够吸收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在行使时的振动机械能,两种能量被充电部不断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储电装置,使得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在各种工况环境下均具有持续性的充电特性,确保储电装置始终能够维持在高电量工作状态,大大地提升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提高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部的多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金属导电片和保护片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作为遮阳装置使用的充电部的太阳能压电电池组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图中,充电部展开铺设在支撑框架上以作为遮阳装置使用;图5示出了图4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部随支撑框架的承载杆运动至收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4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隐藏了充电部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车体;200、充电部;10、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1、太阳能电池;111、防反射层;112、金属栅电极层;113、光能吸收层;114、金属背电极层;12、压电电池;121、压电功能层;122、压电基层;13、粘合层;14、上封层;15、下封层;20、金属导电片;30、保护片;110、车身;120、支撑框架;101、连接组件;1011、插销件;1012、调节杆件;102、龙骨架;1021、支撑框;1022、加强杆;1023、承载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存在续航能力有限而导致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包括车体100和充电部200,充电部200设置在车体100上,充电部200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用于采集太阳能,以及吸收振动机械能。通过在车体100上设置充电部200,由于充电部200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因此,利用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的功能特性,使得充电部200不仅能够采集太阳能,而且能够吸收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在行使时的振动机械能,两种能量被充电部200不断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储电装置,使得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在各种工况环境下均具有持续性的充电特性,确保储电装置始终能够维持在高电量工作状态,大大地提升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提高了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实用性。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可以局部的减小当前的能源危机,在日间,太阳能电动自行车行驶或者室外停放的过程中,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接受太阳光的照射,充电部200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为蓄能部,提高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此外,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在行驶中,利用充电部200能够在任何时段将产生的机械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为蓄能部,大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实现全天候的清洁能源采集,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包括相叠置的太阳能电池11和压电电池12,其中,太阳能电池11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叠置的防反射层111、金属栅电极层112、光能吸收层113、金属背电极层114,压电电池12由上至下包括相叠置的压电功能层121和压电基层122。这样,太阳能电池11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压电电池12用于吸收振动机械能并将振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使压电电池12产生形变,从而实现由振动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本申请的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的太阳能电池11和压电电池12两者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有利于提升工作稳定性,而且两者并同时与蓄能部连接,以将电能储存在蓄能部而提升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如图3所示,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100);/n充电部(200),所述充电部(200)设置在所述车体(100)上,所述充电部(200)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所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包括相叠置的太阳能电池(11)和压电电池(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00);
充电部(200),所述充电部(200)设置在所述车体(100)上,所述充电部(200)包括至少一块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所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包括相叠置的太阳能电池(11)和压电电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11)由上至下包括依次叠置的防反射层(111)、金属栅电极层(112)、光能吸收层(113)、金属背电极层(114),所述压电电池(12)由上至下包括相叠置的压电功能层(121)和压电基层(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压电电池组(10)还包括粘合层(13)、上封层(14)和下封层(15),所述太阳能电池(11)和所述压电电池(12)夹设在所述上封层(14)和所述下封层(15)之间,并通过所述粘合层(13)与所述压电电池(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能吸收层(113)由砷化镓制成;所述压电功能层(121)由MFC压电薄膜或聚偏氟乙烯压电薄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