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451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被异径三通管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并再由转接管垂直连接有射水管,所述射水管布置在所述池体内壁中位线的上方,所述射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射孔,所述射孔均朝向所述池体中心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持水流通的效果。

A circulating water type clean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
本技术涉及清洗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
技术介绍
目前,肉类食品在卤制之前需要在清洗池内清洗,需将肉类表面的油渍、灰尘等其他杂质清洗掉,避免杂质随食品一同卤制。现有的清洗方式是先在清洗池中注满水,再将肉类食品投入水中清洗。但是水在清洗过程中始终保持无流通的静止状态,先投放的食品在干净的水中清洗,水因不流通而残留有头次清洗后的杂质,故而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水中的杂质量增加,后续食品清洗后表面仍残有杂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无畅通的水反复使用,水中的油渍、灰尘等杂质含量逐渐增加,清洗效果逐渐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其具有保持水流通,并有效去杂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被异径三通管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并再由转接管垂直连接有射水管,所述射水管布置在所述池体内壁中位线的上方,所述射水管上设置有若干射孔,所述射孔均朝向所述池体中心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清洗过程中,水不断从进水口中进入,并由进水管传导至射水管上,在水压的作用下从射孔射出,集中射在池体中心,从而食品可在池体中心清洗,由射出的水线持续清洗,清洗后的杂质随流通的水从出口孔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池体分隔成主槽和副槽,所述进水管布置在所述主槽内,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副槽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先注入在主槽内,当在主槽内住满时,依靠水压,从挡板上像瀑布一样落在副槽内,可保证水的流动畅通,还可使从食品上清洗的杂质随水流移动至副槽内,使杂质不会再主槽内停留并聚集,同时还便于杂质后续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副槽内设置有漏网,所述漏网与所述挡板平行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网可先过滤点大颗粒的杂质,并将大颗粒杂质收集到漏网与挡板之间,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到出水口中。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内设置有提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主槽传递的杂质,会随水流一同从副槽内的出水口排出,在排出过程中,杂质会被提笼阻挡,并聚集在提笼内,防止杂质进入到出水口内,避免造成出水口堵塞。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通过导水管依次串联有过滤槽、水塔、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出水口排出的脏水先有过滤槽过滤,再储存至水塔内,再通过水泵提供的正压下,水从水塔内流至进水口中,从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并节约水资源。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多处支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用于支撑池体,是池体能牢固定伫立在地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外侧设置有加强圈,所述加强圈布置在所述池体的中位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圈可加强池体侧壁的抗载荷能力,避免池体发生向外凸的形变。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水流通过水泵带来的正压力,从射水管上的射孔中射出至主槽中心,主槽中的水注满后溢出至副槽,再从出水口排出,从而在食品的清洗过程中,水流始终可保持流通状态,避免杂质沉积在池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池体俯视图。图中,1、池体;11、挡板;12、支脚;13、加强圈;2、主槽;21、进水口;211、进水管;212、异径三通管;213、转接管;214、射水管;2141、射孔;2142、堵塞;3、副槽;31、出水口;311、提笼;32、漏网;4、导水管;5、过滤槽;6、水塔;7、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包括池体1,池体1内焊接有一块挡板11,挡板11的高度低于池体1高度,挡板11将池体1分离成体积大的主槽2和体积小的副槽3。主槽2和副槽3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31,进水口21上插接有进水管211,进水管211被异径三通管212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并再由转接管213转接、并垂直连接有射水管214,射水管214布置在池体1内壁中位线的上方,射水管214上有若干射孔2141,射孔2141均朝向主槽2中心布置,射水管214末端由堵塞2142堵住。清洗过程中,水不断从进水口21中进入,并由进水管211传导至射水管214上,在水压的作用下从射孔2141射出,集中射在池体1中心,从而食品可在池体1中心清洗,由射出的水线持续清洗,清洗后的杂质随流通的水从出口孔排出。当水住满主槽2时,会从挡板11上像瀑布一样落在副槽3内,可保证水的流动畅通,还可使从食品上清洗的杂质随水流移动至副槽3内,使杂质不会再主槽2内停留并聚集,同时还便于杂质后续处理。副槽3内焊接有漏网32,漏网32与挡板11平行布置。从主槽2溢出的水中难免会残有杂质,漏网32可先过滤点大颗粒的杂质,并将大颗粒杂质收集到漏网32与挡板11之间,避免大颗粒杂质进入到出水口31中。出水口31内卡接有提笼311。经漏网32一次过滤的水,由主槽2传递的杂质,会随水流一同从副槽3内的出水口31排出,在排出过程中,杂质会被提笼311阻挡,并聚集在提笼311内,防止杂质进入到出水口31内,避免造成出水口31堵塞2142。出水口31与进水口21通过导水管4依次串联有过滤槽5、水塔6、水泵7。由出水口31排出的脏水先有过滤槽5过滤,再储存至水塔6内。再通过水泵7提供的正压下,水从水塔6内流至进水口21中,从而实现水的循环使用,并节约水资源。池体1底部焊接有多处支脚12。支脚12用于支撑池体1,是池体1能牢固定伫立在地面上。池体1外侧在四角处点焊有加强圈13,加强圈13布置在池体1的中位线上。加强圈13可加强池体1侧壁的抗载荷能力,避免池体1发生向外凸的形变。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将待清洗食品放置在主槽2内,启动水泵7。由水塔6内储蓄的水在正压力的作用下从进水口21流至进水管211,并分流至射水管214内,再从射孔2141向处于主槽2中心的待清洗食品射出。清洗过程中,水线持续射出,进而在主槽2内不断流动。当主槽2内的水注满时会从挡板11处溢出,像瀑布一样流至副槽3内,并先接触漏网32,漏网32可将水流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在漏网32和挡板11之间,再从出水口31流出,并由提笼311再一次过滤。之后水流再流入过滤槽5内,将杂质彻底过滤,再通入水塔6,可保持水的畅通,并循环使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31);/n所述进水口(21)上设置有进水管(211),所述进水管(211)被异径三通管(212)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并再由转接管(213)垂直连接有射水管(214),所述射水管(214)布置在所述池体(1)内壁中位线的上方,所述射水管(214)上设置有若干射孔(2141),所述射孔(2141)均朝向所述池体(1)中心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31);
所述进水口(21)上设置有进水管(211),所述进水管(211)被异径三通管(212)分隔成相同的两部分,并再由转接管(213)垂直连接有射水管(214),所述射水管(214)布置在所述池体(1)内壁中位线的上方,所述射水管(214)上设置有若干射孔(2141),所述射孔(2141)均朝向所述池体(1)中心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式清洗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将所述池体(1)分隔成主槽(2)和副槽(3),所述进水管(211)布置在所述主槽(2)内,所述出水口(31)设置在所述副槽(3)上。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味中王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