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75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该触摸屏包括触摸面板(1)和显示模组(3),所述触摸面板(1)和所述显示模组(3)贴合安装;所述触摸面板(1)包括玻璃盖板(11)、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贴合使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层(12)为石墨烯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通过石墨烯作为导电层,由于石墨烯的厚度薄,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提高了触摸屏的透光率;此外,石墨烯的电阻小,载流子的迁移率高,使触摸屏的导电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A high sensitivity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its pr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触摸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屏”已经成为手机、平板电脑的标准配置。作为可以提供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触控屏主要应用于电子消费品、公共信息终端、工业控制、多媒体教学等,其市场持续增长。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触控屏为电容式,其工作原理为人的手指在触控屏上接触后会产生耦合电容,触控屏的IC控制器可以感知到触控屏图形化电极上电流的变化,从而可以获得触摸的坐标位置。一般而言,触控屏中常用的透明电极材料为氧化铟锡(ITO),为一种导电氧化物薄膜。(1)ITO在可见光范围内表现出不均匀光吸收,因此颜色偏黄,不适合全波段工作;(2)ITO导电率较低,容易造成产品效果不良,而且ITO厚度较厚,不符合触控市场更薄、更轻的发展趋势;(3)ITO材料非常脆,在工业制备中容易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也完全不适合未来柔性触控屏幕的发展趋势;(4)ITO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同时散热性能较差,在大功率器件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5)ITO材料具备有毒性,不利于环保,同时铟是一种稀有元素,储量低,价格也曰益增长,对资源造成浪费,违背了未来绿色节能环保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光电性能优越的新型透明导电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率高、导电性好且灵敏度高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此所提供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包括触摸面板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摸面板和所述显示模组贴合安装;所述触摸面板包括玻璃盖板、导电层和触控芯片,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触控芯片贴合使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触控芯片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层为石墨烯薄膜。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触摸屏中的所述导电层布设于所述玻璃盖板上。本专利技术在此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制作石墨烯导电层,并将石墨烯导电层贴合玻璃盖板;步骤S02:在步骤S01中的导电层上制作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线和提供电容耦合信号的侦测线,所述驱动线和所述侦测线纵横交错,交叉点形成触摸sensor;步骤S03: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将步骤S02形成的触摸sensor与触控芯片贴合,使两者电气连接构成触摸面板;步骤S04:将步骤S03中形成的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进行全贴合。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05,具体步骤是:对全贴合的触摸面板与显示模组进行脱泡,脱泡过后进行UV固化;并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可再次脱泡。进一步的,所述脱泡的条件为45℃/15min/3.5kg。进一步的,所述固化的能量大于3000mj/cm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1的具体步骤是:将玻璃盖板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通入微波,并通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甲烷和氢气产生甲烷-氢气等离子体沉积于玻璃盖板上形成石墨烯导电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03的具体步骤是:触摸sensor与触控芯片在2.3MPa压力和165℃温度下通过ACF胶粘接贴合,时间10s。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摸屏通过石墨烯作为导电层,由于石墨烯的厚度薄,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提高了触摸屏的透光率;此外,石墨烯的电阻小,载流子的迁移率高,使触摸屏的导电性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直接将导电层布设于玻璃盖板上,减少了使用OCA贴合,使触摸屏的厚度更薄,触控更灵敏。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触摸面板,2-OCA,3-显示模组,11-玻璃盖板,12-导电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图1所示,在此提供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包括了用于指纹识别和触摸操作的触摸面板1和用于显示的显示模组3,触摸面板1和显示模组3贴合安装,通过在触摸面板1上操作实现指纹识别实现对应的人际交互处理;触摸面板1包括玻璃盖板11、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导电层12与触控芯片贴合使导电层12与触控芯片之间电气连接;导电层12为石墨烯薄膜。为了使触摸屏的厚度更薄,在此将导电层12直接布设于玻璃盖板11上,减少使用OCA贴合;当然也可以采用OCA胶实现导电层12和玻璃盖板11之间的贴合。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之间可以采用导线实现电气连接,或者采用柔性印制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采用柔性印制电路板实现电气连接时,在柔性印制电路板上蚀刻成用于连接导线层12和触控芯片的导电。采用柔性印制电路板连接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提高了触摸显示屏的弯折性能,灵敏度更高。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之间可以是分离结构通过导线实现电气连接,但为了减低触摸屏的厚度,在此通过ACF胶将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贴合安装。在此提供的电容触摸屏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加工制备,在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具体步骤为:步骤S01:制作石墨烯导电层,并将石墨烯导电层贴合玻璃盖板;步骤S02:在步骤S01中的导电层上制作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线和提供电容耦合信号的侦测线,驱动线和侦测线纵横交错,交叉点形成触摸sensor;步骤S03: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将步骤S02形成的触摸sensor与触控芯片贴合,使两者电气连接构成触摸面板1;步骤S04:将步骤S03中形成的触摸面板1与显示模组3进行全贴合。为了保证经以上制备方法制备成的电容触摸屏具有较好的性能,在经上述步骤后还经以下步骤S05对步骤S04进行的触摸屏进行处理。步骤S05:对全贴合的触摸面板与显示屏进行脱泡,脱泡过后进行UV固化;并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可再次脱泡。脱泡条件为45℃/15min/3.5kg,固化的能量大于3000mj/cm2,保证了电容触摸屏的性能。在此,步骤S01的具体步骤是:将玻璃盖板置于反应器中,向反应器中通入微波,并通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甲烷和氢气产生甲烷-氢气等离子体沉积于玻璃盖板上形成石墨烯导电层。采用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反应器中制备,具有等离子体的辅助沉积,使其有沉积温度低,时间短等优点。其中,通入反应器中的微波是由微波发生器产生,并利用微波用导管经隔离器通入反应器。此处所记载的反应器为管式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面板(1)和显示模组(3),所述触摸面板(1)和所述显示模组(3)贴合安装;所述触摸面板(1)包括玻璃盖板(11)、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贴合使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层(12)为石墨烯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面板(1)和显示模组(3),所述触摸面板(1)和所述显示模组(3)贴合安装;所述触摸面板(1)包括玻璃盖板(11)、导电层(12)和触控芯片,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贴合使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之间电气连接;所述导电层(12)为石墨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2)布设于所述玻璃盖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面板(1)和所述显示模组(3)之间通过OCA胶(2)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2)与所述触控芯片之间通过ACF胶贴合。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高灵敏度电容触摸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制作石墨烯导电层,并将石墨烯导电层贴合玻璃盖板;
步骤S02:在步骤S01中的导电层上制作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线和提供电容耦合信号的侦测线,所述驱动线和所述侦测线纵横交错,交叉点形成触摸senso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牧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