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脚的铰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5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桌脚的铰链机构,它包括两个“H”形桌脚(2)(3),两桌脚中部两边相互铰接,一桌脚(2)上端两边与支撑架(1)端头两边经铰链(4)铰接,桌子撑开后使用过程中,支撑架(1)直接靠在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所述的支撑架(1)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端等宽,这样的桌脚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桌脚的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关于提高桌脚结构强度的改进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中,桌脚结构都是把支撑架通过铰链安装在桌脚的内侧,并在桌脚内侧或支撑架外侧设有小块铁片,桌子在桌脚撑开后使用过程中,支撑架靠在铁块上,或支撑架上的铁片靠在桌脚上,支撑架所受的力矩绝大部分都作用在小铁块上,这样小铁块要承受很大的力,时间一久,小铁块极易弯曲变形以致损坏,缩短了桌子的使用寿命。如果装设大块的铁片,虽能增加结构强度,但造成的结果是结构既不美观,装设工艺难度增加又不经济。鉴于众所周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结构上有新的改进,又能大幅度提高桌脚的结构强度,延长桌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包括有两个“H”形桌脚,该两桌脚中部两边相互铰接,一桌脚上端两边与支撑架端头两边铰链铰接,其特征在于桌子在撑开使用过程中,支撑架直接靠在与其相铰接的桌脚上,所述的支撑架与其相铰接的桌脚上端等宽,当桌子要打开使用时,两桌脚缓慢撑开,支撑架以一桌脚上的铰链为支点,绕与其铰接的桌脚作相对转动,并绕过该桌脚直到支撑架直接靠在该桌脚上。本技术就结构强度上大大得到提高,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时支撑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时支撑架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机构运动简图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实施例桌子由桌板、桌脚、支撑架及铰链组成,桌板设在一桌脚和支撑架上,桌板与支撑架端头两边有铰链铰接,桌板与一桌脚上端两边有铰链铰接,两桌脚有铰链铰接,本申请案涉及的是提高桌脚结构强度的改进专利技术,包括有两个“H”形桌脚(2)(3),该两桌脚中部两边相互铰接,一桌脚(2)上端两边通过铰链(4)与支撑架(1)端头两边铰接,其特征在于桌子在撑开使用过程中,支撑架(1)直接靠在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所述的支撑架(1)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端等宽。支撑架转动以铰链(4)为支点,绕桌脚(2)作相对转动,在350°范围内转动。铰链(4)设有两个半椭圆状铁片,该两铁片与底部一铁片垂直并成一整体,同时形成槽状,桌脚(2)安装在该槽内,底部铁片背面贴焊在支撑架(1)上,两半椭圆设有相对两孔,销钉穿过该两孔并穿过设在桌脚(2)上的两相对孔,销钉两端头打铆,这样支撑架(1)相对桌脚(2)可以自由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桌脚的铰链机构,它包括两个“H”形桌脚(2)(3),该两桌脚中部两边铰接,一桌脚(2)上端两边与支撑架(1)端头两边经铰链(4)铰接,其特征在于:桌子撑开后使用过程中,支撑架(1)直接靠在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所述的支撑架(1)与其相铰接的桌脚(2)上端等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桌脚的铰链机构,它包括两个“H”形桌脚(2)(3),该两桌脚中部两边铰接,一桌脚(2)上端两边与支撑架(1)端头两边经铰链(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孝招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莘莘中家具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