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8323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涉及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聚氨酯丙烯酸脂30‑50份、氨基丙烯酸酯10‑20份、活性稀释剂5‑10份、光引发剂5‑10份、氧化石墨烯5‑25份、硅烷偶联剂0.1‑1份、导电环氧树脂15‑30份和耐磨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氧化石墨烯的均匀分散有利于导电通路的形成,同时通过导电环氧树脂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涂料的抗静电性能,同时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极性基团能够在成膜的过程中增加交联密度,改善涂料的力学性能。

A wear-resistant and antistatic polyurethane acrylate UV coa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
,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电子行业,静电的存在会带来很多危害,如在电子电器的厂房、计算机房内,静电会导致电子元器件损害甚至失效,妨碍了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在相关产品表面涂抹抗静电涂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向涂料中添加导电性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粉体、金属溶胶、纳米炭黑等导电填料或导电聚合物分散液、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等导电物,然后在物品表面涂装固化后形成。这些抗静电涂料虽然能够满足抗静电的要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与树脂不相容的现象,特别是在光固化涂料中,直接影响光固化效果。同时,对涂料的耐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聚氨酯丙烯酸脂30-50份、氨基丙烯酸酯10-20份、活性稀释剂5-10份、光引发剂5-10份、氧化石墨烯5-25份、硅烷偶联剂0.1-1份、导电环氧树脂15-30份和耐磨剂1-5份。优选的,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5-15份和季铵盐类抗静电剂5-15份。优选的,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或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2-二甲氨基-2-苄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或苯甲酰甲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耐磨剂为聚氨酯耐磨剂。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为聚苯乙烯磺酸。优选的,所述季铵盐类抗静电剂为烷基季铵盐。一种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容器内在100-200Hz转速下搅拌均匀;(2)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反应容器内再缓慢加入聚氨酯丙烯酸脂、氨基丙烯酸酯、氧化石墨烯和导电环氧树脂,将搅拌速度升至200-300Hz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3)使用80-100目滤网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过滤1-3次得到第一滤液;(4)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滤液内缓慢加入耐磨剂、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和季铵盐类抗静电剂,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氧化石墨烯的均匀分散有利于导电通路的形成,同时通过导电环氧树脂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涂料的抗静电性能,同时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极性基团能够在成膜的过程中增加交联密度,改善涂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和季铵盐类抗静电剂的两种不同抗静电剂的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涂料的抗静电能力;通过添加耐磨剂能够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涂料的耐磨性,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的涂料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3中涂料的性能检测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聚氨酯丙烯酸脂40份、氨基丙烯酸酯1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8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8份、氧化石墨烯15份、硅烷偶联剂5份、导电环氧树脂25份、聚氨酯耐磨剂3份、聚苯乙烯磺酸10份和烷基季铵盐10份。一种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容器内在150Hz转速下搅拌均匀;(2)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反应容器内再缓慢加入聚氨酯丙烯酸脂、氨基丙烯酸酯、氧化石墨烯和导电环氧树脂,将搅拌速度升至250Hz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3)使用90目滤网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过滤2次得到第一滤液;(4)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滤液内缓慢加入聚氨酯耐磨剂、聚苯乙烯磺酸和烷基季铵盐,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实施例2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聚氨酯丙烯酸脂30份、氨基丙烯酸酯10份、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和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混合物5份、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和苯甲酰甲酸甲酯的混合物5份、氧化石墨烯5份、硅烷偶联剂0.1份、导电环氧树脂15份和聚氨酯耐磨剂1份。一种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和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混合物、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和苯甲酰甲酸甲酯的混合物和硅烷偶联剂加入反应容器内在100Hz转速下搅拌均匀;(2)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反应容器内再缓慢加入聚氨酯丙烯酸脂、氨基丙烯酸酯、氧化石墨烯和导电环氧树脂,将搅拌速度升至200Hz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3)使用80目滤网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过滤1次得到第一滤液;(4)在搅拌状态下向所述第一滤液内缓慢加入聚氨酯耐磨剂,搅拌均匀即得到所需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实施例3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聚氨酯丙烯酸脂50份、氨基丙烯酸酯2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10份、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的混合物10份、氧化石墨烯25份、硅烷偶联剂1份、导电环氧树脂30份、聚氨酯耐磨剂5份、聚苯乙烯磺酸15份和烷基季铵盐15份。一种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2-羟基-2-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n聚氨酯丙烯酸脂30-50份、氨基丙烯酸酯10-20份、活性稀释剂5-10份、光引发剂5-10份、氧化石墨烯5-25份、硅烷偶联剂0.1-1份、导电环氧树脂15-30份和耐磨剂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
聚氨酯丙烯酸脂30-50份、氨基丙烯酸酯10-20份、活性稀释剂5-10份、光引发剂5-10份、氧化石墨烯5-25份、硅烷偶联剂0.1-1份、导电环氧树脂15-30份和耐磨剂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成分:
表面活性剂类抗静电剂5-15份和季铵盐类抗静电剂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2-羟乙基)异氰酸酯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或丙氧基化多官能团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抗静电聚氨酯丙烯酸酯UV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2-二甲氨基-2-苄基-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东其陈跃军谭卫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翰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