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46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及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容屏的导电层包括有垂直设置的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感应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电容屏还包括控制第一/第二感应电极、第一/第二驱动电极工作状态的MCU模块,MCU模块分别与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电层常规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驱动电极上间隔排布一组新的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形成两组不同的触摸程序,通过MCU模块分别控制其工作状态,可在不另外增加感应和驱动材料的情况下,实现两组通道的切换功能,节省了硬件维护成本。

A kind of capacitance screen and terminal equipment with channel switch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及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容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无线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电子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问题中的良好媒介,获得了飞速发展。触摸屏主要分为电阻式、电容式、表面红外式触摸屏。其中电容式触摸屏因具有结构简单、透光率高、耐摩擦、耐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可实现多点触摸等优点,而日渐成为触摸屏的市场中心和市场焦点。电容屏一般包括触控面板、玻璃基板和电极层;电极层设置在玻璃基板上,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感应电极和多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驱动电极,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相互交错形成感应阵列。现有电容屏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都是单组通道的,一旦触摸屏出现功能问题,就只能报废并更换新的电容屏来解决,增加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及终端设备,通过设置两组可进行切换的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的通道,实现了电容屏的功能备份,有助于解决电容屏因部分通道损坏而出现功能不良的维修问题,降低维修成本。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第一粘结层和导电层,其中:导电层包括有垂直设置的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感应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驱动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电容屏还包括控制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的工作状态的MCU模块,MCU模块分别与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电连接。进一步的,电容屏包括与MCU模块电连接的感应IC模块和驱动IC模块,其中: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通过感应通道FPC分别连接至感应IC模块的第一感应引脚和第二感应引脚;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通过驱动通道FPC分别连接至驱动IC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和第二驱动引脚;MCU模块通过控制第一感应引脚、第二感应引脚、第一驱动引脚、第二驱动引脚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的控制。进一步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相互平行绝缘设置;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相互平行绝缘设置。进一步的,电容屏还包括第二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将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绝缘隔开。进一步的,第一感应电极和/或第二感应电极与第一驱动电极和/或第二驱动电极的交叉位置通过金属架桥结构绝缘连接。进一步的,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的图案包括菱形、条形、矩形。进一步的,导电层为纳米银导电层或ITO导电层或金属网格导电层。进一步的,导电层由双面导电玻璃和分别位于双面导电玻璃两面的单层双面导电薄膜组成,单层双面导电薄膜分别构成驱动电极层和感应电极层。进一步的,第一粘结层为OCA光学胶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本技术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通过在导电层常规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一驱动电极上间隔排布一组新的第二感应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通过MCU模块分别控制第一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第二驱动电极的工作状态,实现两组通道的切换及电容屏的功能备份。本技术通过调整导电层图案设计设置两组通道,可在不另外增加感应和驱动材料的情况下,即不增加触摸屏硬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两组通道的切换功能,省去了硬件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的第一种实施例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的第二种实施例截面示意图;图中:1-盖板,2-第一粘结层,3-导电层,4-感应电极层,41-第一感应电极,42-第二感应电极,5-驱动电极层,51-第一驱动电极,52-第二驱动电极,6-感应通道FPC,7-感应IC模块,8-驱动通道FPC,9-驱动IC模块,10-MCU模块,11-第二粘结层,12-金属架桥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1、第一粘结层2和导电层3,其中:导电层3包括有垂直设置的感应电极层4和驱动电极层5;感应电极层4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41和第二感应电极42;驱动电极层5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驱动电极51和第二驱动电极52;电容屏还包括控制第一感应电极41、第二感应电极42、第一驱动电极51和第二驱动电极52的工作状态的MCU模块10,MCU模块10分别与感应电极层4和驱动电极层5电连接。具体的,电容屏包括与MCU模块10电连接的感应IC模块7和驱动IC模块9,其中:第一感应电极41和第二感应电极42通过感应通道FPC6分别连接至感应IC模块7的第一感应引脚和第二感应引脚(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电极51和第二驱动电极52通过驱动通道FPC8分别连接至驱动IC模块9的第一驱动引脚和第二驱动引脚(图中未示出);MCU模块10通过控制第一感应引脚、第二感应引脚、第一驱动引脚、第二驱动引脚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第一感应电极41、第二感应电极42、第一驱动电极51和第二驱动电极52的控制。本技术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通过在导电层3常规的第一感应电极41和第一驱动电极51上间隔排布一组新的第二感应电极42和第二驱动电极52,对应的在感应IC模块7和驱动IC模块9增加一组引脚,可形成两组不同的触摸程序。通过编写程序代码,可以分别控制两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工作,并将两组不同的触摸程序烧录到MCU模块中,通过MCU模块分别控制感应和驱动IC模块的通道引脚,实现两组通道的切换及电容屏的功能备份。本技术通过调整导电层图案设计设置两组通道,可在不另外增加感应和驱动材料的情况下,即不增加触摸屏硬件成本的基础上,在电容屏失效的情形下方便的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启动备份补救方案,实现两组通道的切换功能,省去了硬件维护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为实现两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分别工作而编写的程序代码,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软件编程手段即可,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本技术是通过调整图案设计,在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层分别增加一组通道,并对应在IC模块增加引脚来实现通道的功能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第一粘结层和导电层,其中:/n所述导电层包括有垂直设置的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n所述感应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n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n所述电容屏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的工作状态的MCU模块,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所述感应电极层和所述驱动电极层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盖板、第一粘结层和导电层,其中:
所述导电层包括有垂直设置的感应电极层和驱动电极层;
所述感应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
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交错间隔排列的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
所述电容屏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的工作状态的MCU模块,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所述感应电极层和所述驱动电极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屏包括与所述MCU模块电连接的感应IC模块和驱动IC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通过感应通道FPC分别连接至感应IC模块的第一感应引脚和第二感应引脚;
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通过驱动通道FPC分别连接至驱动IC模块的第一驱动引脚和第二驱动引脚;
所述MCU模块通过控制第一感应引脚、第二感应引脚、第一驱动引脚、第二驱动引脚的工作状态实现对第一感应电极、第二感应电极、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道切换功能的电容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相互平行绝缘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曾西平李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