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类型碳化装置以及设有此装置的饮料分配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32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包括:第一导管,其中待碳化的饮料和二氧化碳在其内流动;第二导管,其中非待碳化的饮料在其内流动;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导管内;以及,其中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热性联通,使得来自该第二导管内流动的流体的热量加热该第一导管。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采用同心方式而排置。

Flow type carbonation device and beverage dispenser with thi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动类型碳化装置以及设有此装置的饮料分配器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改善消毒性能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以及设有此流动类型碳化装置的饮料分配器,饮料分配器可将水等液体的饮料输出到使用者的玻璃杯或瓶子内。有些使用者较偏好饮用碳化饮料,例如碳酸水。由于水是以非碳化方式从水龙头、水箱或罐子供应到饮水机,因此,饮料分配器必须含有用于递送碳化饮料的碳化装置。
技术介绍
大多数的饮料分配器含有将水碳化的水箱。水须在这个水箱中停滞较长一段时间。通常,并不希望有停滞状况发生,因为在停滞期间可能形成细菌。基于文丘里(Venturi)喷嘴的流动类型碳化为现有技术,其中会将二氧化碳气流引入到水流中。WO2012/123462A1公开一种流动类型碳化设备。EP0322925A2公开一种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液体之内的喷嘴。现有技术的流动类型水碳化器具有相当低的效率。此外,要对现有技术的流动类型碳化器进行消毒,这种操作非常耗时,原因是文丘里喷嘴会对消毒流体施加高流动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效率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高消毒效率的碳化装置的饮料分配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一种具有流动类型碳化设备的饮料分配器所构成。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含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待碳化的饮料和二氧化碳是在该第一导管内流动。非待碳化的饮料则是在该第二导管内流动。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布置在该第一导管内。该湍流产生元件可协助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该湍流产生元件可将二氧化碳气泡碎分成更小的气泡,使得二氧化碳在饮料中以更高的浓度溶解。在一实施例里,饮料可为水。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热性联通,使得来自在该第二导管内流动的流体(液体)的热量能够加热该第一导管。该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可被有效地消毒,因为热水可通过该第二导管,致使该第二导管和该第一导管以及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被加热,从而杀死细菌、病毒或是病原体。在一实施例中,温度为约60°C至99°C的流体(液体)可在短于5分钟的时间跨度内将该第二导管加热至约50°或更高。此外,该第二导管可输送不被碳化的饮料,像是用于泡制咖啡或茶的水或是静止水。如果不被碳化的饮料不通过该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则可更快速地并且以较低的泵功率来分配饮料,原因是该第一导管中的湍流产生元件不会对在该第一导管内流动的饮料施予任何流动阻力。该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可依同心方式排置。这种排置方式可确保适当的热性耦合并且减少空间需求。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管围绕该第二导管而排置。不过,也可了解该第二导管为围绕于该第一导管而排置。较佳的是该第一导管围绕该第二导管而排置,借以将更多的湍流产生元件以及/或者更大的湍流产生元件的流动限制区域和/或更多的湍流产生开口定位到该第一导管内的饮料流中。该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会缩减该第一导管的截面。因此,当饮料通过该湍流产生元件时饮料的压力会上升,导致二氧化碳气泡被碎分并且更有效率地溶解在饮料里。多个湍流产生元件可在该第一导管内的饮料流中循序地分开排置。另替地或附加地,可将多个湍流产生开口依次径向以分隔方式排置在该湍流产生元件上。在一较佳实施例里,多个湍流产生开口可围绕于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圆周分开地排置。因此,饮料流被迫从具有湍流的湍流腔室到该第一导管的外部和这些湍流产生元件之间的空间,其中二氧化碳气泡被进一步划分并且被饮料溶解。在一实施例中,该湍流产生元件在其外部周边处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该湍流产生元件的截面以垂直于该第一导管的轴向以及该第一导管内的饮料流动方向而排置。至少一湍流产生开口是由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外部周边处的至少一凹口所形成。因此,饮料流被迫到该第一导管的外部,并且这些湍流产生元件之间的空间形成湍流腔室。二氧化碳气泡在该凹口的边缘处被划分并且溶解在该湍流腔室内的饮料中。在一实施例中,该凹口可为由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大致圆形截面的扁平部分所形成。除了在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外部周边处的至少一凹口之外,该湍流产生元件阻挡该第二导管的外壁与该第一导管的内壁之间的任何流体的流动。在一实施例中,该湍流产生元件中的凹口可为由正交于该第一导管的半径的第一边壁以及垂直于该第一边壁的至少一第二边壁所形成。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湍流产生元件是以串联关系所排置,从而会在相对的湍流产生元件、该第二导管的外部圆柱边壁以及第一导管的内部圆柱边壁之间形成湍流腔室。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可为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至少两倍。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可为在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大约两倍至大约三倍的范围。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是该第一导管的内径和该第二导管的外径之差的至少两倍。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是该第一导管的内径与该第二导管的外径之差的约两倍至约三倍。与该第一导管的半径正交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凹口的宽度为在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大约75%至大约125%的范围。该凹口在该第一导管的径向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可为在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大约0.5%至大约1.5%的范围。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流动类型碳化设备,其含有碳化控制器,如前文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以及至少一经调适以将流体引导到该第一导管和/或该第二导管的控制机阀。该控制器可为使软件运行于其上的嵌入式电脑。该控制机阀可为Y-机阀。该碳化控制器经调适以在该流动类型碳化设备的第一操作模式下切换至少一控制机阀,使得待碳化的饮料会被引导至该第一导管,并且切换至少一控制机阀而使得不碳化的饮料被引导到该第二导管。该碳化控制器经调适以在一第二操作状态下切换控制机阀,借此将消毒流体引导通过该第二导管。在一实施例中,该消毒流体(液体)可为水,而加热至60°C至99°C的范围,较佳地为75°C至85°C。流过第二导管的热流体会加热该第一导管、这些湍流产生元件、其内的凹口以及该第一导管之内的其他元件,从而消灭细菌、病毒和病原体。消毒流体和/或热流体可流过该第二导管,直到该第一导管被消毒和/或净化。之后,该碳化控制器也可引导消毒流体通过该第一导管以除去遭到消灭的细菌、病毒或病原体等等。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含有前述流动类型碳化装置的饮料分配器。该饮料分配器含有液体流机阀以及/或是液体泵,其经调适以控制通过该流动类型碳化装置的饮料流。该饮料分配器可进一步含有气体机阀以及/或是气体泵,其经调适以控制进入一气体注入口部分以对饮料供应二氧化碳的气体流。该控制器可为调适以控制该液体流机阀和/或该液体泵以及该气体机阀和/或该气体泵。该控制器可控制该液体流机阀和/或液体泵以及该气体机阀和/或气体泵,使得在饮料流过该流动类型碳化装置过程中将气体馈送到该气体注入口部分。在一实施例中,该气体注入口部分可包括至少一第一气体喷注器和一第二气体喷注器,以供将气体喷注到该气体注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导管,其中待碳化的饮料和二氧化碳在其内流动;/n第二导管,其中非待碳化的饮料在其内流动;/n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导管内;以及/n其中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热性联通,在该第二导管内流动的流体的热量加热该第一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1 EP EP18182943.3;20190703 EP EP19184191.51.一种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管,其中待碳化的饮料和二氧化碳在其内流动;
第二导管,其中非待碳化的饮料在其内流动;
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导管内;以及
其中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为热性联通,在该第二导管内流动的流体的热量加热该第一导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以同心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导管是绕于该第二导管所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至少一湍流产生元件缩减该第一导管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为下列至少一项:
多个湍流产生元件在该第一导管内的饮料流动方向上循序地分开排置;
多个湍流产生开口径向地排置在该湍流产生元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湍流产生开口围绕于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圆周分开地排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湍流产生元件在其外部周边处设有圆形的截面,并且其中至少一湍流产生开口是由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外部周边处的至少一凹口所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口为由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圆形截面的扁平部分所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凹口是由正交于该第一导管的半径的第一边壁以及垂直于该第一边壁的至少一第二边壁所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多个湍流产生元件是以串联关系所排置,而在相对的该湍流产生元件、该第二导管的外部圆柱边壁以及该第一导管的内部圆柱边壁之间形成一湍流腔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动类型碳化装置,其特征为下列至少一项:
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该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为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至少两倍;
按串联关系所排置的两个湍流产生元件间的该第一导管的轴向距离为在该第一导管的轴向方向上的该湍流产生元件的厚度的2倍至3倍的范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尼克·毕森约瑟夫·舒克
申请(专利权)人:利普乐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根西岛;G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