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728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包括圆柱形外筒体、圆环形水槽以及智能恒温槽,圆柱形外筒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将圆环形水槽与智能恒温槽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多孔实验柱包括圆柱形内筒体,圆柱形外筒体和圆柱形内筒体之间即形成圆环形水槽,多孔实验柱一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若干孔口,圆柱形外筒体上亦设有与该孔口相对应的孔口;水样收集系统包括与多孔实验柱各孔口密封连接且外伸一定长度的细圆管,细圆管上套有塑料细管,密封穿过圆柱形外筒体孔口后的塑料细管上设有阀门且其末端取样口连接水样收集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尺寸合理,兼备模拟多种实验过程。

An intelligent constant temperature multifunctional experimental colum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壤学等
,具体涉及一种既适用于模拟吸附材料的静态吸附实验过程,又可用于固液界面污染物质迁移转化模拟实验的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
技术介绍
在模拟吸附材料的静态吸附实验过程和固液界面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实验过程中,用一定体积容器填充吸附材料或土壤、矿石等固体物,在容器外围开孔取样来测定不同位置的污染物浓度来模拟吸附过程或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一般采用的实验装置是用吸附柱填充固体吸附材料来研究污染物的静态吸附过程、用圆柱型土柱淋溶来研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现有的试验方法存在较多问题而导致难以反映污染物质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吸附、迁移过程。这些模拟实验装置都忽略了温度这一关键性控制指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般的静态吸附过程和圆柱型土柱淋溶过程少则需要一天几天时间,多则需要十几天甚至数十天的作用时间,昼夜温差、局部温度变化显然会干扰这些模拟实验过程,进而使得实验数据不准确而不能真实指导实际工程。另外,现有的实验模拟装置大都功能单一,只适用于特定模拟实验,几乎没有兼备模拟多种实验过程的装置。如能研发实现温度智能控制、兼备模拟多种实验过程的实验装置,对吸附材料中试研究和固液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温度智能控制、尺寸合理、兼备模拟多种实验过程的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它包括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多孔实验柱和水样收集系统;所述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包括一个圆柱形外筒体和其内部的圆环形水槽以及其外部的智能恒温槽,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将圆环形水槽与智能恒温槽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多孔实验柱包括在圆柱形外筒体内部同心套装的圆柱形内筒体,圆柱形外筒体和圆柱形内筒体之间即形成圆环形水槽,多孔实验柱的筒壁一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若干孔口,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上亦设有与多孔实验柱孔口相对应的孔口;所述水样收集系统包括分别与多孔实验柱各孔口密封连接且外伸一定长度的细圆管,各细圆管上分别套有塑料细管,塑料细管密封穿过圆柱形外筒体的各对应孔口,孔口外部的塑料细管上设有阀门且其末端取样口分别连接一个水样收集瓶。具体的,所述智能恒温槽包括电源插座、加温水槽、数显屏幕和开关;所述圆柱形外筒体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加温水槽连通。具体的,所述圆柱形外筒体和多孔实验柱均由有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多孔实验柱各孔口连接的细圆管由有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其外伸长度为3cm。进一步的,塑料细管与细圆管连接的地方用纱布紧贴内嵌,即将纱布紧贴包裹外伸的细圆管管口及外壁后,内嵌于塑料细管内,以防止粗颗粒堵塞塑料细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智能控制、尺寸合理、兼备模拟多种实验过程的实验装置,且该装置操作简单,材料易得,可实现吸附材料中试研究和固液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对吸附材料中试研究和固液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智能恒温圆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多孔实验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水样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包括智能恒温圆柱系统1、多孔实验柱2和水样收集系统3。从图2中可见,智能恒温圆柱系统1包括一个由有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外筒体1-1和其内部的圆环形水槽以及其外部的智能恒温槽,圆柱形外筒体1-1的筒壁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水管1-3和进水管1-2,底座1-5起到支撑作用;智能恒温槽包括电源插座1-9、加温水槽1-8、数显屏幕1-6和开关1-7,圆柱形外筒体1-1的出水管1-3和进水管1-2将圆环形水槽与加温水槽1-8连通。多孔实验柱2包括在圆柱形外筒体1-1内部同心套装的由有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内筒体2-1,底座2-8起到支撑作用;圆柱形外筒体1-1和圆柱形内筒体2-1之间即形成圆环形水槽,通过智能恒温槽即可实现圆环形水槽水温的智能控制;通过电源插座1-9连接电源,通过开关1-7控制加温水槽1-8和数显屏幕1-6的供电,通过加温水槽1-8实现给圆环形水槽循环用水供应,从而使中间的多孔实验柱2保持恒定温度;(其中,智能恒温槽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水温控制技术及在本申请中所披露的内容完全可以设计制造)。圆柱形内筒体2-1的筒壁一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6个孔口2-2,圆柱形外筒体1-1的筒壁上亦设有与圆柱形内筒体2-1的孔口2-2相对应的孔口1-4。水样收集系统3包括分别与多孔实验柱2各孔口2-2密封连接且外伸3cm的由有机钢化玻璃材料制成的细圆管,各细圆管上分别套有塑料细管3-1,塑料细管3-1密封穿过圆柱形外筒体1-1的对应孔口1-4,孔口1-4外部的塑料细管3-1上设有阀门3-2且其末端取样口3-3连接水样收集瓶(图中未画出)。塑料细管3-1与细圆管连接的地方用纱布紧贴内嵌,即将纱布紧贴包裹外伸的细圆管管口及外壁后,内嵌于塑料细管内,以防止粗颗粒堵塞塑料细管。如图1、图3所示,通过开启水样收集系统3的顶部取样口和底部取样口、关闭其它中间段的取样口,即可实现固体吸附材料的静态吸附小试、中试研究。如图1、图3所示,通过关闭水样收集系统3的顶部取样口和底部取样口、开启全部中间段的取样口,在这些中间段的取样口分别取样,即可实现固液界面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模拟研究。实验前,关闭水样收集系统3的阀门3-2,填充固体吸附材料或者用于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的土壤或固体废弃物,开启智能恒温槽实现实验所需温度,在多孔实验柱2的顶部注入污染物样液或模拟雨水开展模拟实验,通过启闭关闭水样收集系统3的取样口3-3来实现吸附材料的静态吸附实验过程和固液界面污染物质迁移转化实验过程。随着吸附时间或雨水径流时间的推移,可通过水样收集系统测量不同位置污染物质的浓度,从而获得吸附材料吸附去除污染物效能规律和吸附材料特性,也能获得固液界面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过程规律。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并不对原设施的使用功能做限制。凡是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修改和等同替换,但未脱离本技术范围的,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多孔实验柱和水样收集系统;所述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包括一个圆柱形外筒体和其内部的圆环形水槽以及其外部的智能恒温槽,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将圆环形水槽与智能恒温槽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多孔实验柱包括在圆柱形外筒体内部同心套装的圆柱形内筒体,圆柱形外筒体和圆柱形内筒体之间即形成圆环形水槽,多孔实验柱的筒壁一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若干孔口,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上亦设有与多孔实验柱孔口相对应的孔口;所述水样收集系统包括分别与多孔实验柱各孔口密封连接且外伸一定长度的细圆管,各细圆管上分别套有塑料细管,塑料细管密封穿过圆柱形外筒体的各对应孔口,孔口外部的塑料细管上设有阀门且其末端取样口分别连接一个水样收集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多功用实验柱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多孔实验柱和水样收集系统;所述智能恒温圆柱系统包括一个圆柱形外筒体和其内部的圆环形水槽以及其外部的智能恒温槽,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将圆环形水槽与智能恒温槽连通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多孔实验柱包括在圆柱形外筒体内部同心套装的圆柱形内筒体,圆柱形外筒体和圆柱形内筒体之间即形成圆环形水槽,多孔实验柱的筒壁一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若干孔口,圆柱形外筒体的筒壁上亦设有与多孔实验柱孔口相对应的孔口;所述水样收集系统包括分别与多孔实验柱各孔口密封连接且外伸一定长度的细圆管,各细圆管上分别套有塑料细管,塑料细管密封穿过圆柱形外筒体的各对应孔口,孔口外部的塑料细管上设有阀门且其末端取样口分别连接一个水样收集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姣杨秀贞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