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剑峰专利>正文

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20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3‑4份、椰糠40‑60份g、磷酸二氢铵0.1‑0.3份、无菌水25‑35份、高粘度EPS 60‑80份混合构成;所述的高粘度EPS是将1质量份菌含量为1×10

A matrix of EPS composite rock surface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
技术介绍
复合栽培基质是能满足幼苗生长发育的需要,由微生物制剂以及有机、无机材料配制而成的人工土壤。喀斯特生态环境表现为基岩的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等荒漠景观,这是一种土地退化过程,但我们可以利用植被去改善这种现象,能够预防和阻止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采用复合栽培基质覆盖石漠化裸露岩表,为植被提供生长条件修复石漠化生态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现有市场上出现的复合栽培基质种类繁多,特别是针对不同作物的复合栽培基质更是层出不群,如专利名称为一种甜瓜有机栽培复合基质,申请号为201710915385的甜瓜有机栽培复合基质,它是在醋糟、木薯渣组成的混料中加入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等组成的有机物料高温速腐剂进行发酵腐熟处理,干燥粉碎后加入麦饭石、锯木屑、蛭石、草木灰等辅料,充分搅拌均匀形成成品基质,能够提高甜瓜发芽率、成苗率,壮苗指数以及其他理化指标上,包括容重,孔隙度,PH值、含水量、EC值、粒径等都最为适合幼苗的生长。又如专利名称为一种栽培番茄的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番茄栽培方法。申请号201910072665公开了一种栽培番茄的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番茄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组分:绣球菌、花生粕和河沙。所述复合基质的PH值设置为5.0~7.5,电导率值设置为0.5~2.5ms/cm,容重设置为0.1~0.8g/cm3,总孔隙度为54%~96%。复合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绣球菌、花生粕各用塑料薄膜密封,进行35~50天堆置发酵,翻堆1次,使其发酵充分得到发酵绣球菌和发酵花生粕。本专利技术可使植株生长表现良好,单株产量,单株个数最高,叶绿素,根系活力,根系体积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由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利用微生物和现有肥料结合制作栽培基质是现有市场的趋势,但其涉及的是农田,并不适用于喀斯特石漠退化地区或速效磷缺少、因石漠化进程侵蚀的农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3-4份、椰糠40-60份g、磷酸二氢铵0.1-0.3份、无菌水25-35份、高粘度EPS60-80份混合构成;所述的高粘度EPS是将1质量份,菌含量为1×109细胞/g的解磷菌菌株PMN1501发酵液放入500质量份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中发酵16h-26h后产生。上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是,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羧甲基纤维素钠3.75份、椰糠50份、磷酸二氢铵0.2份、无菌水30份、高粘度EPS70份混合构成。前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是,所述椰糠采用产于斯里兰卡的块状压缩椰糠,将压缩椰糠加无菌水泡胀散开后放入洁净的烘箱托盘中,放入烘箱,先设置温度110℃烘干,再把温度设置成121℃进行干热灭菌50min得所需椰糠。前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是,所述的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室,以果实收获后48小时内的玉米青秸杆为原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原料预处理:将玉米青秸杆阴干或烘干后切成20cm的小段,粉碎后过1.5mm或2mm筛;(b)原料浸提:以秸秆粉与水的质量比1:20或1:50加入70℃的热水浸提3小时,放置过滤后,在澄清的浸提液中加入碳源,调节碳源浓度5g/L,并调节pH值为7.0,并灭菌后制得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前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是,所述的解磷菌菌株(PMN1501)其分类命名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6313,保藏日期为2016年6月7日,地址为中国武汉市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与现有技术比较,为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申请人通过以下对比实现进行验证。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供试菌株解磷菌菌株(PMN1501)由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生物肥料课题组提供。该菌种为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该菌的特征为解磷功能、固氮、高产EPS等。高粘度EPS是将1质量份,菌含量为1×109细胞/g的解磷菌菌株(PMN1501)发酵液放入500份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中发酵16h~26h后产生。1.1.2供试肥料水溶性磷肥:磷酸二氢铵;EPS缓释包埋磷肥:EPS-磷酸二氢铵包埋缓释磷肥由解磷菌胞外聚合物包埋10%的磷酸二氢铵制备。该EPS包埋缓释磷肥样品由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生物肥料课题组提供。1.1.3供试植物品种供试植株为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由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点提供。1.1.4供试基质(1)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羧甲基纤维素钠3.75g、椰糠50g、磷酸二氢铵0.2g、无菌水30ml混合均匀,加入70ml的EPS配置成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2)椰糠:块状压缩椰糠原产于斯里兰卡,由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城市农业课题组于2016年5月购置于斯里兰卡。pH值为6.74,含可溶性有机物86.77mg/g,含速效磷为81.2mg/g,铵态氮96.08mg/g。压缩椰糠加无菌水泡胀散开后放入洁净的烘箱托盘中,放入高压灭菌锅,121℃高压湿热灭菌1h;或将压缩椰糠加无菌水泡胀散,适度挤压沥水后放入烘箱120℃进行干热灭菌50min。以上述任一灭菌方式灭菌后的椰糠放入烘箱,在110温度℃烘干2h后得到所需椰糠物料。(3)营养土:由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环境学院大棚种植基地提供,主要由林下腐殖土和普通田土1:1混合而成,放入烘箱中设置温度为110℃烘干到质量不变。1.2实验主要仪器(1)MINI-PAN-Ⅱ超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2)HM-TYA型土壤植株养分检测仪1.3方法1.3.1盆栽试验该实验设置5个基质水平,即设置未施肥空白(CK)、磷酸二氢铵水溶肥处理、EPS-磷酸二氢铵包埋缓释磷肥处理、营养土处理、本专利技术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在盆栽表面用自来水补充水分直到最大的含水量在贵州师范学院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点进行移栽好的各个盆栽的培养。实验期间每隔2d自来水30ml一次,处理20d后进行各项指标的验证。1.3.2作物肥效验证(1)植株养分的测定测定植株养分的部位分别为叶、茎和根,每个处理每个重复下取0.5g,然后用洁净的手术剪刀剪成1.5mm左右的碎片,放在研钵中研磨,再加入5ml无菌水充分研磨,定容到50ml容量瓶,在锥形瓶中静置30min,过滤即为要测定的液体,拿HM-TYA土壤植株养分检测仪分别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n羧甲基纤维素钠3-4份、椰糠40-60份g、磷酸二氢铵0.1-0.3份 、无菌水25-35份、高粘度EPS 60-80份混合构成;所述的高粘度EPS是将1质量份菌含量为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
羧甲基纤维素钠3-4份、椰糠40-60份g、磷酸二氢铵0.1-0.3份、无菌水25-35份、高粘度EPS60-80份混合构成;所述的高粘度EPS是将1质量份菌含量为1×109细胞/g的解磷菌菌株PMN1501发酵液放入500质量份秸秆粉浸提液培养基中发酵16h-26h后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属质量配比的原材料混合构成:
羧甲基纤维素钠3.75份、椰糠50份、磷酸二氢铵0.2份、无菌水30份、高粘度EPS70份混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PS复合岩表修复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椰糠采用产于斯里兰卡或海南省的块状压缩椰糠,将压缩椰糠加无菌水泡胀散开后放入洁净的烘箱托盘中,放入高压灭菌锅,121℃高压湿热灭菌1h;或将压缩椰糠加无菌水泡胀散后放入烘箱120℃进行干热灭菌50min。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峰张淑卿郭金梅李富璇安玮
申请(专利权)人:李剑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