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15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应用在门窗气密性检测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墙体、置于墙体内的门窗、塑料薄膜、控制箱以及连接在塑料薄膜和控制箱之间的通风管,塑料薄膜沿周缘设有连接板,连接板朝向墙体的一侧粘结有双面胶,双面胶背离连接板的一侧粘结在墙体上,塑料薄膜与门窗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连接板朝向墙体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填充膨胀海绵,环形槽内还注入胶水,连接板背离墙体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供胶水注入的注胶口,连接板上设有若干用来封闭注胶口的橡胶塞;具有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在塑料薄膜和墙面之间增加密封结构,以保证塑料薄膜和墙面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

Air tightness testing equipment for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门窗气密性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空气渗透对室内空气质量和建筑能耗影响巨大,研究表明,由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占建筑总耗热量的1/3左右,包括近年来特别是冬季严重的雾霾污染,通过建筑门窗渗透到室内的PM2.5等颗粒物严重影响着室内人员的健康安全。公开号为CN2014171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现场门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静压箱、流量计、压差传感器和塑料薄膜,静压箱中安装有高压风机,静压箱的进风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流量计的进风口连通,塑料薄膜与门窗通过双面胶连接并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通过管道与流量计的出风口和压差传感器连接,高压风机、压差传感器和流量计分别与计算机系统连接。上述门窗气密性检测装置,塑料薄膜是通过双面胶直接粘结在墙面上,由于墙面会出现不平整的情况,而导致粘结处存在缝隙,进而影响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因此,目前亟需对塑料薄膜和墙面之间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其优点是:通过在塑料薄膜和墙面之间增加密封结构,以保证塑料薄膜和墙面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墙体、置于墙体内的门窗、塑料薄膜、控制箱以及连接在塑料薄膜和控制箱之间的通风管,所述塑料薄膜沿周缘设有连接板,所述塑料薄膜周缘夹固在连接板内周缘,所述连接板朝向墙体的一侧沿周缘粘结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背离连接板的一侧粘结在墙体上,所述塑料薄膜与门窗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所述连接板朝向墙体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填充有膨胀海绵,所述环形槽内还注入有胶水,所述连接板背离墙体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供胶水注入的注胶口,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接有若干用来封闭注胶口的橡胶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检测门窗气密性时,首先将通风管与塑料薄膜和控制箱连接好,然后通过双面胶将连接板粘结在墙体上,此时塑料薄膜与门窗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这时检测人员通过注胶口向环形槽内注满胶水,使得膨胀海绵迅速膨胀,此时膨胀海绵将抵紧在墙体上,起到进一步密封的作用,最后将橡胶塞塞进注胶口,以防胶水从注胶口向外溢出,此时便完成了塑料薄膜与墙体之间的密封工作,整个密封工作过程方便快捷,且有效地保证了塑料薄膜和墙体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注胶口上均连接有中间管,所述中间管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注胶管,且若干根所述注胶管远离中间管的一端相结合成一根注胶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向环形槽内注入胶水时,检测人员可以将四根注胶管依次拧紧在中间管上,然后通过注胶管向环形槽内注入胶水,待胶水注满环形槽后,将注胶管依次从中间管上拆卸下来,并将橡胶塞塞进中间管,已完成注胶工作,实现了快速注胶,也避免了胶水沾染到环形槽以外的地方,此外,四根注胶管结合成一根注胶管有助于检测人员可以同时向四根注胶管内注入胶水,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塑料薄膜上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塑料薄膜一体成型,所述通风管远离控制箱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通风管螺纹连接在进气管上,可实现通风管与塑料薄膜的快速连接,同时,通过将进气管与塑料薄膜一体成型,是为了避免进气管与塑料薄膜连接处存在缝隙,而造成密封空间内的气体从缝隙泄漏的情况,进而影响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与通风管螺纹连接处沿周缘缠绕有生料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缠绕的生料带是为了减小进气管与通风管的连接处存在缝隙的可能,从而保证了进气管与通风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了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与控制箱之间设有水槽,所述通风管部分置于水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往水槽内注入清水,同时将通风管部分放置在水槽内,检测人员可通过观察水槽内是否有气泡的产生,从而可以检测到通风管密封质量的好坏,以便检测人员及时地更换通风管,进而保证了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内周缘固设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贯穿阻挡片的通孔,所述通风管部分置于阻挡片和水槽的槽底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向水槽内注入清水时,使得水面始终高于阻挡片,通过阻挡片可以将通风管完全阻隔在清水中,避免通风管因水的浮力而浮出水面的可能,进而影响通风管密封质量的检测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和阻挡片均为透明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槽和阻挡片均为透明材质有助于检测人员更加方便地观察到水中的情况,从而及时地了解到是否有气泡的产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箱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安装有滚轮,另一端安装有伸缩拉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和伸缩拉杆的设置有助于检测人员更方便地移动控制箱,节省人力,提高检测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检测人员可通过双面胶将连接板粘结在墙体上,并通过注胶口向环形槽内注满胶水,使得膨胀海绵迅速膨胀而抵紧在墙体上,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塑料薄膜和墙体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2、通过注胶管向环形槽内注入胶水,实现了快速注胶,也避免了胶水沾染到环形槽以外的地方,此外,四根注胶管结合成一根注胶管有助于检测人员可以同时向四根注胶管内注入胶水,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3、通过将进气管与塑料薄膜一体成型,是为了避免进气管与塑料薄膜连接处存在缝隙,而造成密封空间内的气体从缝隙泄漏的情况,进而影响门窗气密性检测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连接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墙体;2、门窗;3、塑料薄膜;4、控制箱;5、通风管;6、连接板;7、双面胶;8、密封空间;9、环形槽;10、膨胀海绵;11、胶水;12、注胶口;13、橡胶塞;14、中间管;15、注胶管;16、进气管;17、生料带;18、水槽;19、阻挡片;20、通孔;21、滚轮;22、伸缩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如图1和图4,包括墙体1、置于墙体1内的门窗2、透明的塑料薄膜3、控制箱4以及连接在塑料薄膜3和控制箱4之间的通风管5,塑料薄膜3沿周缘设有连接板6,塑料薄膜3周缘夹固在连接板6内周缘,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粘结有双面胶7,双面胶7背离连接板6的一侧粘结在墙体1上,塑料薄膜3与门窗2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8,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环形槽9,环形槽9内填充有膨胀海绵10,环形槽9内还注入有胶水11(图中未示出),连接板6背离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四个供胶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墙体(1)、置于墙体(1)内的门窗(2)、塑料薄膜(3)、控制箱(4)以及连接在塑料薄膜(3)和控制箱(4)之间的通风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3)沿周缘设有连接板(6),所述塑料薄膜(3)周缘夹固在连接板(6)内周缘,所述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粘结有双面胶(7),所述双面胶(7)背离连接板(6)的一侧粘结在墙体(1)上,所述塑料薄膜(3)与门窗(2)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8),所述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内填充有膨胀海绵(10),所述环形槽(9)内还注入有胶水(11),所述连接板(6)背离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供胶水(11)注入的注胶口(12),所述连接板(6)上还设有若干用来封闭注胶口(12)的橡胶塞(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墙体(1)、置于墙体(1)内的门窗(2)、塑料薄膜(3)、控制箱(4)以及连接在塑料薄膜(3)和控制箱(4)之间的通风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薄膜(3)沿周缘设有连接板(6),所述塑料薄膜(3)周缘夹固在连接板(6)内周缘,所述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粘结有双面胶(7),所述双面胶(7)背离连接板(6)的一侧粘结在墙体(1)上,所述塑料薄膜(3)与门窗(2)之间形成有密封空间(8),所述连接板(6)朝向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内填充有膨胀海绵(10),所述环形槽(9)内还注入有胶水(11),所述连接板(6)背离墙体(1)的一侧沿周缘开设有若干供胶水(11)注入的注胶口(12),所述连接板(6)上还设有若干用来封闭注胶口(12)的橡胶塞(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注胶口(12)上均连接有中间管(14),所述中间管(14)远离连接板(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注胶管(15),且若干根所述注胶管(15)远离中间管(14)的一端相结合成一根注胶管(15)。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久鑫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