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92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方环形的隔音罩和方环形的吸引罩将下水管围住,能够吸收和隔离下水管产生的流水声;2、采用模块式设计,使防护套便于拆装,方便在下水管堵塞、漏水使对下水管进行维修。

A kind of muffling protective sleeve for down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
本技术涉及下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
技术介绍
下水管是方便住在高楼中的居民排出生活污水用的,一般的下水管都贯穿在住宅内墙角处,在遇到大量污水排放时,下水管内常常会出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在深夜流水声会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污水快速下流时,污水撞击到下水管而产生撞击声,越往底层污水量越大、下流速度越快,流水声越明显,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目前,一般用一个直角形的罩子固定安装在墙角处将下水管罩住,虽然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但当下水管出现漏水、堵塞等故障时,不便于拆卸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第二隔音棉层、第三隔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中间为容纳下水管的容纳腔。进一步的,还包括两根用于填充在防护罩顶端与楼板之间间隙的直角形的橡胶条,其中一根橡胶条的外侧固接有与第三防护板外壁平齐的直角形的装饰板。进一步的,所述吸音罩与下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海绵或泡沫塑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板远离第三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条和向内凹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防护板远离第三防护板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条和向内凹入的第二凹槽,第一凸起条卡入第二凹槽中,第二凸起条卡入第一凹槽中,使第一防护板与第二防护板相拼接的一侧相咬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中均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布置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板靠近第三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贯穿第一防护板的沉孔,所述第二防护板靠近第三防护板的一侧设置有贯穿第二防护板的沉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固接在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侧端的挂钩,所述挂钩为凸台结构,所述第三防护板内壁的两侧与挂钩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挂钩插入并勾住的挂钩孔,所述第三防护板的两侧端还设置有与挂钩孔相连通的供挂钩滑入的开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方环形的隔音罩和方环形的吸引罩将下水管围住,能够吸收和隔离下水管产生的流水声;2、采用模块式设计,使防护套便于拆装,方便在下水管堵塞、漏水使对下水管进行维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橡胶条、装饰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防护板、第一隔音棉层、第一吸音棉层装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防护板、第二隔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装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防护板、第三隔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装配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11、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21、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31,第一防护板1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12和第一吸音棉层13,第二防护板2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22和第二吸音棉层23,第三防护板3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32和第三吸音棉层33,第一防护板11和第二防护板21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第三防护板31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21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21、第三防护板31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12、第二隔音棉层22、第三隔音棉层32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13、第二吸音棉层23、第三吸音棉层33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中间为容纳下水管的容纳腔;还包括两根用于填充在防护罩顶端与楼板之间间隙的直角形的橡胶条51,其中一根橡胶条51的外侧固接有与第三防护板11外壁平齐的直角形的装饰板52。第一隔音棉层12粘贴在第一防护板11的内壁上,第一吸音棉层13粘贴在第一隔音棉层12的内壁上;第二隔音棉层22粘贴在第二防护板21的内壁上,第二吸音棉层23粘贴在第二隔音棉层22的内壁上;第三隔音棉层32粘贴在第三防护板31的内壁上,第三吸音棉层33粘贴在第三隔音棉层32的内壁上。吸音罩与下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物40,填充物40为海绵。作为另一优选方式,填充物40或为泡沫塑料,使下水管与防护套之间形成相互支撑,降低防护套和下水管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弯曲变形的可能性。第一防护板11远离第三防护板31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凸起条14和向内凹入的第一凹槽15,第二防护板21远离第三防护板31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凸起条24和向内凹入的第二凹槽25,第一凸起条14卡入第二凹槽25中,第二凸起条24卡入第一凹槽15中,使第一防护板11与第二防护板21相拼接的一侧相咬合。该结构,不仅使第一防护板11和第二防护板21相拼接的一侧不需要用螺栓固定在墙壁上,而且提高了第一防护板11与第二防护板21拼接的可靠性。第一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21、第三防护板31中均设置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布置的通孔60。通孔60的设置减轻了第一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21、第三防护板31的重量,提高了第一防护板11、第二防护板21、第三防护板31的强度。第一防护板11靠近第三防护板31的一侧设置有贯穿第一防护板11的沉孔70,第二防护板21靠近第三防护板31的一侧设置有贯穿第二防护板21的沉孔70。螺栓插入沉孔70后钉入墙壁中,从而将第一防护板11和第二防护板21固定在墙壁上。连接件包括多个固接在第一防护板11和第二防护板21侧端的挂钩80,挂钩80为凸台结构,第三防护板31内壁的两侧与挂钩8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挂钩80插入并勾住的挂钩孔90,第三防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第二隔音棉层、第三隔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中间为容纳下水管的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面形的第一防护板、平面形的第二防护板、直角形的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隔音棉层和第一吸音棉层,所述第二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隔音棉层和第二吸音棉层,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三隔音棉层和第三吸音棉层,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墙角两侧的墙壁上,所述第三防护板的内壁两侧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侧端可拆卸连接,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第三防护板围合成方环形的防护罩,第一隔音棉层、第二隔音棉层、第三隔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隔音罩,第一吸音棉层、第二吸音棉层、第三吸音棉层围合形成方环形的吸音罩,吸音罩中间为容纳下水管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用于填充在防护罩顶端与楼板之间间隙的直角形的橡胶条,其中一根橡胶条的外侧固接有与第三防护板外壁平齐的直角形的装饰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管消音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罩与下水管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为海绵或泡沫塑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扶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