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82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其结构包括泵体、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出液口、电机壳和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通过在泵体左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将管道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相连,电机进入工作后,可以直接抽取两种不同液体,液体抽至泵体内直接混合,形成混合液后再由出液口进行出液,达到无需其他混合池或容器进行混合,使用方便,可直接的获取混合液来用于实验、灌溉的效果,解决了在流体输送时通常只输送单一流体,当需要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多台泵进行流体输送后再混合,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

A natural mixed fluid transfer pump of diaphrag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
本技术涉及隔膜泵
,具体涉及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
技术介绍
隔膜泵是一种气体变容式流体输送泵,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轴旋转,由偏心轴带动驱动元件作往复运动,与驱动元件相连的隔膜使气室周期地收缩和扩张,从而使气阀启闭,实现对介质的输送,目前隔膜泵在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混合池等容器进行混合,现有技术在流体输送时通常只输送单一流体,当需要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多台泵进行流体输送后再混合,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解决了在流体输送时通常只输送单一流体,当需要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多台泵进行流体输送后再混合,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包括泵体、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出液口、电机壳和端盖,所述泵体右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设置于第一进液口后端,所述泵体左上端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电机壳左端与泵体右下端插接固定,所述端盖左端通过螺栓与泵体左下端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液口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进液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泵体顶端设置有检修盖,且检修盖顶端通过螺栓与泵体顶端锁紧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外侧均设置有辅助连接器,且辅助连接器内侧与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出液口外侧进行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壳圆柱状,且电机壳外表面喷涂有防氧化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呈六边形状,且端盖左端设置有四个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左端中部设置有2个限位块,且对称分布于泵体左端中部前后两侧。(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为解决在流体输送时通常只输送单一流体,当需要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多台泵进行流体输送后再混合,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通过在泵体左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将管道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相连,电机进入工作后,可以直接抽取两种不同液体,液体抽至泵体内直接混合,形成混合液后再由出液口进行出液,达到无需其他混合池或容器进行混合,使用方便,可直接的获取混合液来用于实验、灌溉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泵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泵体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泵体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泵体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泵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泵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泵体-1、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出液口-4、电机壳-5、端盖-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与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包括泵体1、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出液口4、电机壳5和端盖6,所述泵体1右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第二进液口3设置于第一进液口2后端,所述泵体1左上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电机壳5左端与泵体1右下端插接固定,所述端盖6左端通过螺栓与泵体1左下端锁紧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2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进液口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有利于固定安装,便于使用。其中,所述泵体1顶端设置有检修盖,且检修盖顶端通过螺栓与泵体1顶端锁紧固定,有利于对泵体1检修。其中,所述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和出液口4外侧均设置有辅助连接器,且辅助连接器内侧与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和出液口4外侧进行螺纹连接,有利于与外界管道相连接。其中,所述电机壳5圆柱状,且电机壳5外表面喷涂有防氧化涂层,有利于对电机进行安装,且防氧化涂层能够起到抗氧化作用。其中,所述端盖6呈六边形状,且端盖6左端设置有四个螺栓,有利于对端盖6进行固定安装。其中,所述泵体1左端中部设置有2个限位块,且对称分布于泵体1左端中部前后两侧,便于电机壳5安装,且起到固定作用。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放置于适当位置,并且将其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相连,然后将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和出液口4与外部管道相连,电机进入工作后,带动偏心轴旋转,由偏心轴带动驱动元件作往复运动,与驱动元件相连的隔膜使气室周期地收缩和扩张,从而使气阀启动,将液体抽进泵体1内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后再由出液口4进行出液,通过在泵体1左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和第二进液口3,将管道与第一进液口2和第二进液口3相连,电机进入工作后,可以直接抽取两种不同液体,液体抽至泵体1内直接混合,形成混合液后再由出液口4进行出液,达到无需其他混合池或容器进行混合,使用方便,可直接的获取混合液来用于实验、灌溉的效果,解决了在流体输送时通常只输送单一流体,当需要混合液体时,通常需要多台泵进行流体输送后再混合,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并且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泵体(1)、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出液口(4)、电机壳(5)和端盖(6),所述泵体(1)右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第二进液口(3)设置于第一进液口(2)后端,所述泵体(1)左上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电机壳(5)左端与泵体(1)右下端插接固定,所述端盖(6)左端通过螺栓与泵体(1)左下端锁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泵体(1)、第一进液口(2)、第二进液口(3)、出液口(4)、电机壳(5)和端盖(6),所述泵体(1)右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一进液口(2),所述第二进液口(3)设置于第一进液口(2)后端,所述泵体(1)左上端设置有出液口(4),所述电机壳(5)左端与泵体(1)右下端插接固定,所述端盖(6)左端通过螺栓与泵体(1)左下端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2)的形状和尺寸均与第二进液口(3)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膜泵自然混合流体传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顶端设置有检修盖,且检修盖顶端通过螺栓与泵体(1)顶端锁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创军曹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