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660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属于导流技术领域。该导流柱包括防护帽、滚轴、外臂、内臂、电磁继电器、电磁铁、弹簧、升降柱、旋转铰链、主支柱、卡齿、传动带、电机、输出轴、地底升降洞;当处于正常情况的时候,可以根据场合的人流量对各个导流柱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实现最合适的人群导流,当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导流柱能够快速收缩至地下,并亮起逃离指示灯,协助人群疏散。

A kind of fast lifting guide pill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属于导流

技术介绍
在拥挤公共区域入口,比如客运站售票口,景区入口等地方,为疏导客流,目前经常使用金属制成的固定或不固定的导流杆或导流柱拉线来进行人群疏散性导流,避免拥堵、无序,营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但在突发紧急事件下,目前使用的导流柱由于不能快速拆除,紧急情况下恰恰发挥相反的作用,不但不能疏导人群,反倒阻拦人群逃生。导流柱就会成为拥挤、踩踏甚至死亡的凶器,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安全性能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本技术的快速升降的导流柱既能满足导流,更能在突发事件时实现快速撤离,利于人群快速疏散,确保公共区域安全畅通。本技术的快速升降导流柱,能够实现快速升降、旋转、伸缩,图显等适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可根据场合人流量作出调整,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可实现快速降低至地下,利于人群快速疏散并指示疏散方向,确保公共区域安全畅通。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包括防护帽4、滚轴20、外臂8、内臂9、电磁继电器6、电磁铁12、弹簧19、升降柱10、旋转铰链5、主支柱14、卡齿11、传动带15、电机17、输出轴16、地底升降洞,防护帽4的底端中心与滚轴20的外圈固定连接,升降柱10的顶端穿设固定在滚轴20的内圈,防护帽4的底端通过旋转铰链5对称设置有中空的外臂8,外臂8的中空腔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中空的内臂9设置在外臂8的中空腔体内且内臂9顶端与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继电器6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中空腔体内且电磁继电器6的电磁铁12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末端,电磁铁12的磁极与相邻导流柱的电磁铁磁极互为异名极,主支柱14固定设置在地底升降洞内,升降柱10的底端穿设在主支柱14的中空内腔中,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转动轴Ⅰ且转动轴Ⅰ可在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旋转,转动轴Ⅰ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Ⅰ和传动齿轮,辊筒Ⅰ与传动齿轮为同心轴,升降柱10的外壁竖直方向上固定设有卡齿11,卡齿11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地底升降洞内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Ⅱ,辊筒Ⅱ通过传动带15与辊筒Ⅰ传动连接。所述防护帽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护外罩7且防护帽4套设在升降柱10的外侧,防护外罩7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环状的防护板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10在高位时,防护板13与地面平行,升降柱10和防护外罩7的长度均小于主支柱14的长度。所述地底升降洞底部设置有支撑台,主支柱14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所述防护帽4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钢化玻璃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帽4顶端固定设置有LED液晶显示屏2,LED液晶显示屏2位于钢化玻璃1的下方,LED液晶显示屏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与LED液晶显示屏2电连接的显示屏控制面板3,显示屏控制面板3外接主机。所述旋转铰链5包括耳板Ⅰ、耳板Ⅱ、插销筒、销轴、旋转球,耳板Ⅰ与耳板Ⅱ一体成型形成L型连接板,耳板Ⅰ顶端固定设置旋转球,耳板Ⅱ的两侧固定设置水平空心的插销筒,销轴穿设在插销筒的中心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帽4底端对称开设有弧形滑动凹槽18,旋转球滑设在弧形滑动凹槽18内,销轴的两端与外臂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帽可相对于升降柱自由旋转,显示屏控制面板外接主机,可控制LED液晶显示屏显示不同内容;升降柱表面的卡齿通过与齿轮啮合实现快速升降;内臂相对于自由伸缩,可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伸缩长度,内臂中空腔体的电磁继电器可以让内臂末端的电磁铁产生与相邻升降柱的电磁铁相反的磁性,并进行异名磁相吸以使内外臂成为相邻导流柱之间的拉线;正常情况下根据公共场合人流量的多少确定防护帽的旋转角度,使用不同的导流柱排列方式,在利用内外臂导流。当处于正常情况的时候,本技术的导流柱可以根据场合的人流量对各个导流柱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整,实现最合适的人群导流,当发生紧急意外情况时,导流柱能够快速收缩至地下,并亮起逃离指示灯,协助人群疏散。本技术可满足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使用,使用简单、调整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快速升降的导流柱的防护帽相对升降柱可以自由旋转,根据人流量选择导流柱的排列方式可以使内外臂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伸展;(2)本技术显示屏控制面板外接主机,可控制LED液晶显示屏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显示不同内容;(3)本技术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在正常情况时升起,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降低至地下;(4)本技术内臂中空腔体的电磁继电器可以让内臂末端的电磁铁产生与相邻升降柱的电磁铁相反的磁性,并进行异名磁相吸以使内外臂成为相邻导流柱之间的拉线;紧急情况时电磁继电器断电,电磁铁消磁而断开,内臂被弹簧拉回,外臂由于重力作用下落收回升降柱旁;(5)本技术升降柱下部的防护板主要是在导流柱工作时,避免杂物落入地面凹槽内;(6)本技术整体使用简单,操作灵活,在正常情况下保证人流有序通行,意外情况下保证疏散安全,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快速升降导流柱在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快速升降导流柱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快速升降柱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图4为防护帽俯视图;图5为防护帽仰视图;图6为快速升降柱导流柱的整体布局使用示意图;图7为快速升降柱导流柱的整体布局使用示意图;图8为快速升降导流柱旋转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快速升降导流柱卡齿与齿轮啮合状态图;图10为旋转铰链的第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旋转铰链的第二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2为旋转铰链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钢化玻璃、2、LED液晶显示屏、3-显示屏控制面板、4-防护帽、5-旋转铰链、6-电磁继电器、7-防护外罩、8-外臂、9-内臂、10-升降柱、11-卡齿、12-电磁铁、13-防护板、14-主支柱、15-传动带、16-输出轴、17-电机、18-旋转凹槽、19-弹簧、20-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12所示,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包括防护帽4、滚轴20、外臂8、内臂9、电磁继电器6、电磁铁12、弹簧19、升降柱10、旋转铰链5、主支柱14、卡齿11、传动带15、电机17、输出轴16、地底升降洞,防护帽4的底端中心与滚轴20的外圈固定连接,升降柱10的顶端穿设固定在滚轴20的内圈,防护帽4的底端通过旋转铰链5对称设置有中空的外臂8,外臂8的中空腔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中空的内臂9设置在外臂8的中空腔体内且内臂9顶端与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继电器6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中空腔体内且电磁继电器6的电磁铁12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末端,电磁铁12的磁极与相邻导流柱的电磁铁磁极互为异名极,主支柱14固定设置在地底升降洞内,升降柱10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帽(4)、滚轴(20)、外臂(8)、内臂(9)、电磁继电器(6)、电磁铁(12)、弹簧(19)、升降柱(10)、旋转铰链(5)、主支柱(14)、卡齿(11)、传动带(15)、电机(17)、输出轴(16)、地底升降洞,防护帽(4)的底端中心与滚轴(20)的外圈固定连接,升降柱(10)的顶端穿设固定在滚轴(20)的内圈,防护帽(4)的底端通过旋转铰链(5)对称设置有中空的外臂(8),外臂(8)的中空腔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中空的内臂(9)设置在外臂(8)的中空腔体内且内臂(9)顶端与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继电器(6)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中空腔体内且电磁继电器(6)的电磁铁(12)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末端,电磁铁(12)的磁极与相邻导流柱的电磁铁磁极互为异名极,主支柱(14)固定设置在地底升降洞内,升降柱(10)的底端穿设在主支柱(14)的中空内腔中,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转动轴Ⅰ且转动轴Ⅰ可在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旋转,转动轴Ⅰ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Ⅰ和传动齿轮,辊筒Ⅰ与传动齿轮为同心轴,升降柱(10)的外壁竖直方向上固定设有卡齿(11),卡齿(11)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地底升降洞内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Ⅱ,辊筒Ⅱ通过传动带(15)与辊筒Ⅰ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帽(4)、滚轴(20)、外臂(8)、内臂(9)、电磁继电器(6)、电磁铁(12)、弹簧(19)、升降柱(10)、旋转铰链(5)、主支柱(14)、卡齿(11)、传动带(15)、电机(17)、输出轴(16)、地底升降洞,防护帽(4)的底端中心与滚轴(20)的外圈固定连接,升降柱(10)的顶端穿设固定在滚轴(20)的内圈,防护帽(4)的底端通过旋转铰链(5)对称设置有中空的外臂(8),外臂(8)的中空腔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9),中空的内臂(9)设置在外臂(8)的中空腔体内且内臂(9)顶端与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电磁继电器(6)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中空腔体内且电磁继电器(6)的电磁铁(12)固定设置在内臂(9)的末端,电磁铁(12)的磁极与相邻导流柱的电磁铁磁极互为异名极,主支柱(14)固定设置在地底升降洞内,升降柱(10)的底端穿设在主支柱(14)的中空内腔中,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设置有转动轴Ⅰ且转动轴Ⅰ可在主支柱(14)的顶端侧壁旋转,转动轴Ⅰ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Ⅰ和传动齿轮,辊筒Ⅰ与传动齿轮为同心轴,升降柱(10)的外壁竖直方向上固定设有卡齿(11),卡齿(11)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地底升降洞内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辊筒Ⅱ,辊筒Ⅱ通过传动带(15)与辊筒Ⅰ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速升降的导流柱,其特征在于:防护帽(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防护外罩(7)且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瑾王晨超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