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646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系统配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MBR工艺中采用高分子滤膜作为过滤器,从而导致膜污染的问题,具有避免膜污染、生态链的生存质量、有效去除率高、生物吸附降解的有益技术效果。

A membrane bioreactor for slud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系统配套
,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膜分离设备是利用膜分离技术而在生产工厂按照其膜分离的技术参数标准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其设备能够起分离的作用,效果远远超出传统的分离方式,膜生物反应装置是生物反应器和膜生物反应器的组合,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MBR工艺中采用高分子滤膜作为过滤器,从而导致膜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传统MBR工艺中采用高分子滤膜作为过滤器,从而导致膜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所述气水混合器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所述气水混合器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反应器腔体顶端设置出气口。进一步,所述微生物固定床采用不锈钢网制成。进一步,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长、宽、高分别为8.4m、0.4m以及18m,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为15m,所述微生物固定床的高度为10m。进一步,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材质为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进一步,所述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的密度为12~18kg/m3,其堆积密度为9.5~15.4kg/m3,其空隙率>85%,其单个载体尺寸为2cmX1.5cmx2cm。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采用所述反应器腔体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所述气水混合器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所述气水混合器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反应器腔体顶端设置出气口,由于本装置主要由气水混合器、微生物固定床以及多孔微生物滤膜组成,生活污水或污泥经化粪池、细格栅、调节池、气水混合器进入处理装置底部,混合均匀的气和水自下而上经过微生物固定床,翻过溢流板,通过多孔微生物滤膜,在静压的作用下出水,通过微生物膜代替传统的高分子滤膜作为出水控制膜,由于系统中加入了微生物固定床,改变了体系内的微生物种群,形成完整的微生物链,使系统中微生物总量增加,同时由于取消了高分子滤膜,解决了膜污染的问题。2、本专利采用所述微生物固定床采用不锈钢网制成,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长、宽、高分别为8.4m、0.4m以及18m,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为15m,所述微生物固定床的高度为10m,由于从高度上溢流板的高度普遍高于微生物固定床的高度,因此,给微生物固定床充分的反应时间,保证了生态链的生存质量。3、本专利采用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材质为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所述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的密度为12~18kg/m3,其堆积密度为9.5~15.4kg/m3,其空隙率>85%,其单个载体尺寸为2cmX1.5cmx2cm,因此,其有效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4、本专利由于采用生物膜代替传统的MBR系统中高分子滤膜作为出水控制膜,既保留了膜的截留作用,延长了难降解有机物在出口处的水力停留时间,又增加了其生物吸附降解作用,提到了双重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反应器腔体,2-气水混合器,3-污水入口,4-废气入口,5-微生物固定床,6-污水翻越空间,7-溢流板,8-多孔微生物滤膜,9-出水管,10-出气口;实施例1: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腔体1,所述反应器腔体1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2,所述气水混合器2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3,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4,所述气水混合器2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5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5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1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6,所述微生物固定床5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1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7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7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8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8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1上的出水管9,所述反应器腔体1顶端设置出气口10。所述微生物固定床5采用不锈钢网制成。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8长、宽、高分别为8.4m、0.4m以及18m,所述溢流板7的高度为15m,所述微生物固定床5的高度为10m。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8材质为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所述聚氨酯发泡软性材料的密度为12~18kg/m3,其堆积密度为9.5~15.4kg/m3,其空隙率>85%,其单个载体尺寸为2cmX1.5cmx2cm。工作原理:本专利通过所述反应器腔体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所述气水混合器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所述气水混合器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反应器腔体顶端设置出气口,由于本装置主要由气水混合器、微生物固定床以及多孔微生物滤膜组成,生活污水或污泥经化粪池、细格栅、调节池、气水混合器进入处理装置底部,混合均匀的气和水自下而上经过微生物固定床,翻过溢流板,通过多孔微生物滤膜,在静压的作用下出水,通过微生物膜代替传统的高分子滤膜作为出水控制膜,由于系统中加入了微生物固定床,改变了体系内的微生物种群,形成完整的微生物链,使系统中微生物总量增加,本技术解决了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所述气水混合器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所述气水混合器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反应器腔体顶端设置出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腔体,所述反应器腔体底部设置气水混合器,所述气水混合器底端的一输入口连接污水入口,其另一输入口连接废气入口,所述气水混合器顶端截面水平设置微生物固定床一端面,所述微生物固定床另一端面与反应器腔体顶部形成污水翻越空间,所述微生物固定床一侧面固定于反应器腔体一侧,其另一侧面连接高于其顶端且垂直设置的溢流板的一侧面,所述溢流板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平行连接于垂直设置的多孔微生物滤膜的一侧面,所述多孔微生物滤膜的另一侧面经一相应的垂直空间连接于反应器腔体上的出水管,所述反应器腔体顶端设置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处理系统的膜生物反应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忠高晓亮高金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奥诺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